第236頁
但她依然感到無比歡喜,覺得他這般疏離又驕傲之人選擇嫡妻一定是很慎重的,卻能夠向自己開口提親,沒有別的女子能做到吧……
兩人交換了銀鏈。
高明月更羞,背過身,道:「你快出去好不好?我需要靜靜。」
李瑕道:「你要回大理,我不攔你。但千萬小心,若有危險隨時回來找我,安全為重。」
「我知道,你快出去。」高明月央了一聲,耳朵已經完全是通紅一片。
就好像是在說「你再不出去,我的耳朵要燒著了。」
……
李瑕其實並非反對高明月回大理。
他是不願看她沒有選擇,擔心她迫不得己。
而在知道她有主見之後,他也能很尊重她的想法。
他似乎並不因為這些情緒而受到太大的困擾,這天夜裡依舊在月光下鍛鍊著,大汗淋漓。
但他從此多了一個習慣,偶爾會抬頭看看月亮……
……
次日,天色朦朧之際,驛館中的諸人紛紛起身。
知州史俊倒是有記得吩咐人送李瑕去慶符縣上任,但派來的卻是擺鋪的一個跑腿小吏。
從這點上可以看出許多事。
若是由州署的孔目官、押司官這種老吏相送,路上可以介紹許多慶符縣衙之事,到任之後同僚們也將更重視李瑕。
但由擺鋪的跑腿小吏來送,大概則是「不必理他,閒養著」的意思。
對此,李瑕並無所謂,韓承緒父子不當著旁人的面指出來。
劉金鎖則是看不出來,拍著那小吏的肩大笑不已。
「哈哈哈,有勞小兄弟來送一趟,知州果然很欣賞我們李縣尉吧?告訴你,他能耐著呢!」
那小吏聽了,眼神奇怪。這讓韓家父子感到羞於與劉金鎖為伍。
動身之後,很快就走到合江門碼頭。
合江門也叫「三江口」,顧名思議,岷江與金沙江在此匯合形成長江。
水陸交會之處,可見江上船隻往來,卻少有船隻再向西行。
離別也就在此地。
「非瑜,保重。」高長壽停下腳步,向李瑕一拱手。
李瑕道:「保重。」
「只望再會之時,可並肩抗蒙。」
一句話說完,高長壽轉身向西。
高明月跟上,卻是回過頭深深看了李瑕一眼。
她仿佛要在這一眼之間,將他烙在心上。
李瑕也在看她。
今日吹的是東風,他的衣袂被吹到前面,像是風在勸他隨她去大理。
……
諸人登上小船,韓巧兒站在甲板上一看,只見高明月所乘商船已揚帆啟航。
這小丫頭不由慘兮兮地哭了出來。
劉金鎖聽了哭聲,頗受感染,站在甲板上不停揮手,大喊「高兄弟」不停。
這大漢兀自喊完,一轉頭,只見李瑕卓然而立,神色依舊平靜,遂問了李瑕一句。
「小郎君你都不難過嗎?高家郎君走了啊,揮個手也好啊。」
李瑕沒理他,放目望去,只見金沙江上,那片孤帆漸遠。
而他所乘的這艘小船已劃向對岸,折進沿符江,向南,往慶符縣而去。
……
「慶符縣地勢顯然不如敘州城,但不在水陸要道上,對嗎?」李瑕忽問道。
韓承緒父子一愣,只覺他心好硬啊,這離別之際,想的竟是這些。
當誰看不出……哦,有人就是看不出……當他父子二人看不出那些情愫一般。
「阿郎所言差矣。」韓承緒一指船下的符江,道:「符江由南向北匯入長江,自也是從西南北上的要道。」
李瑕點點頭,道:「那無論如何,兀良合台必能遇到我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慶符縣
慶符縣,即後世的四川宜賓市高縣慶符鎮。
此地歷史悠久,戰國時屬夜郎國。
至秦始皇統一六國,開五尺道,歸為秦治;南北朝時,為彝族繁居之地;唐時,安撫諸族,設高州。
宋神宗熙寧八年,以羈縻政策安撫諸族,諸族獻十州之地,高州劃入淯井監,先隸於瀘州,後改隸於敘州。
宋徽宗政和三年,設慶符縣;政和四年,劃慶符縣屬長寧軍、隸於敘州。
宋代的地方政策十分複雜,州、軍、監並行。
簡單來說,慶符縣政治上屬敘州、軍事上屬長寧軍、經濟上屬淯井監。
縣城位於符江的一個江灣。
符江即後世的「南廣河」,發源於雲南昭通。它在敘州境內匯入長江,故稱為「長江第一支流」。
李瑕從敘州出發,沿符江向南。
八十里的直接距離,水路逶迤一百五十里,因是逆流,行了一日一夜又加一個半日,直到次日中午才到慶符縣。
船隻一路未停,划槳的船工、拉縴的腳夫換了三批。
在李瑕這後世人看來,這些人極是辛苦,他以往絕難相信人能受得了這種累,但他們卻習以為常,領了錢,千恩萬謝。
下了船,舉目望去,只見縣城在符江西岸,江水在此繞了個大彎,將縣城三面都包裹起來。
而在縣城西面,還有一條「二夾河」匯入符江。
更遠處,南北皆是山脈,形著一個狹長的盆地。
簡而言之,此地環山,又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