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頁
他名字雖俗,但女真人從白山黑水走出來,入主中原百年,深受詩禮簪纓浸染,詩文還是讀過的。
他念的這詞,乃是完顏璹所寫……雖然整首詞幾乎每一句都是化用的古人詩詞。
總之完顏石柱心中的詩意、惆悵、壯志交匯,情緒複雜之際,便見東、西兩面皆有哨馬飛奔而來……
「報!」
「報!」
「將軍,宋軍有近萬人從下游的神臂城出發了……」
「將軍,上游也發現了宋軍,從長寧河入江,渡過大江,水陸並行,攻過來了……」
這是完顏石柱預想中最壞的情況。
蜀南的宋軍從上游攻來,還是配合著瀘州宋軍。那麼,萬一讓上游的宋軍先破壞了防禦布置,對付下游宋軍的優勢就減少了許多……
以完顏石柱這謹小慎微的性子,只是優勢減少就已十分不高興。
……
「轟!」
砲車拋出巨石,有的砸落在長江江面上,激起水柱。
偶有幾顆砸在長寧軍的戰船上,若能正好擊沉船隻,帶走的便是數十長寧軍士卒的性命。
易士英站在艦戰之上,放眼看去,只見先行登陸的慶符軍已列隊緩緩而行,長矛林立,漸漸與蒙軍接近。
長寧縣屬敘州,在瀘川縣上游,長寧軍的船隻是順江而走的,速度很快。
但有時速度快未必是好事,還需控制行船速度才能與陸上的兵馬配合。這極考驗為將者的指揮能力。
易士英不停發號施令,旌旗搖擺,指向北岸,讓長寧軍向岸上的蒙騎放箭。
這便是水陸並行的好處,船隻可幫助步卒壓制敵人的騎射。
「守臣!看……蒙軍水師動了,他們要放浮木擊瀘州軍……」
易士英眯著眼望去,也望到了瀘川城上的大旗。
完顏石柱用兵謹慎,根本不給長寧軍配合瀘州軍的機會,竟是提前放了浮木。
這種一板一眼的打法並不出彩,但少有紕漏,易士英便知道,哪怕兩個方向加起來的兵力兩倍於蒙軍,此仗要勝不付出些代價是不行了。
「傳我命令,全速行軍,擊沉蒙韃船隻!」
戰鼓聲響。
「咚咚咚咚咚!」五聲之後,各戰船亦是擊鼓回應,表示收到了命令,宋軍戰船紛紛揚起帆。
帆聲烈烈,行船速度猛地加快,襲向江面上鋪開的蒙軍船隻。
易士英又回頭看了一眼陸地,只見六百慶符軍與四百長寧軍並肩,與五百餘蒙騎已撞在一起……
「刺!」
隨著劉金鎖大吼一聲,麾下副佰將、什將們紛紛大吼,第一排的長矛徑直向蒙騎刺去。
「吁律律……」
有戰馬悲嘶著倒下,也有蒙騎揮動大錘、彎刀,居高臨下將宋軍兵卒打倒在地。
蒙騎的任務是攔截,不願在此與宋軍死磕,紛紛掉轉馬頭向後撤去,企圖拉開距離,再利用弓箭消耗宋軍,畢竟江上的船隻已經離開。
但很快,只聽瀘川城裡鳴金聲傳來,完顏石柱已下令讓這些蒙騎收兵。
這又是完顏石柱打仗與一般蒙古將領不同之處。
女真人早已沒了百餘年前的血勇,打仗也開始講究兵法布陣。
反句話說,蒙人不喜歡守城,但完顏石柱會守城,有城牆可守,他並不想與宋軍野戰。
「別放他們跑了!」劉金鎖大喊著,幾乎要挺著長槍親自追上去。
跑了兩步,他才想起來,自己如今是統領兩百大軍的將軍了,連忙又搶過旗幟,親自搖動著,招呼許魁、茅乙兒以及長寧軍追。
「殺!」
東路宋軍向瀘川城席捲而去。
他們的兵力不多,目的不在攻下城池,而在牽制蒙軍兵力,接應下游的瀘州軍。
這一戰的勝機,就在這微妙的配合當中。
……
「快!」
朱禩孫已喊到嗓子冒火。
他率兵八千人,兵力遠勝於易士英,但逆流而上,又面對江面上不停撞過來的浮木,行進卻艱難萬分。
逆流攻和逆流守,這完全是兩個概念。
張實雖屢戰屢敗,卻是經驗豐富的大將,面對紐璘的攻勢也只敢守。因為他知道命令將士溯流而上要花費太多的體力。
未戰而力竭,兵家之大忌。
因此,他將兵馬交託給朱禩孫時便交待,萬一有不測,只能倚神臂城守長江江面,萬不敢反攻。
朱禩孫與易士英都是文人,但易士英久任長寧軍,朱禩孫卻是長年任宣撫司機務出鎮敘、瀘兩年,還是第一次親自指揮。
他道理雖明白,卻少水戰的經驗,滿腔振奮出兵,卻眼看著戰船在浩蕩的長江江面上打轉,急得團團直轉。
他也不敢命民壯拉縴,擔心被岸上的蒙騎射殺,船隻失控。
這日的風向又不對……
仿佛是張實的霉運落在他頭上一般,聲嘶力竭地大喊,其實根本是無效的軍令。
站在戰船上那高高的戰台上望去,寬闊長江與天交接,遠處的長寧軍與蒙古水師如黑點一般。
但他們似乎已開始鏖戰,為了接應瀘州軍。
「易時輔如此盡力,此戰若敗在我手上,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終是文人習性,攻勢不順,朱禩孫已是滿腹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