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頁
因此,哪怕城中只有五千精銳,他還是敢派兵出城衝鋒。
一萬蒙軍,分圍四面城,每面也只有兩千餘人,因有俘虜才顯得聲勢浩大而已。
宋軍火炮一轟,先懾其氣勢,再出城衝鋒,蒙軍必然不會打硬仗。
那些輕騎從來都是那副德性,沒有必勝的把握之前,一定是先散開跑遠。更何況阿術必定沒有嚴令今日要破城。
阿術領兵看似詭譎,這次還是被李曾伯預料到了。
遠處,那杆蒙古宗室元帥的大旗越來越遠,宋軍騎兵追了一會,調頭回來,開始接被俘的百姓入城。
李曾伯他本不想就這樣就用了火炮,想等到更好的機會,或許能達到奇效。
但得趁機擊退蒙軍,救回治下百姓。
這對於李曾伯有另一層意義……
他與兀良合台、阿術父子的交手最早可以追溯到興昌三年。
那年,兀良合台突襲四川,李曾伯是京湖制置使兼四川宣撫使,急調播州兵馬助戰,九戰九捷。
興昌六年,阿術攻降交趾之後,殺至廣西,時任廣南西路制置使的李曾伯便曾挫敗過阿術的先鋒,對峙兩月,廣西連月下雨,蒙軍多得瘴病,阿術遂退兵。
興昌七年,阿術再入廣西,李曾伯陳兵數萬於橫山寨、老蒼關一線,試圖攔截阿術。
戰事之初,阿術接連敗退,後退四十里,四處搶掠,最後潛自間道,繞出其後,從義寧小路殺進湖南。
於是整個宋境就沒有一個將領能攔住阿術,任其轉鬥千里,過長江而還。
李曾伯也是因此而第三次被褫職。
哪怕他早早就看出蒙軍的斡腹之謀,並提前一年便請朝廷增援。
當時宋廷從淮東調了兵力往廣西,然而到了開戰之時,這些援兵才到潭州。
……
打仗,不是單單看個人能力這一項。不能說李曾伯強於或弱於阿術,就能決定戰場勝敗。
蒙古騎兵的斡腹戰術,在當世幾乎就是無敵。所以才能在短短半百年間,滅了四十多國。
阿術對蒙古騎兵斡腹戰術的運用,或者還比不上拖雷,但也極難防。
你能贏他一次兩次,甚次十餘次,但只要殲滅不了他,就不算贏。
他只要找到一條路,就能屠殺你的人口。
堵?
堵得了一州一府,他卻能繞到你整個疆域的背面。
你調十倍百倍之眾守土,只要有一條小小的山路沒堵住,他又可繞出其後。
只好堅壁清野。
川蜀堅壁清野是最成功的,因為本該一千餘萬人口的土地只有一百餘萬人,有險峻的高山,山頂還得是一馬平川。
在廣西時李曾伯也堅壁清野,但他沒能做到讓整個湖南也堅壁清野,於是阿術「殲敵」四十萬……
這次隴西一戰,四月初,探馬在打探到會州、蘭州一帶的蒙軍有異動,李曾伯就已在盡力布置了。
他把兵力布置在定西、會寧一帶,使得阿術根本不敢直攻隴西。
而到了五月底,推算出阿術要走靈台古道,李曾伯便大吃一驚。
靈台並不在隴西,靈台縣在隴山以東,隔著整個關山。
六月中旬,阿術離鳳翔府只有不到兩百里路,距離長安已不到四百里。
只要一個沒攔住,蒙軍殺進關中,就是數十萬生靈塗炭。
李曾伯與廉希憲只能盡全力堵住了靈台古道。
當時阿術離鞏昌卻有七百餘里。
其中還隔著關山。
關山難越。
阿術幾乎不可能翻越過關山,就像忽必烈本不該翻過蒼山。
若說李曾伯必須得考慮到阿術能翻過關山……那樣一來兵力布置就完全亂了。
他一共只能調動四萬兵馬卻要守縱橫千里之地。
當他把別的地方的兵力調出來去堵關山險隘,必然會有更大的破綻。
所謂捉襟見肘。
討來更多的兵力?李曾伯也一直在向李瑕要兵,但劉整曾殺到高陵縣,離長安只一河之隔。東線兵力少了,後果更為可怕。
回顧這整場戰事,李曾伯、廉希憲到底要如何在三個月內,既布置兵力堵住隴西關中、且保護治下之民?
堅壁清野自是一直在做,若非他們把定西、會寧一帶百姓遷移,阿術大可先到隴西劫掠,而不必先往隴東。
定西還在堅壁清野,鳳翔又要緊急堅壁清野,然後是通渭縣。
不可能把隴西百姓全遷到關中。
關中更危險,東面、北面都是敵人主攻方向,阿術也一度離關中只有兩百里山路。
只說數十萬百姓走在陳倉狹道上,一旦被蒙軍追上,後果便不堪設想。
騎兵繞一千里三五日,一個州縣要堅壁清野卻要耗費數萬人心力。
整個隴西、與關中任何地方,甚至漢中、成都,都有可能被蒙軍穿插斡腹。
不是蒙軍殺來了,李曾伯不肯堅壁清野。
而是他一直在全力防備與堅壁清野,於是蒙軍殺到了他防不到與來不及堅壁清野的地方。
這就是斡腹。
這一次,李曾伯自知已做到了極限,沒有再造成興昌七年任阿術穿過湖南湖北殺戮四十萬人的惡果。
他以更少的兵力,防守比廣西更難防守的地域,在接連沒猜中阿術行軍路線的情況下,減少了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