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725頁

    但此時,被陳珂提出來,在場的人竟然沒有一個敢反駁的。這一點當然也是在陳珂的預料之中。

    首先他的地位在這裡,沒有人敢冒著得罪他的風險提出質疑;其次他是主持編修書籍的,此時反駁了他,質疑了他,就算他贊同了,那日後誰知道編修書籍的時候會不會暗地裡卡絆子?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個時期並沒有說什麼才是『上流』的學問,什麼是的學問。

    儒家也未曾壯大,諸子百家爭鳴。對於這些先秦時期的學子們、士人們來說,大概就相當於又多了一道菜餚而已。

    天下學問如菜品、每個士子都是品嘗菜餚的客人。如今多了一道菜餚,嘗一嘗其味道也就是了。

    陳珂的神色難得的平和,他看著在場的眾人,笑著說道:「其實不管如何,真正能夠成為、成為繼續往上讀書的人還是少的。」

    「所以學一學算學,對於孩童們來說沒有壞處。」

    「也就是最基礎的算學而已,讓他們可以分清楚數、分清楚最基本的加減等。」顏崆開口問道:「我等對算學都不如何的了解,不知丞相心中可是已經有了人選?」陳珂微微點頭:「李斯丞相、張蒼博士對於算學是了解的,所以我準備請這二人主持,李斯丞相為主、張蒼博士為輔。」聽到李斯、張蒼的名字,在場的眾人都沒有任何反對的聲音了。  

    尤其是儒家眾人。因為張蒼、李斯雖說是法家代表,但他們同樣也是荀子的弟子,這是他們終其一生擺脫不掉的印記。

    「其三則是。」陳珂看了眾人一眼,繼續說道:「這是十歲之前的孩子們啟蒙所用的書籍,也是我們所需要編修的第一套書籍中的最後一本。」他嘆了口氣說道:「這本書籍是最難編訂的書籍。」

    「我會請始皇帝陛下為主編、太子殿下、李斯丞相、王琯先生、我為副主編,顏崆博士、左歌博士、焉正春博士、劉思博士、公孫坤博士等諸位博士為編修,一同編訂。」此言一出,眾人皆驚。

    第十四章:破竹(十四)

    所謂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一門學問?竟然需要這麼多重要的人一起為編修,且更是驚動始皇帝陛下?

    在場的所有人都是你看我,我看你,臉上都帶著懵逼的神色,甚至就連方才陳珂點名的那幾個人都是一臉茫然,像是什麼都不知道一樣。

    下面有人沒能夠忍住,開口問道:「敢問丞相,這所謂的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一門學問?」

    「又是一本什麼樣子的書籍?」

    「為何要驚動始皇帝陛下,並且召集如此多的大賢呢?」這個人的問話沒有問題,他們現在還不知道具體的編修名單,因為方才陳珂所說的名字後面跟著一個字,說明不僅僅是前面點的那些人。  

    但,你瞧瞧吧。光是方才點的那些人已經足夠證明這件事情的重要性了。

    不說始皇帝陛下。只是說其他人。太子殿下,陳珂丞相的弟子,現如今大秦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甚至已經開始監國、參與一些朝政,更是未來大秦的主人。

    李斯丞相,也可以說是,諸子百家中現存的唯一一位,也是唯一誕生的法家先賢代表。

    可以這樣說,世上再也沒有人能夠揚言自己能夠比李斯更能代表法家。

    以如今李斯的成就來說,即便是韓非在世、荀子復生,也不能夠說他們的地位和學識會比李斯更淵博。

    顏崆,大秦儒家正統的嫡系傳人,孔儒的唯一嫡系傳承者,儒家現任的領袖之一。

    劉思,農家現任領袖。公孫坤,名家現任領袖。僅僅是名單上出現的這幾個人,已經是囊括了如今大秦各大流派的一些領袖人物,更何況這其中還有一位副主編是陳珂?

    陳珂何許人也難道還需要再介紹麼?因此,這個所有人都開始關注,並且想要知道他象徵著什麼。

    陳珂看著眾人迷茫中帶著些許緊張的神色,笑了笑,他知道這些人在擔心什麼事情。  

    其實說簡單了,他們在忌憚陳珂開創一個新的。諸子百家如今在大秦爭奪自己的話語權,他們拼命地為大秦效力,就是為了能夠讓自己的流派流傳的更遠一些。

    各家現在打的狗腦子都出來了,卻沒有一家能夠真正的占據主流地位。

    這是為什麼?因為除卻法家之外,其餘所有流派都未曾在大秦建立的時候,就幫扶大秦,可以說法家是大秦的根基,秦律便是法家最大的底牌。

    沒有人可以否決秦律,因為否決了秦律大秦勢必會大亂。但那些其餘的流派,比如儒家、道家、墨家、農家等諸子流派會放棄麼?

    當然不會。事實上,這些流派早就是開始了自己的反擊。比如儒家。儒家最開始的時候是走的與大秦、與法家為敵的路線,可是自從孔家的人被驅趕,自從上次以項羽、張良等人為首的六國叛逆被絞殺之後,儒家走的就是單純的融入大秦,與法家為敵的路線。

    他們以百家宮為根基,開始忠心耿耿的完成始皇帝布置下來的任務。一些儒家的領袖也是開始走進大秦的基層政治,真正的看到那些底層的黔首們,開始為黔首服務,而不是站的高高在上,去評價該如何治國。

    儒家從治國轉為了治民,這便是他們的改變,也是他們的反擊。如今的大秦地方郡守,幾乎有十分之三都是儒家的人。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72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