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看似溫和好脾氣,是因為他平等地拒所有人於安全範圍外,給他們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假面。
對待同學同事甚至親朋好友,他都是一樣的寬容友好。
但如果有人試圖想要跨過這條線關係再進一步,就會發現他極其難以被討好,逼的稍微緊迫一點,就會迅速被他從社交圈直接剔除掉,連普通朋友都沒得做。
這也是寧塵牡丹近三十年,身邊人來人往,卻沒有一個交心人的根本原因。
可黎嘯這小子就不一樣了。
他自帶「免死金牌」:寧塵自己主動對他敞開心扉了。
原來再冷硬的心一旦為了一個人悸動過後,也會變得柔軟。
黎嘯當然也不是對寧塵心理上的變化毫無察覺。
比如現在,他就覺得塵哥看他的眼神似乎比之前多情了些。但不知道為什麼,他明明好像已經接受、適應自己的陪伴了,身體上卻開始排斥自己的碰觸了,怪事。
不信邪的黎嘯故意往寧塵身上靠了靠。
「那我們現在要怎麼做?這關是繼續走挑BOSS路線還是……」
他食指和中指交替,做出了個溜之大吉的動作。
寧塵果然肢體稍顯僵硬不自然的往旁邊挪了挪,態度倒還是一貫的淡定。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決定要不要挑BOSS之前,我們得先知道BOSS是誰。」
說著他從容地從褲袋裡掏出一張舊報紙出來。
「來,分析一下吧。」
第150章 末日幼兒園16
昨天當著祁樂的面寧塵沒看的太仔細,只是一目十行地瀏覽一遍大致獲取了些基本信息而已。
如今和黎嘯重新再看一遍,果然就發現了不少昨天遺漏的內容。
比如由於火起的位置是小禮堂的後台,所以過火最嚴重的地方主要是後台和主舞台。
但死傷者大部分集中在靠近禮堂門口的位置。
也就是說,大部分的死傷者不是被燒死(燒傷),而是因濃煙和有毒氣體致死(致傷)的。如果當時小禮堂的門沒有被反鎖,他們是有很大機會安全逃生的。
只有三名死難者的屍體是在後台口發現的,當時三具屍體呈疊羅漢狀,以至於相關人員花了很大的力氣才將她們分開。
疊在最上面的是一具成年人的屍體,從死狀和形態看,她似乎是至死都在拼命保護著身下的兩名幼兒。
她也是這場火災五名死難者中唯一的成年人。
依據原文關於這部分的描述,寧塵適度地腦補總結,合理做出了以下的推測。
年輕的女老師在發現火起後第一時間就帶領孩子們有序撤退到了門口,這時她們才發現門被人從外面反鎖了。
她大概是慌亂無措過的,畢竟她也只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女孩。但相對於救援被阻滯、逃生通道閉鎖的現實情況,最終的傷亡數字顯示她應該還是儘量指揮倖存的孩子們進行了力所能及的自救了。
或許她也本可以獲救的,但在清點現場人數時,她發現少了兩個孩子。出於責任感或者同理心,她重新衝進了火場裡想要把落單被困的孩子救出來,可惜水火無情,師生三人最終共同葬身火海。
「沒猜錯的話,這位至死都在保護著兩個孩子的人就是施詩。」
黎嘯心情有些沉重。
塵哥的推測應該沒錯。
新聞報導中的代稱是【她】,說明遇難者是個女老師。
再聯想到昨天一整天,幼兒園開展這麼大的校園活動,前前後後忙到不可開交的就只有施詩一個人,他們確實沒有見過其他任何一位老師。
當時沒覺得有什麼不妥,現在想想確實不太正常。
可惜那姑娘還這麼年輕……
「那玩偶人和那些詭異的家長又是哪兒來的?」
孩子的人數也對不上。
寧塵將報導中另一處細節指給他看。
據報導,這場大火致十三人死傷,是特指在小禮堂內的師生死傷數。
這一數字並不包括在消防官兵趕到之前,聞訊而來自發參與滅火而導致的人員傷亡數。
所以按照實際情況來說,應該是五死、五重傷、七輕傷才對。
可惜幼兒園相關負責人為了減少賠付,拒絕承認需要對自發前來救火而負傷的人員負責,也拒絕承擔相應的治療費用。
這也是此案後期被大眾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
寧塵認為,玩偶人很可能就是自發前來救火的人中的兩位。
「這篇新聞報導發出的時間是火災後一個月內,那時候幼兒園就[是否要承擔見義勇為者的醫療費用]尚還在拉鋸扯皮階段,但這不能證明這些人後來都傷愈出院了。有沒有可能兩名重傷的救火者最終傷重不治了呢?那麼火災造成的實際死亡人數,很可能不止五人。」
有時候黎嘯是真的很佩服寧塵的腦子,他是怎麼把這些看似毫無關聯的事情給串在一起的?
「所以玩偶人其實是那兩名見義勇為幫忙救火的人?」
「不無可能。」
「那孩子們呢?人數對不上。就算把所有的傷亡人數都算上,也就是勉強能湊夠個數罷了。總不能當時被困火場的孩子最後也都死了吧。」
還有那些詭異如傀儡般的家長,他們又是從哪兒來的?
寧塵站起身來活動了下胳膊腿,小幅度地做了點熱身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