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頁
皇后跟十四福晉就在外面,接生嬤嬤不用上手的結果就是,一會子出去一通報。
生孩子也確實是不適合叫嚷,然後就是那種細碎的壓抑著的哼哼聲,把外面守著的人都聽的坐立難安。
嗣謁聽過怎麼生孩子,但桐桐也沒這樣叫過呀!
皇上也聽過,但那個叫的比這個慘。他覺得這樣還不如大聲喊呢!
但坐在這裡等著的其他爺們,聽過女人生孩子的不多!都是知道生了,那就生吧,能在府里守著,在書房念一卷《血盆經》就算不錯了。如今坐在這裡聽現場,那個難受!不是那種血脈相連替太后難受,就是單純的指聽不得這種聲音,叫人聽的難受。
才還說《血盆經》呢,這會子就聽說皇后叫人請了『神明陳靖姑』,要帶著女眷燒香拜佛去。
皇上:「……」信佛是沒錯,但是燒香拜佛寄希望的是往生來世,當下的事情,神佛是沒用的。要是神佛能解決問題,朕還愁什麼呢?朕做和尚去好了!而且,現在因為這種事燒香拜佛,不合時宜。
弘暉在皇后正式進去之前,趕緊給攔了,「額娘帶著伯娘嬸嬸們,上柱香就出來吧。」母子倆說話是避著人的,做兒子的當然要把話往透的說,「皇阿瑪雖然信佛,但得分清什麼事該去禮佛,什麼事不能去禮佛。若是到了佛節或是其他,自來有這樣傳統的,單為祈福的,額娘該去禮佛。但若是明知道神佛辦不了,還非人力不可的,那就不能去!哪怕人力有不怠,也不能再去禮佛的!朝廷推行雜學,醫科便在其中。娘親在裡面一直沒出來,也沒另請太醫,那就是一切都很穩當。這個時候寧肯叫人家說娘親在婦人產育上有建樹,也不能往神佛上靠!就像是陳靖姑,之所以世人都拜她,那是因為在唐時在她所生活的那一片,她接生了孩子無數,且孩子都好好的。於是,大家願意信奉她。而我娘不想成為被人膜拜的人,朝廷也不想叫我娘成為那樣的人。皇阿瑪和朝廷願意叫人去信,只要潛心的去學,那醫術就是能治病救人。哪怕是女子也是一樣!儒家的禮不是一時能衝破男女大防的,但可以培養女醫單為婦人治病,這就是大慈悲。
兒子知道您是說蒙藏信佛教,該信就信呀!咱也信,世人只要願意信的都能去信。佛是大慈悲,勸人向善的,不攔著人信它。但信了佛教,就能擯棄醫術的作用了嗎?好些大師也都是精通岐黃之術的!該治病救人的時候,大和尚也不是只念經的!要是都按照滿人的習俗,乾脆連太醫都不要請了,直接請薩滿來不就行了!事實上,從入關以來,咱們都在不停的學漢人,從而修正咱們自己……薩滿以前是有個病就請,現在呢?是除了節慶,別的時候也用不上,討了吉利就完事了!」
就如同燒香拜佛一樣,該燒香拜佛討吉利的日子,您去呀!沒人攔您!就比如兒子們要大婚,那您就是吃齋念佛七七四十九天呢,有什麼關係?
可換成眼下這件事,則萬萬不可!
世人都能做的事,做了都沒關係的事,您在這個位置上,做了就是有問題的。
這是個錯誤的信號!被那些迂腐的老大人們知道了,會把您攪進朝堂的風波的。他們要拿您做榜樣,說您不信女醫云云,那叫皇阿瑪怎麼說話?叫兒子們怎麼說話?
如今雜學都是爹爹和弘顯在管,若是這些事上把您扯進來,事情會越拉扯越深。甚至要把皇阿瑪和爹爹,兒子和弘顯,扯進他們各自的陣營里。若真是如此,是要壞事的!
朝上的事,沒有溫情脈脈。理念的鬥爭,雖不至於鮮血淋淋,但卻也格外的冷酷!
所以,得小心小心再小心,任何一句話一個舉動,哪怕以前都是成例的事情,以您的身份再做出來,都會有人往您壓根想不到地方拉扯的。這是非常可怕的!
這些話把皇后都說懵了,一個很常規的行為,這就不行了?
弘暉點頭:是的!不行了!您要是真想為皇媽麽祈福,覺得非念經心裡不能安穩,那您去屋裡,去靜室,是佛堂……哪裡都行!但是帶著那麼多皇室福晉大張旗鼓的嚷著去禮佛,就萬萬不行。
皇后穩了穩神,也低聲跟兒子道:「……額娘就是覺得,這麼下去,額娘都不會做皇后了。」
弘暉嘆氣,這不是額娘錯了,而是如今的事到了這個份上,跟的吃力誰都覺得難過,是得想法子解決了!他先安撫額娘:「今兒先這麼著,回頭呢,兒子想想辦法!」
嗯!
反正兒子怎麼說,她就怎麼做。兒子說這麼做確實是不合適,那行!咱就上柱香,求個吉利,這事就算完。
福晉們也不在這上面糾結,就是覺得,這個歲數生孩子,是挺遭罪的。
大福晉就說,「原本還想再生一個呢,但到如今也再沒有!可看這樣,我回頭得找六弟妹問問,有什麼不傷身還避孕的法子沒有。」
是啊!挺大的歲數再懷上,真能要半條命。
等啊等啊,又是大半個時辰,猛的就聽到一聲嬰孩的啼哭聲:阿彌陀佛,可算是生了!
生了個啥?
阿哥!阿哥!是個阿哥!
這是二十二了呀!
說真的!缺兒子嗎?不缺呀!但是一片恭賀之聲,老聖人還是挺自得的!
屏嬤嬤在裡面把孩子洗乾淨包裹好,抱去先叫太后瞧,「您瞅瞅,是個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