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31頁

    了解到這些情況後,婁文宇沉默了,他忽然好像就明白了,太上皇一直放著江州不動的原因了。

    鹽課稅,除了他們北境的鹽課,好像就只有保川府的鹽課,是掌握在當今手裡的,其他地方的鹽課稅,有一半是收不上來的,且因為地域化分,各地鹽價不一,想要達成全國鹽價統一的理想方針,除非是將鹽課全都抓進朝廷手裡。

    江州灶戶還有餘力服其他雜役,就婁文宇知道的雲川等地的灶戶,自己吃鹽都緊巴,每日除了製鹽,根本幹不了別的事,就這,還有大半人家完不成上面派發的任務,拿不到鹽場的工錢,每日忍飢挨餓,過的慘兮兮。

    為了抑制鹽價,他們北境和保川府的鹽價,在其他州府的鹽商眼裡,就跟白給一樣。

    普通大粒鹽,他們這邊賣三十文一斤,到了雲川那邊,就要三百文一斤,這中間的差價引發的巨大利潤,誘出了許多私鹽販子。

    北鹽南調,漸漸的雲川百姓全都趨向私鹽,致市面上的官鹽賣不掉,稅收交不上,鹽商在破產跟降低鹽價之間,只能捏鼻選擇後者,灶戶的日子更加難熬。

    太上皇用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式,想倒逼世家將鹽課上交國庫,這時候的江州海鹽,就不能出現在雲川等市面上了。  

    鹽價降低,灶戶的工錢也會降低,這讓本已生活在水生火熱里的灶戶,會更沒了活路,他們現在就吊著一口氣,等那些手握鹽場的世家,因為巨額的鹽稅交不上,而主動將鹽場上交國有,在保命和保財之間,世家一向非常懂得取捨。

    婁文宇激靈靈的打了個寒顫,眼神突然往崔閭處望來,舔了舔嘴唇,拱手相問,「崔先生,那些運到江岸上的海鹽,您是故意叫人往江里投的麼?」

    他們只興奮於海鹽變現後的金銀,卻未料想過這些海鹽,一旦進入各州府後,會對鹽價起到多麼大的波動,而鹽價每一次的波動後面,都牽扯著成千上萬的灶戶。

    太上皇頂著遺臭萬年的風險,用成千上萬灶戶的煎熬日子,與世家進行拉扯,眼看近年來的世家發展已近停滯,這若江州海鹽一往內傾銷……婁文宇生生打了個寒顫,不止太上皇幾十年的行計功虧一簣,那些煎熬了多年的灶戶們,也要絕望的集體自殺。

    只差一點點,只差一點點,他們就要做了這千古罪人。

    崔閭在幾雙望過來的後怕的眼神中,沉吟開口,「我不知道其他州府的鹽價如何,但我江州的鹽價,自用與出海的價格是天差地別的,為謹慎起見,崔某隻能出此下策,阻一阻這批鹽入內了。」  

    鹽與國運相當,一旦鹽課亂了,國也很難平安。

    婁文宇起身深深的給崔閭鞠了一躬,「多謝崔先生出手阻攔,否則我等今日必要闖下大禍。」

    不說那些世家會不會聞江州內紳豪空虛,趁機搶占海鹽市場,就太上皇與當今這些年的努力付諸東流,就不是他們能承擔的後果,誅九族都不足以贖罪。

    只差一步,他們就成了千古罪人。

    崔閭忙挪了半個身位,未全受了這一禮,只提醒他道,「江州歸朝乃大事,牽一髮而動全身,閭愚見,諸位最好以秘信告當今,是要詔告天下,還是秘而不發,都得視朝堂動向為先。」

    幾人里,只婁文宇是個對朝堂局勢有了解的文官,王聽瀾和武弋鳴是純武人,只對武事有研究,聽了崔閭的話還未反應過來,就見婁文宇面色一變,再次衝著崔閭鞠了一躬,「多謝崔先生提點,婁某知道怎麼做了。」

    說著,轉臉望向武弋鳴,「大人,您現在必須回保川府去,坐鎮三州關口,把守好進出商賈,嚴密封鎖我們進入江州的消息,一切都得等到主上和陛下的示意,再行後續安排。」

    武弋鳴從未見過婁文宇如此嚴肅過,一時也緊了麵皮,扶刀起身,「成,那我馬上帶人回去,你放心,保川府一直在你我的掌控里,保證這邊一絲消息都漏不出去,荊南道和禹縣那邊,我會加強卡道詳查來往人員身份的,必不會在主上和當今指示未到之前,漏出一絲消息出去。」  

    崔閭點頭,這才該是正常接手江州事務的樣子,而不是像之前發橫財般的,不顧後果。

    有了這個共識,再對接手江州後要處理的事情,就明朗多了,到此刻,崔閭才算是大鬆了一口氣,覺得可以回滙渠養傷了。

    太過度參與了也不好,畢竟名不正言不順的,有時候做事做太滿了,就容易給人刻意之感,反而會讓人起厭煩疏離之意,退一步,反而是近十步百步前的必要前提計策。

    於是,崔閭拖著腫成饅頭的傷腿,帶著李雁,回了滙渠。

    崔元逸仍被他留在了江州,以等候小五和侄兒為由,再以熟悉碼頭事務的藉口,讓崔誠留下輔佐,陶小千近身保護,讓他成為崔氏代表,不打眼的焊在這裡,行刷存在感的事實成就。

    臨行前,崔閭真誠的邀請王聽瀾,「王將軍,我崔氏宗族最近正在籌辦女學,紀大人入江州時,畢總督曾向我介紹過她督辦的朝廷要差,崔某本想等她方便之時,邀其過滙渠指導,奈何因小雁兒之事,竟再沒了和解機會……」

    王聽瀾已經知道了紀家姑侄的所有行事,對崔閭也是一百個抱歉,又加之在碼頭處的搭救籌謀之恩,此刻對崔閭不止另眼相看,更存了萬分感激之情,聽他如此真誠相邀,又說的是關於女子向學之事,立即點頭表示不日將親自前往。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3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