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6:悠著點(三)
等亓官讓三人抵達議事廳的時候,人已經來得差不多了。
三人行禮後在各自的席位落座,衛慈仍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面色略顯蒼白。
姜姬瞧了眉頭微蹙,若無重大事情,依照衛慈的責任心是不會在公事場合走神的。
環顧一圈,確定能來的心腹都來了,姜姬這才清了清嗓子,說出此次緊急召集的原因。
「今晨收到一封來自南盛的緊急密函,南盛盟軍攻陷四部腹地,俘虜百萬餘人。經盟軍諸侯商議,一致通過屠殺四部蠻夷的決定。」姜姬目光平靜,好似說了件無足輕重的小事兒。
眾人來之前都聽過風聲,但真正從姜姬口中聽到這個消息,饒是楊思等人也露出動容之色。亂世人命如草芥,打仗總是要死人的,他們早有了心理準備,但一下子屠殺百萬人……
李試探著道,「百萬青壯?」
姜姬沒好氣地道,「南蠻四部人口本就不多,近十年混亂下來,怎麼可能還有百萬青壯?若有這百萬青壯,早就橫掃南盛盟軍了。這百餘萬人口,大部分都是年邁老人、婦孺、嬰孩,興許還算上女子腹中懷著的胎兒。南盛盟軍這是在發泄滅國亡家之恨呢,倒是狠得下心」
南蠻四部這些年打仗,青壯消耗速度趕不上補充速度,再加上去年那場疫病,戰力受損嚴重。若非疫病爆發不久天氣就轉涼,多少抑制了疫情,肯定會有更多人被疫病奪走性命。
古代醫療水平差、衛生意識差、預防意識差、醫用資源急缺,一旦爆發疫病,死傷絕對比當年的上京地動還慘烈,十室九空說假的?據姜姬所知,這個時代也有幾次大範圍疫病,波及範圍廣闊,每次疫病死傷數目多以百萬計,須知整個東慶人口也才兩千多萬出頭啊!
亓官讓蹙眉道,「縱使是滅國亡家之恨,屠殺滅族的手段,著實狠辣了。」
往前推個數百年,打仗屠殺很尋常,但隨著時間推移,早就不興滅族屠殺了。
打仗時期殺多少人都沒人說,但更多勝仗之後,很少有人會繼續屠殺俘虜,除非己方軍糧不足。一般情況下,戰勝方會將戰敗的俘虜貶入奴籍,販賣人口或者用作廉價的徭役苦力。
以上俘虜大多指參戰但戰敗的士兵,但南盛盟軍屠殺的俘虜卻大多是老弱婦孺。
「誰也別說誰狠辣,南盛盟軍與南蠻四部,在我看來就是一丘之貉。」姜姬嗤了一聲道,「南蠻四部殘殺南盛百姓的時候,沒見他們手下留情過,同樣南盛建國初期,為防南蠻作亂,搶抓數十萬南蠻族人服徭役當兵丁,累死戰死二十萬餘。南盛又以南蠻四部宗主國自稱,強兵逼迫對方納貢,稅收十取九,幾次出兵鎮壓,屠戮南蠻不下十萬這都是爛帳!」
南盛建國初期,多少士族靠著南蠻四部的人血饅頭豐滿了自個兒的腰包?
強行抓他們當奴隸,給最少的糧食做最重的活。
不把他們當人,只當是會說話的畜牲!
南蠻四部對南盛的恨意,何嘗不是被這些人逼出來的?
南蠻四部壯大之後滅了南盛,南盛諸侯又聯手反攻南蠻,直至作出屠殺百萬滅族的決定。
滅族沒意見,但別打著報仇的正義旗幟,真以為自己身上多乾淨?
南盛盟軍諸侯,多少人的先祖享受過南蠻四部人血饅頭的甜頭?
姜姬覺得這夥人也是有趣,雙標玩得挺溜。
打仗就是打仗,殺人就是殺人,滅族就是滅族,少找亂七八糟的藉口粉飾太平。
「殺人者就該有被殺的覺悟!」
眼瞧著姜姬說話越說越出格,亓官讓和衛慈默契一致地輕咳一聲。
二人隔空對視一眼,迅速錯開視線。
姜姬揉了揉腦袋道,不得不剎車停住嘴,將這段內容含糊應對過去。
倒不是她慫了,僅僅是因為南盛和南蠻這點兒破事不是今天議事的主體,沒必要浪費時間。
「南盛與我等比鄰,漳州又是南盛諸侯楊濤治地。倘若楊濤有野心,浙、滬、滸三郡沒有天險防護,極易失守,主公不得不防。」楊思站出來將拐彎的話題扭正,「南盛若沒了外患威脅,只需三五年修養便可恢復元氣,屆時必成心腹大患。依臣之見,需早早做好應對之策。」
這可不叫趁火打劫,這叫防範於未然!
誰讓楊濤這小子占著漳州。
漳州這地方對浙郡、滬郡、滸郡三處而言是個極大的隱患。
因為沒有足夠安全的天險。
若是楊濤從漳州發兵,這三個地方防守起來極其吃力,擱誰能安心啊。
偏偏三郡又是姜姬治下比較富饒的地方,滸郡更是產量大戶,一旦失守,損失可謂致命!
反正南盛已經滅了南蠻,姜姬選擇這個時機出兵,世人也無法指摘她什麼。
「靖容的擔心正是我擔心的。」姜姬道,「對此,諸君可有什麼意見?」
哪怕姜姬已經手中的斬神刀已經饑渴難耐,但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的。
打仗不是說打就能打的,打之前還要搜腸刮肚找個正當的藉口。
總不能說「因為我懷疑楊濤以後會打我,所以我現在就要掐死他」吧?
她和楊濤不算朋友,但也算不上敵人,二者還合作過兩次呢,貌似沒啥衝突的理由。
姜姬倒是有個藉口,但需要下屬配合她翻舊帳。
豐真這個抖機靈明白過來了。
開戰的藉口?
正巧有一個!去年,自家主公收拾陶氏的時候,陶氏玩了一手令人窒息的操作,試圖讓她和楊濤結怨。不過這事兒被主公壓下去了,楊濤那邊也忙於南盛戰場,沒有給任何反應。
豐真心緒一轉,立馬有了想法。
這邊姜姬磨刀霍霍,遠在南盛的楊濤卻絲毫不知。
不僅如此,他還小病了一場,幾日下來消瘦了一圈。
作為楊濤的摯友,顏霖自然知道病根在哪兒。
說白了,楊濤還是過於純善了。
若非如此,楊濤也不至於目睹南蠻被滅族之後病這麼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