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85頁

    兩天後,便是決賽。

    其實在每次的斗菜大會中,這第一個環節的比賽是最不被人重視的,也是最不容易出什麼精彩的菜餚的,往往是出彩最多的是第二場的熱菜、第三場的湯和第四場的面點上面。

    雖然是最不容易出彩的比賽,各個參賽隊也是卯足了勁進行比賽的。不過,相比較起這些還有機會進行比賽的參賽隊,那些已經被淘汰的參賽隊就顯得有些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了。

    不過,別的飯店都是不好攻擊的,畢竟家大業大,根深葉茂,倒是這聚百味因為是才剛剛出現的緣故,一下子就成為了各種靶子。

    有人冷笑地說:“不過是開胃小菜做得好,又能如何?一個酒樓能不能生意好,能不能興盛,能不能做得長久難道是看幾個開胃小菜的嗎?難道你們見過有客人上酒樓是專門去吃開胃小菜的?笑話!”

    確實,因為聚百味的這匹黑馬實在是出現的太過於突然了,根本沒有給這絕大部分的酒樓一點點的準備,所以,現在的參賽隊的東家其實基本都是這個想法。他們對於這個以從來沒有聽說過的麻辣味當成小菜出色點的聚百味並不放在心上。

    這從古至今,誰唱過麻辣味的主菜?笑話!上不得台面的東西。  

    當然,這些嘲諷,這些猜測,更多的是因為這些東家並沒有自己嘗過這些菜餚罷了。

    而作為所有裁判的各個老饕、上流社會的成員甚至是那些不參賽酒樓的東家,他們是嘗過的,但是,他們卻沒有辦法將這聚百味的菜餚到底是什麼味道傳遞出來。

    因為傳統,他們自從開始比賽,每個人身邊都跟著朝廷的親兵,要是將這關於斗菜大會的內容告訴別人,別說會失去了自己這作為裁判的資格,只怕連自己的店子都會被摘牌。

    斗菜大會這麼做,其實也是原來在舉辦之初,所有的參賽隊一起通過的一個規則。

    一道新菜之所以能讓人眼前一亮除了本身的味道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出其不意。如果在一開始就讓你已經知道了這道菜的秘密,那麼還有什麼精彩可言呢?所以,按照斗菜大會歷年而來的規矩,這些菜餚在比賽的時候除了裁判們知道它其中的滋味,其他人是絕對不會知道的。

    一直要到斗菜大會結束的那一天,每個參賽隊都會將自己參加比賽的菜餚全部做出來,然後分給在場的人品嘗。

    正是有了這樣的規定,所以,斗菜大會才成為了整個大慶國,乃至是其他國家的廚師和酒樓都趨之若鶩的一場比賽。  

    每一場的決賽除了三位主要裁判還有二十位上流社會的人以及三十位的為參賽酒樓東家之外,還會有宮裡面指派一位重要的人物過來參加,投出自己手中至關重要的一票。

    平時,這一位重要任務要不是由後宮的皇后、太后擔任,要不就是皇帝直接指派。而今年卻是由皇帝親自來的,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酒樓卯著勁要參加的重要原因,能在皇帝的面前直接得了青眼,這比什麼不強啊,而且,要是能拿到皇帝直接給的那一票,這不就等於拿到了聖旨一樣嗎!

    當今的皇帝是一個美食家,是一個老饕,此生出了權利之外,大概最大的興趣就是尋找美食了,這一點從他那微微有些圓潤的身材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印證。所以,今天的決賽,他可是早早的就到了。

    等到皇帝一聲令下,這場內十組人員便開始熱火的朝天的比賽起來。

    和前兩場比賽只是給每個裁判準備一勺不一樣,這一次的比賽,是要求給所有的裁判都每個人準備一份。

    當然,官方的材料是一定給夠了。

    可是,官方的材料給夠了,這麼多份的菜,也是一個巨大的工作量。所以,這第三次的比賽時間是兩個半時辰。

    沙建的上面兩場比賽都是在做下手,這一次,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那就是要用冬瓜來雕刻這盛放菜餚的容器。  

    雖然不用雕刻特別複雜的花紋,可是要掉出來將近六十份也是非常可怕的工作量。

    好在這余新和衛平,乃至孟貞娘都是精通雕刻的,所以,這四個人八隻手一起上下工作,倒也不是什麼難事,而在沈振切絲的時候,柴康只要將所有的食材全部放進了水裡面開始煮,就忙著幫他們削冬瓜皮。

    這個時候,在聚百味的每個人心中都沒有主廚或者二廚的概念,都沒有大師和學徒的概念,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所有人這麼忙碌的目的無非只有一個,那就是,要將這聚百味最好的實力展現在所有人的面前,展現在皇帝的面前。

    他們是新人,是新開的餐館,他們或許沒有人脈,或許沒有資歷,可是他們卻有著對於成功的渴望,對於登頂的野心。

    有時候,往往就是這樣的野心,成就了一個人,成就了一件事。

    第504章 清口小菜,決賽

    聚百味的菜之所以讓人念念不忘,除了味道出色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新奇。就比如現在粗海帶這道菜,海帶在大慶國不算是什麼稀罕東西,畢竟是在臨海的一個國家,所以這老百姓吃到這海帶也算是平常。

    不過,一般的海帶都是用來煮湯的,很少用來涼拌。  

    其實,涼拌這種風格也是極為少見的,在大慶國的開胃小菜,多半都用的是滷味,各種滷味,各種鹵湯,可以這麼說在整個大慶國所有的酒樓中,都有一鍋獨特的鹵湯。

    這鍋鹵湯各自有個子的味道,絕對不會重複。

    斗菜大會的開胃小菜,與其說是比較開胃小菜,倒不如說是比較各家的鹵湯味道。吃了這麼多年了,其中不乏有些突破,但是都不大,說到底不過是萬變不離其宗,全部都是魯味罷了。

    可是,這聚百味上來的兩道開胃小菜,簡直就好像是天外飛仙一般的奇特,做法、味道、用料,無一不是奇怪的。

    可是,偏偏這樣奇怪的做法、味道、用料,就是讓人慾罷不能。每一個裁判才吃了第一口聚百味的開胃小菜之後,只怕腦海里首先冒出來的是:這是什麼味道?到底是什麼做得會有這樣的辣味?

    其次便是,什麼?開胃小菜還可以這麼做!

    正是這樣的原因,讓所有的裁判都看到了一種全新的做法,甚至為他們面前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他們對於裡面的探索好像才是個孩子一樣。

    為了在這一次決賽中異軍突起,雖然,還是那兩道菜,但是在配菜上面卻做了一些調整。  

    海帶是沒有沒有變,本來這就是作為一道清口的小菜,但是,海帶卻是要用冬瓜盅來盛放的。讓海帶在這冰凍過的冬瓜盅里盛放,不但好看,而且,能讓海帶吸收這冬瓜特有的清香,便能讓這粗海帶有了另一種登峰造極的味道。

    而在另外一道麻辣雞中,更是將原本的黃瓜絲和葫蘆絲又加上一種土豆絲。

    說實話,土豆絲一般都是作為一種在燉煮菜餚中的輔菜,或者就是作為爆炒的主菜,還從來沒有想過用它涼拌的。那天丁小橋忽然說,試試土豆絲做輔材,大家其實心裡都是打鼓的,可是,這土豆絲切了之後,在滾水中隨便一抄,便拿出來,不但一點沒有土豆的味道,反而有一種香脆的感覺。

    這種香脆跟黃瓜、葫蘆混合到一起,形成一種絕妙的配搭,用這樣的輔材加上那肥嫩的麻辣雞腿肉,簡直沒有辦法用語言來形容。

    這幾天當中,大家一而再再而三的實驗這土豆絲的涼拌效果,最終掌握了最好的配比和火候,以及土豆絲切的粗細。

    可是今天到底是正式比賽,在切土豆絲的時候,沈振的手都是有點抖的,他中間停了好幾次,深深的吸了好幾口氣,才最終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

    柴康說:“這不是比賽,他們不過是一次過來吃飯的客人,平日裡如何,現在便如何。東家又不會扣扣工錢。”  

    柴康是難得這樣幽默的,特別又是在現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他說出了這樣的話來,倒是讓所有人都笑了起來,一下子緊繃的神經便鬆弛。

    人只要不緊張,其實很多事情就顯得沒有那麼困難,就好像現在一樣。要用自己做出來的菜餚去面對那高高在上的皇帝,和這一圈虎視眈眈的裁判也似乎沒有那麼可怕了。

    沈振的刀子下得又快有準,丁小橋遠遠的看著,只感覺他的手臂上是安了馬達一樣,切下去的每一刀都是那麼精準,出來的每條絲都是那麼完美。丁小橋知道,這個世界上比沈振高明的刀工一定還有很多,可是,在這一刻,丁小橋覺得,沈振就是這個世界上最棒刀工!

    今天的比賽中除了這些換了輔材、雕刻冬瓜盅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這完全是在考驗柴康。

    那就是對於麻辣雞那將近半個時辰的攪拌,這多的菜,這多的分量,要用適當的力道攪拌半個時辰,這並不僅僅是對於技術的考察,也是對於力量的考驗。

    丁小橋原來看過一個電影,那裡面的廚子,天天都要舉石鎖來鍛鍊自己的臂力,她總覺得有些言過其實,可是,等到她發現柴康真的是也是這樣,從他到了丁家開始做廚子的那一天起,他每天早上起來都要做大量的體力鍛鍊才知道那電影裡演得一點都不假。  

    要做一個一個好廚子,首先要有一雙有力的手。

    遠遠的,丁小橋看著柴康手裡拿著專門的攪拌棒在一口大鍋裡面攪拌著那些麻辣雞,一圈一圈一圈……勻稱的速度,合適的力道,他站在那裡就好像是一尊雕塑,又好像是一台嶄新的高強度機器,讓人感覺到他身上迸發而出的力量和激情。

    在這一刻,丁小橋是為他們而沉迷的,她想如果現在有粉絲這樣的說法的話,她一定是聚百味每個廚師的粉絲,因為,他們做得每一點都是讓自己不得不佩服,不得不崇拜的。

    在平日裡,要是讓丁小橋定定的在什麼地方坐上兩個半時辰,那簡直是要了丁小橋的命,可是現在,可是今天,她絲毫都沒有感覺到這時間的流逝和身體的疲勞,仿佛就是過了眨眼的工夫。

    那場內計時的沙漏和長香已經接近了尾聲。

    而聚百味也開始最後的裝盤。

    在裝盤結束之後,孟貞娘甚至顧不上去擦自己臉上的汗水,直接就衝到了那面小銅鑼的面前,敲響了銅鑼,將手上的紅布條扎在了自己的旗杆之上。

    立刻就有人過來將他們準備好的菜餚全部端到了指定的位置上。

    所有人便站在灶台的後面,靜靜的望著自己的作品離開了他們的視野。

    孟貞娘眨了眨眼睛,一大滴汗水從她的眉毛上低落,落在了她的眼睛裡,她只覺得自己的眼睛裡熱乎乎的,好像是有什麼東西在涌動,馬上就要流出來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8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