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一家子都是手腳麻利的人,不過這板栗數量多,也足足弄了一個多小時。
姜建設已經在處理剝乾淨的板栗,這活天天干,量還不小,借用村裡的公用大石磨不合適,就乾脆新打一個大木盆跟木杵,自己在家弄。
煮熟的板栗不難杵,小伙子力氣大,很快就做好了。
姜寧跟劉慧芳早已調好麵粉跟糯米粉的比例,加上板栗泥,再撒少量糖水,幾個人一起就著大木盆大力揉搓。
“好了,差不多了。”
姜寧見盆里的粉泥一搓就散開,立即叫停。她這個栗子糕的法子是最簡單的,沒辦法,誰讓資源短缺呢。
她家能弄到這麼多麵粉糯米粉紅糖,完全因為二哥姜紅兵是干採購的,有些另外的門路,這些不用票買,價格還正常。若不然去黑市買價格高不說,量大還有風險。
不過據姜寧前世記憶,應該馬上就會放開農民自由貿易市場,允許農民將自產的農產品進行交易,不算再投機倒把了。
只是那都是後話,現在姜家人拿了木製的雕花餅模來,七手八腳將粉泥按上去輕拍了拍,再倒出來,一個月餅模樣的栗子糕就好了,稍後再上鍋蒸二十分鐘就大功告成。
這雕花餅模是姜寧的主意,賣相好,就能更易順利售出,反正村里就有會雕模的人,六個模具,只開口收了三斤糧食,做工還是不錯的。
將栗子糕整理碼進乾淨的大木箱內,牢牢捆在自行車后座,兄妹幾個就出發了。
哥哥們騎車帶箱子,姜寧走路跟著,一來箱子很沉再帶人吃力,二來這路也不好走,負重騎車跟走路速度沒啥區別,這鄉間土路顛得,她還是不折磨自己了。
今天來得早了些,下班時間沒到,不過造紙廠大門對面的老地方,已經有人等著了,都是上了年紀的退休大爺大娘,還有放學的學生,拿著盤子在等著。
這年頭沒有塑膠袋,買栗子糕不現吃,得自備東西裝著。
“閨女,給我裝十個。”
說話的大娘是老光顧,她家除了兩個小孫子,都領工資,姜寧手藝好還不要糧票,她十分樂意買。
“好嘞,大娘你拿穩,收齊了你三毛錢咯。”
……
沒多久造紙廠下班鈴響了,人流湧出,兄妹三個分工合作,裝餅收錢十分利索,忙活了半小時,兩大箱子栗子糕就賣光了,來晚的人照例抱怨做得太少。
“寧寧,這形勢看來是越來越好。”
姜紅兵一邊收拾,一邊往不遠處瞟了眼,剛開始只有兄妹三個賣吃的,現在又陸續多了兩攤,一個是賣包子的,一個是餅子攤。
“我們廠子那邊,也多了兩個賣吃的攤子。”什麼時候都不缺有門路有腦筋的人。
造紙廠這邊,姜家攤子生意最好,不過他們賣光後,沒買到的人會流向另外兩個攤子,算是互利互惠吧,對方因此不妒忌,彼此相安無事。
姜寧扶著自行車,讓哥哥將箱子重新捆好,“是啊,等明年,或許我們家也不擺糕餅攤子了。”有進一步的新政策,他們能幹的事情更多。
姜家兄弟都機靈,一聽就懂,兄妹三個對視一眼,從彼此眼中看到喜色。
第5章
這話題挺讓人高興的,不過姜建設惋惜,“可惜寧寧要定趙家老二,明年肯定不在林縣了。”
林縣,就是兄妹三人腳下的縣城,姜寧嫁了趙向東,鐵定是要隨軍的,姜建設當然不會說些什麼留下的傻話,夫妻在一起才是最好的。
說得姜紅兵眉頭也皺起來了,目前趙向東唯一有瑕疵的地方,就是這點。
“我去了省城,你們也可以來呀。”
趙向東所在部隊位於本省省會楊市,不過與林縣一南一北,距離有些遠。
姜寧認為這些不是問題,經濟發展了,人就不能總困守在一個地方,而她的上輩子的記憶也證明了,未來幾年,經濟高速發展,出行障礙也迅速消退。
現在出門必須得介紹信,沒有糧票吃不上飯的情況,很快就會成為過去式。
她的兩個哥哥都是成算的人,林縣太小困不住他們,往外發展,省會楊市這個經濟中心,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哥哥來了,嫂子侄子遲早跟著,那么爸媽還會遠嗎?
當初爸媽定下要與趙家相親,姜寧就考慮過這個問題,這輩子有疼惜她的家人,她也捨不得遠離。
回去的路上,姜寧沒再走路,而是坐在大哥自行車前槓上,她捏了捏下巴,話說現在趙向東這個短處,將來說不定能變成長處。
因為趙家人未必有這個魄力,前世了解過無數婆媳問題的姜寧,覺得距離產生美挺好的。
“寧寧的意思是……”
姜紅兵是干採購的,經常省里省外出差,見識多了,更能透徹了解姜寧話中之意,他一喜,真能改革到這個程度嗎?
兄弟倆對視一眼,面上有些激動,如果能這樣就太好了。
三人踏著晚霞最後一點餘暉進了南坪村,往家裡走去,有說有笑正高興,不想剛拐過彎,就一聲突兀的悽厲哭嚎嚇了一大跳。
“她二叔二嬸,她爸要打死二丫,你們見死不救啊!”
姜寧一驚,隨即皺眉,這聲音是她大伯母的,也就是堂姐姜艷她親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