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易小川趕忙低下頭,這一年的經歷生動告訴他,激怒了這位以嚴厲著稱的師傅,是要挨揍的。
項梁朝曹易拱了拱手道:「看來先生和我等不是一路人,告辭。」
說完,站起來,準備離開。
「想要別人以誠待你,先要以誠待人!」
曹易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
項梁身子一僵,轉過身施了一禮,又坐了回去。
這一次,項梁開誠布公道:「自平王東遷,天下混戰數百年,期間滅國無數,死傷何止千萬,秦國至秦王嬴政登基,奮六世之功,席捲天下,黎民百姓方得喘息之機。
然嬴政不修德政,每年徭役數十萬人修築長城,死於長城之下者不可勝數。
貶良善百姓為囚徒者,凡數十萬,修築阿房宮、驪山皇陵,每月死於鞭笞、勞累,無算。
窮兵黷武,以五十萬大軍征討南嶺蠻荒之地,士卒死於瘴氣、瘟疫者,數以萬計。
不知體恤百姓,限令兩年半,開闢直道,動輒加以連坐法,服徭役的百姓或死或淪為囚徒。
嬴政獨裁政權,早已人心喪盡,只待一死,必定天下大亂,請先生出山,助項某匡扶天下。」
第053章 改變項羽的命運
厲害啊!不愧是未竟全功的梟雄,一出口,就從道義制高點上完全壓制秦始皇。
就算以後世官方的觀點,秦始皇的做法,也是利在後世,禍在當時。
一個剛剛經歷統一戰爭、只有兩千萬人口的古代農業國家,不到十年裡,進行那麼多大型工程、軍事行動,早已超出了底層百姓的承受能力。
後來,隋煬帝楊廣,也犯過同樣的錯誤。
一個大運河,死了不知多少萬人,逼反了多少萬人,卻奠定了唐朝的繁榮。
唐朝詩人皮日休就作詩評論過這件事。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項居士既然坦誠相告,貧道也不藏著掖著,貧道有三個問題,要問項居士。」
曹易說道。
「先生請講?」
項梁恢復禮賢下士的樣子。
「第一個問題,秦朝若亡,項居士是自立為楚王,還是以先王后人為楚王?」
曹易神情嚴肅,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一個擁戴楚國王室的遺老遺少。
這個問題,對項梁完全不是問題,當即回答:「若是能找到先王后人,項某必定以先王的後人為王。」
曹易點點頭,道:「第二個問題,項居士若是功業未成身先死,以誰繼承自己的功業?」
原來的歷史中,項梁因為輕敵,死於章邯之手。
項梁眉頭微皺,想了想說:「項某一生顛沛流離,沒有一兒半女,諸多侄子之中,以羽兒最為出眾,若項某不幸身隕,繼承項某功者必定是羽兒。」
曹易再次點頭:「第三個問題,項居士以為以項羽的性格擔得起重任嘛?」
項梁沉默了。
他這個侄子,是天生的猛將,帶領大軍開疆拓土不是問題,可太驕傲,太自負了,沒有他壓著,別說重新一統天下,就是守住重建的楚國,都不一定能做到。
「所以,項居士的功業還沒開始,就註定敗了。」
曹易一臉平靜的說。
項梁滿臉不解:「為何先生認為項某一定會提前戰死?」
「小項居士應該把這兩天的所見所聞告訴項居士了吧」
曹易答非所問。
「說了」
項梁點頭。
如果是易小川說的話,他肯定不信,從小到大沒說過謊話的項羽告訴他,不由得他不信。
「貧道能制服不死殭屍、能半日治好令侄的傷,能輕而易舉的舉起青銅巨鼎,知曉未來的一鱗半爪有什麼奇怪的。」
曹易隨意地說道。
「以先生之能,未卜先知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只是……」
項梁還是無法接受自己會落一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下場。
「易居士,沒和項居士說過嗎?」
曹易看向易小川。
還以為嘴上把不住門的易小川早說了。
項梁見狀,一臉困惑:「這和小川有何關係?」
一直看熱鬧的易小川,沒想到這把火會燒到自己身上,笑著說:「道長,我歷史沒考及格過,這一段歷史,我知道的不多。」
「是嘛?」
曹易露出促狹的笑容。
易小川像做了虧心事一樣,低下了頭。
曹易又看向項梁:「通過剛才的問題,想必項居士已經知道了自己的軟肋在什麼地方?」
項梁聞言看向項羽,這個武力超群的侄兒,性格缺陷太大了,他日若是自己如先生所言提前身死,一定會壞了大事。
「先生,認為在下該怎麼做?」
項梁虛心求教。
「把小項居士交給貧道調教」
曹易圖窮匕見。
系統讓改變項羽的命運,首先要改變項羽的性格。
項梁遲疑不到一個呼吸,就點了頭。這位隱士擁有非凡的能力,羽兒跟著這位隱士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叔父」
項羽見兩人三言兩語把自己的事決定了,有些不滿。
「此事就這麼定了」
項梁不容拒絕。
「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