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546頁

    「哎呀,我真的不會,我不習慣這種場合。」

    沈佳樂!金建波心中一凜,他把身體隱藏在門框後面,探頭看去,只見在一片朦朧的燈光中,沈佳樂正與幾個人有說有笑地走過去,走進了一個包廂,在嘈雜的聲音中,他隱隱約約地聽到沈佳樂嘴裡說出了「林經理」這樣幾個字。

    沈佳樂和林振華在一起唱歌?金建波只覺得一股無名的爐火襲上來,和酒精的熱量混合在一起,讓他的頭腦變得一片混沌。這些天,妻子往潯陽跑得更頻繁了,據她說,是去幫漢華重工解決高壓容器的焊接工藝問題。難道,漢華重工的高壓容器要到歌廳里來焊接?

    林振華!金建波想到這個名字就覺得渾身不痛快。這個比自己年輕幾歲的青工,幾年時間竟然混成了一家大型企業的副總,手裡掌握著數以億計的資產。他有什麼了不起的,學歷不過是初中畢業,資歷不過是一個退伍士兵,他憑什麼就能混得這樣風生水起,而自己卻要為了幾萬台壓縮機指標,而把老婆拱手相送。

    「怎麼啦,金廠長,人不舒服嗎?」錢榮觀湊上前來,關心地問道。

    金建波回過頭來,用充血的眼睛看著錢榮觀,沉默了好一會,才伸出四個手指頭說道:

    「4萬,我要4萬塊,所有的材料都給你!」  

    第297章 高級技師

    沈佳樂根本沒有想到自己平生第一次進歌廳就被金建波遇上了,更想不到金建波會對此有如此大的妒意。其實,她這些天頻繁地跑潯陽,只是因為漢華重工接連拿下了非洲的煉油廠項目和北方省的40萬噸大化肥項目,兩個項目中都涉及到大量的焊接工作,馬傑盛情邀請她過來幫忙指點一二。

    今天,漢華重工剛剛接收了一台從日本西乎公司進口的氣體保護焊機,沈佳樂和幾位漢華重工的電焊工一起試機,焊出了幾條漂亮的焊縫。大家歡喜之下,馬傑便提出到歌廳來唱歌慶祝,沈佳樂一向不太參加這種娛樂活動,但礙於大家的熱情,也只好跟著來開開眼界。至於金建波想像中的林振華,此時還在北京辦事,根本就不在潯陽。

    沈佳樂對於林振華,只是有一些微妙的好感,與人們傳言的緋聞毫無相干。林振華也許曾經出現在她姑娘時代的視野里,但隨著自己結婚、生孩子,這種年輕時候的情愫早已淡漠了。說起來,誰在年輕的時候沒有過一兩個暗戀的對象呢?

    在漢華重工幫忙的時候,沈佳樂有時候也會遇到楊欣,兩個人因為有林振華這樣一層關係,相互都覺得頗為親近。楊欣有時候會請沈佳樂一起去食堂吃飯,沈佳樂則答應,在楊欣和林振華舉辦婚禮的時候,她一定會來出席,還會把女兒紅紅也帶過來玩。  

    撇開金建波、沈佳樂、林振華之間的糊塗帳,讓我們把眼光轉向青工楊文勇。此時的他,正帶著自己的弟弟楊文軍,走在湘平省府潭州市的大街上,頭一次從大山里走出來的楊文軍,正如自己的哥哥當年出門時那樣,被滿街的燈紅酒綠晃得眼花繚亂,不知所措了。

    時間已經是1987年的年初,楊文勇從家裡出來已經整整五年時間了,當年那個青澀的少年,如今已是20歲的大小伙子。在這五年時間裡,他先後跟隨彭鋼學過銑工,又隨周厚成學過車工,再後來就是跟孫長遠、賀世華學鉗工。憑著過人的悟性以及對機械的痴迷,楊文勇如海綿吸水一般從不同的師傅那裡汲取著知識,迅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技工。

    除了學習技術之外,為了能夠看懂進口工具機的說明書,這個連初中都沒畢業的小青工,愣是結結巴巴地背下了5000英語單詞,隨後又自學了一段時間的德語,現在已經能夠閱讀一般的英語或者德語的技術資料了。在口語方面,楊文勇也有所進步,儘管一句話里的湘平音遠遠多於倫敦音,但進行溝通已經沒有障礙。有一次,美國斯皮舍爾公司的福特跑來漢華重工參觀,楊文勇甚至還給他當了半天的導遊。

    前年,漢華重工與德國華僑喬海合辦了廢舊金屬公司,從德國大量進口報廢工具機,在潯陽進行修復。楊文勇被抽調過來,參加這項工作。按照公司的設想,進口工具機的修復並不需要達到其原始的設計精度,只要能夠恢復使用就可以了。事實上,大多數的機加工對於精度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這些德國工具機即使降低了一兩級的精度,也仍然比國產的一般工具機要強得多了。  

    可是,這個要求在楊文勇這樣一個機械宅男心目中,卻是不可接受的。他暗暗在心中發了誓言,一定要掌握工具機裝配的最高標準,讓這些工具機在自己手上達到德國同行裝配的效果。

    在過去的400個日子裡,楊文勇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消耗在車間裡。他白天做自己的本職工作,晚上就對著幾台舊工具機沒完沒了地研究,反反覆覆地拆了裝,裝了再拆,摸索裝配中的技巧。

    對於楊文勇的這種舉動,林振華給予了大力的支持。他交代廢舊金屬公司的經理雷有榮給楊文勇的探索儘可能提供幫助,從進口的廢舊設備中拿出十幾台工具機由著他去折騰。也虧了這些工具機都是按廢鐵價買進來的,一台工具機的進價不過是幾百美元。如果按著原價,一台好幾萬,甚至十幾萬美元,林振華可捨不得拿來讓楊文勇去練手。

    馬傑等一些機械專業的技術人員從理論上給楊文勇提供了大量的指導,幫他計算諸如平面度、變形量之類的指標。孫長遠、賀世華等老鉗工也不甘寂寞,沒事就耗在車間裡和楊文勇一同琢磨。他們雖然沒做過工具機裝配,但機械上的事情有些是相通的,他們幾十年積累下來的鉗工經驗,對於楊文勇來說,也是無價之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54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