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頁
「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這是國務院決定的主要精神。照小黃這個思路,那就是老人也要用新辦法了,這中間的政策銜接,難度非常大啊。」俞菊英插話道,她搞過一段時間的職工養老改革工作,對於這個問題深有體會。
黃岡道:「何老師,俞處長,我提出來的,是一種務實的做法。事實上,渾北市的大多數企業目前都處於虧損狀態,停產企業占了80%。這些虧損、停產的企業,都是由銀行貸款來解決下崗工人和退休工人工資的,這不也是國家在支付這些錢嗎?我認為,全國的政策如何確定,可以從長計議,但在渾北市,可以先開展一個社會化養老的試點,把企業的退休人員全部甩出來,讓企業輕裝上陣。」
「如果是光在渾北市這樣搞,倒也不是不可以。不過嘛,這件事就得要何主任來拍板了。」俞菊英說道。
何海峰苦笑道:「搞這樣一個政策倒也不難,我回頭和遼寧省以及渾北市的領導同志商量一下,問題應當是不大的。但讓渾北市政府把全市的退休工人工資負擔下來,資金的問題如何解決呢?這一點,剛才小林也提到了吧。」
黃岡道:「資金的問題,初期先由國家來承擔,咱們這一次到東北來,不是帶了一筆減虧脫困資金嗎?這些資金可以先用於這個方面。此外,還可以由銀行提供一部分貸款,其實這不過是把原來貸給企業的貸款轉給了政府而已,銀行的負擔並不會加重。在這段時間裡,我們抓緊完成企業的改制重組,一旦企業起死回生,就能夠給政府提供稅收了,屆時這些退休人員工資也就有了穩定的保障。」
「嗯,這是一個不錯的想法。」何海峰點頭肯定道。其實黃岡說的這個想法,在何海峰的腦子裡也是曾經考慮過的,只是他沒有把這個想法系統地梳理過而已。現在聽到黃岡一番解說,他覺得自己的思路也清晰了許多。
「黃岡,你回頭把你這個想法形成一個文件,我和遼寧省的同志們商量一下。我覺得,先選擇渾北市做一個試點,應當也是可以的。」何海峰道。
「如果退休人員的問題可以解決,那麼企業重組的第一個障礙就不存在了。現在我說說第二點。」黃岡繼續說道,「第二點,就是當地政府對企業的過多干預問題。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當地政府官員的意識。要讓他們從企業的婆婆這一角色中走出來,不管那些他們不該管的事情,而專注於管好他們該管的事情。」
「據我看來,這一點比前一點要難得多。」林振華說道,「這些天,我們和當地官員可沒少打交道,他們的觀念,實在是太難改變了。」
黃岡看著何海峰說道:「這個問題,恐怕只有何老師能夠解決了。」
何海峰道:「恐怕我也無能為力。地方上的官員有自己的一套想法,這不是我們下一個命令就能夠改變的。我們只能是和他們一起商量,想辦法說服他們接受我們的觀點。這種事情,是不能強求的。」
林振華道:「何主任,你可是堂堂國家計委副主任啊,難道還對付不了市裡的幾個官員?他們的級別,和你差出一大截了吧?」
何海峰道:「官大也不能隨便壓人啊。我們中央部委做事情,也是要靠地方上來配合的。如果不分青紅皂白,直接用高壓政策,地方上聽不聽是一回事,就算是迫於無奈提供了配合,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的。」
中國的中央和地方之間,關係是非常微妙的。表面上看,中央部委手裡握有各種大權,地方政府是處於弱勢地位的。看看那些到中央去辦事的地方官員就知道了,進部委大門的時候,他們的臉上都是帶著謙恭之色的。但另一方面,任何一家中央部委,也離不開地方上的配合,他們把地方叫做自己的「腿」,一個在地方上沒有「腿」的部委,幾乎是寸步難行的。
正因為這一點,所以中央部委的官員在地方上並不敢過於拔扈,真把地方官員得罪狠了,徹底不買你的帳,你也只能是灰溜溜地,沒什麼辦法。官場上也是要講規矩的,如果錯在中央部委一方,省里的領導自然會力挺自己的下屬。何海峰貴為國家計委副主任,但下到省里來辦事,也同樣要守這樣的規則。
「如果你們政府官員就是這樣官官相護、一團和氣,那我們這些草民還能幹什麼?」林振華道,「算了算了,黃岡,你累不累,你如果不累的話,我帶你去渾北大學找妹紙玩去。」
「林總……」黃岡滿腦門子黑線,他雖然也是一個年輕人,但可沒有林振華這麼瘋,尤其是在一屋子官員面前,哪怕這樣造次。
何海峰被林振華的無賴嘴臉氣得哭笑不得:「小林,你胡說八道什麼呢,什麼叫官官相護、一團和氣,這是最起碼的工作方法問題。你以為政府工作能夠像你們企業里那樣簡單粗暴嗎?基層的同志也有基層的難處,我們總不能隨便耍大牌吧?」
林振華道:「老何同志,我說的可都是實情啊。今天周大鳴他們的嘴臉,你也見著了。有你在場,他們好歹還能給我一點面子。萬一你走了,我在渾北辦企業,還不讓他們給折騰死?中央又想解決東北的問題,又不願意得罪東北的官員,那我們這些普通企業又能做什麼呢?」
「小林,話不能這樣說,何主任也沒有說不解決問題嘛,你不要誤解了。」俞菊英等人連忙開始勸解了,他們對林振華與何海峰的關係不是非常了解,不知道林振華一向都是如此對何海峰說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