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頁
余家人既然來了,這個年便沒有再回去。他們無論是在安西都護府還是如今在北庭,都算是客居。那既然是客居,在哪裡都是一樣的。正巧周家的府邸夠大,余氏也有心留他們,過年乾脆就沒有走。葉嘉其實有些不大自在。家裡長輩太多,做事都不搭理所。但難得過年,熱鬧一番也是好的。
這一個年過的比去歲還要熱鬧,余氏的臉上笑容就沒斷過。余家幾個舅母又是那等心思通透的人,等閒不會招惹事情。巧的是,二舅母跟余氏一樣懂胭脂水粉,兩人當真是湊到了一處去。
余家是能人輩出的,家裡人各個有自己的一套本事。有人擅詩書,也有人懂醫理。原本葉嘉的身體是余氏在給調理,補藥啊,各種練身體的操,多管齊下的弄。如今加上一個懂醫理的小舅母。小舅母乾脆從根子上給葉嘉調。葉嘉這一個月子,整整坐了四十五日。
等她能四處走動時,不僅身體比以往強不少,連姿容都好看了許多。就像一株含苞待放的花忽然綻開了似的,艷光四色。這長開的姿容被余家幾個舅母誇讚,比起年輕時候的余氏都不差多少。
葉嘉有些無奈,她這廂身體恢復,已經是來年的二月份。
二月春風似剪刀,春風一吹,雪就化開了。
警戒了一整個冬日的李北鎮城寨終於可以開工。這些事是耽擱不得的,周憬琛等雪一化便立即去信了孫玉山。讓停工了兩個月的修繕公務提起來。葉嘉也沒有耽擱,抽空趕去了城寨。深冬缺糧少食容易遇匪患是沒有錯,其實初春才是一個搶掠的最尖峰時段。
這個時節雪已經化了,糧食還未種下去。一個冬日耗下來,家中的存糧也已經耗盡了。北邊的遊牧民族沒有餘糧活命,南下搶掠的可能性更高。換言之,修繕城寨刻不容緩。
事有輕重緩急,既然能幫得上忙,那就儘可能地幫上忙。
葉嘉也給孫玉山去了一封信,而後跟余氏交代了一聲便匆匆坐車去城寨。
第119章
天寒地凍的季節過去了,李北鎮還是冷得厲害。不過好在大雪連天的季節過去了。
馬車到城寨的時候正好是傍晚。夕陽漫天,金紅的光給城寨披了一層光輝。因為提前給孫玉山打過招呼,有人早就等在城寨門口。周憬琛有事緊急趕去了輪台,這邊如今還是孫玉山坐鎮。馬車進了城寨,就被人直接引著去周憬琛的營帳。
葉嘉這次過來不一定會待多久,只是想看是不是有她能幫上忙的地方。所以帶的行李不多,也不需要孫玉山特意接應,只自己安頓好了便是。
西北防線是否堅固關係到整個西北的安寧,也關乎到整個周家的生死存亡。葉嘉自然很在意。
與此同時,城寨外面孫玉山還在親自監督將士們施工。
說起來,葉嘉來之前城外的監工和主事人就為修繕這事兒吵過好幾場。
鑑於趙煒清曾經參與過別宮和橋壩的修建。周憬琛沒有別的能用的人,自然將修繕的監理權交給了趙煒清。他人不在城寨的這段時日,修繕上的事情由趙煒清全權負責。由於此地的重要性,趙煒清甚至不用對孫玉山交代,直接對周憬琛負責。
顯然趙煒清的能力撐不住過高的姿態,修繕工程陷入了瓶頸。
二月中旬有一座瞭望塔修建完工,雖說以泥漿和磚為主要材料修建,可最難的是通風問題。為了保證瞭望塔的堅固,此次修繕重點增強的牆體的厚度。但由於瞭望塔本身占地並不廣,牆體增厚會擠壓內部空間。在內部空間縮減以後,最大的問題是瞭望塔中難以長期有人駐守。
通風和排水的內部問題解決不了,一旦打起來,有人往裡面投煙火之類的。煙氣出不去,可能會將人悶死在裡頭。弊端太明顯,弊大於利的東西,效用自然就會大打折扣。
趙煒清呈現的東西一搬出來就被周憬琛給否決,此時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葉嘉從主帳過來,城寨外面的將士與工匠們已經停下歇息了。瞭望塔暫時得不到解決,城垣卻比較方便。換成泥漿去築雖有些頗耗費人力,可一旦成型確實比木質的柵欄要堅固太多。
這調製的也是桃花漿,可能配比的比例不一樣,沒那麼黏稠。
葉嘉捻了一點在手上,若是粘稠些,估計粘黏得更牢固。若說最牢固,肯定是混凝土更好。不過如今社會還沒有混凝土這種東西,生產技術達不上。不過這種程度的桃花漿也足夠了。不敢說堅持幾百年,七八十年肯定是可以。
她看了會兒,拍拍衣服又晃悠到地基那邊去。
因為要建造的瞭望塔內部結構沒確定,地基目前只打了一個四四方方的基本框架。其實瞭望塔本身就起到一個放哨的作用,內部構造並不複雜。只要保證視野,內里儘量簡單就夠。葉嘉在這地方轉來轉去,哪怕穿著灰撲撲的衣裳也十分引人注目。
城寨里本身女子就少,妙齡女子就更少。好些人發現此地忽然多了個女子,一時間自然好奇。
說起來,城寨這邊也有女子。大部分是城寨中維持生計和日常運營的後勤。主要負責照顧傷患,或者負責伙食和採購。靠近東邊還有一個妓營。有不少流放來的軍妓生活在此處,必要時為邊疆的將士紓解生理。不過出來走動的,大都是些李北鎮離得最近西北邊防村落里的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