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68頁

    她一邊笑一邊流淚,還將桌上的菜倒在了地上。

    「完了……完了……都瘋了!」鄭立勤腦子裡只剩下這一個念頭時,就見鄭鵬終於站了起來,抬手掀了桌子,滿桌碗筷碎了一地,砸得滿室寂靜。

    「既然都不想過,就都別過了。」

    作者有話說:

    忘了定時了淦!

    看評論才發現沒更新……

    第三十六章

    都城, 又名中州城。和其他州不同,其他十五州, 除去中心城市外可能還有其他城鎮, 如雲州,除了雲州城,還有雲川、雲利二城。而中州,唯有都城一城。

    都城, 也被稱為大夏第一城, 無論是它所代表的的政治、經濟意義, 還是它本身之大、之繁榮, 都無愧於這個稱呼。

    整個都城城區,可以看做是一個周正的長方形, 其中三分之二的面積,是都城官員百姓的生活區域。這裡也被分為了東南西北四大街,這兒的四大街,並非只四個街道,而是四大區域。

    東貴南重, 西邊多商人, 北邊為平民。這就是四大區域的分布。

    另外三分之一的面積, 則是皇宮了。大夏朝的皇宮建地面積極為廣闊, 皇宮依山傍水,建築群錯落有致, 前朝後宮涇渭分明。  

    在前朝,有一座名為「正乾宮」的大宮殿, 位於前朝宮殿最前端, 建築莊嚴, 是大夏朝會所在地。而在正乾宮的後方, 有一座稍小其一點的名為「乾元宮」的宮殿,則是皇帝於前朝的住處、辦公之地,非聖召不可入。

    乾元宮,是象徵著大夏朝皇權巔峰之地,平日重兵防守、巡邏不斷的乾元宮,卻被人帶兵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地。

    宮內所有太監宮女,反抗的都已伏誅,恐懼不動的脖子上也被架了一把刀。

    夏重博雙目失神地坐在龍椅上,他皇冠傾斜,頭髮也有些凌亂,身側一地的碎片、地上還冒著一絲熱氣的茶水證明了剛剛這座宮殿裡發生的不平靜。

    「噠、噠、噠!」腳步聲一步步靠近,夏重博抬起眼皮,一身玄色盔甲、身持重劍的青年走到了他的面前。

    「乾元宮內不得攜帶武器!」直到此時,他還想維持一個帝王的尊嚴。

    「呵。」男子輕笑,將重劍豎於一側,如清風般溫和的聲音道,「堂兄皇威浩蕩,真是不凡啊!」

    夏重博聽到這聲「堂兄」,才終於正式看向他,不過二十出頭的樣子,龍章鳳姿,天質自然,嘴角噙笑,端的是玉樹臨風、肅肅如松。  

    若是尋常遇見了,他定要問上一句是誰家的俊兒郎,而此時,見到那顆熟悉的眼尾痣,他的心卻不斷的往下沉。

    夏家兒郎,尤其是那一支,都無端眼尾生痣。

    「是重斂啊!」他故作平靜。

    「原來堂兄,還記得我。」夏重斂見一旁的小桌上還有茶碗,自顧自地給自己倒了碗茶。

    他這番如在自家般自在的舉動卻更讓夏重博憤怒,「朕怎麼會不記得呢!」

    「是啊,堂兄怎麼會不記得呢,堂兄派到源州的暗衛日夜監視,想必明王府中無論老少的畫像,堂兄應該已經看過無數遍了。」

    夏重博閉了閉眼,「重斂,你當真要如此嗎?謀反?弒君?你還有何臉面見夏家祖宗?」

    「那夏重博你又有何臉面見夏家祖宗?」夏重斂捏碎手中茶碗。

    「你該不會忘了,你身下這座位怎麼來的吧?」他眼裡全是譏笑。

    「你放肆!」夏重博怒拍桌案。

    眼見他慢慢起身,一步步走過來,「這麼多年,這個位置,你坐的安穩嗎?想必是不穩了,否則怎麼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對我明王府動手呢?」  

    「堂兄,你和皇伯父,可真不愧是父子啊!」

    「皇伯父當年害怕自己的皇位坐不穩當,便將我父親幽禁婁山多年,不僅如此,還殺盡我父母族,將我祖母活活餓死在坤和宮裡。你也怕自己的皇位坐不穩當,便三番五次派暗衛潛入源州,先坑殺我大哥,又毒害我二哥。堂兄,這些年,午夜夢回之間,你可曾害怕過?」

    夏重博袖子裡的手在不斷抖著,連臉上額角眼皮都在抽搐,「你在胡說什麼?朕何曾做過這些?」

    「我父親一忍再忍,可忍的結果是什麼?我大哥慘死,我二哥羸弱,若不是母親又有了我,只怕,我們這一脈,便要被堂兄你,趕盡殺絕了吧?」

    夏重斂明明在笑,可那冰冷的眼神卻讓人渾身發抖。

    「如今,也該皇兄你,嘗嘗這家破人亡的滋味了!」

    「夏重斂,你敢!」夏重博終於撕破了偽裝的鎮靜。

    「我有何不敢?如今東赤軍已兵臨皇城腳下,皇宮內外皆被我控制,只需我一聲令下,你後宮嬪妃膝下幼子皆可命喪黃泉!」

    「黎家軍已經趕回來了!」

    「趕回來又如何!你沒了性命他黎成敢反嗎?」他一抬手,重劍就架在了夏重博脖子邊。  

    夏重博雙目通紅,喘著粗氣,卻無話可說。

    黎成不會反的,黎家、曾家先祖都是當年開國皇帝的兄弟,多年來,曾黎兩家一個駐守北疆一個駐守北漠,從未生有反意。

    更何況,他們未必不支持夏重斂。

    曾家不必說,曾老將軍的第三子曾是明王伴讀,所以他從未想過讓曾家軍回來增援,而曾家在北疆,剛好可以拖住青騎軍的腳步。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6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