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0頁

    「大人!」楊枝臉色一變,連忙抱住柳軼塵小腿。她方才的確在獄中見到幾個少一隻手的人,聯想先前獄卒的對話,楊枝毫不懷疑柳軼塵真能幹出這等事來。

    俗話說會咬人的狗不叫。別看鄭渠一臉兇惡,只怕柳軼塵才是不咬人的那隻狗。

    楊枝抱著一條狗腿,「不著痕跡」地哆嗦著:「民女想去乙字牢,救蓬萊閣花娘穠煙。」

    「蓬萊閣花娘?」柳軼塵面色未變:「你與那穠煙是什麼關係?你與方侍郎遇害案又有何干係?」

    蓬萊閣是東市的一座青樓,「蓬萊」之名,取的是人間仙境之意。

    穠煙是蓬萊閣名妓,與「朝霧」「醉霞」並稱蓬萊三仙。

    戶部侍郎方濂是穠煙的恩客。旬日前,方公子因醉酒傷人被京兆尹府的人給抓了,方夫人火急火燎找上青樓來尋方侍郎,想叫他出面,和京兆尹府的曹府尹說道說道,讓人放了自家兒子。

    方濂起早從蓬萊閣出來,上了自家的馬車,誰知到了京兆尹府前,下人怎麼叫也沒動靜,小廝大著膽子掀開車簾,只見自家大人仍在昏睡。小廝等了片刻,莫名覺得有些不對勁,爬進車去一探,愕然發現自家大人已沒了鼻息。

    方濂脖頸致命處,赫然扎著一支金釵,金釵上血已凝固。  

    這是楊枝知道的消息,她忖了忖,垂首道:「民女是穠煙的教習師傅——穠煙雖然驕縱,但本性純善,民女相信她絕不會殺人。」

    「你只是因為相信她就貿然來救人?」柳軼塵冷笑:「姑娘可不是這等熱心腸的人。」低頭典了典衣袖:「姑娘既不肯說,我只好將姑娘當成同夥,一併處置了。」

    楊枝沒有開口。

    柳軼塵道:「姑娘定然在想,不過是從丙牢到乙牢,同是□□而已,沒什麼區別。」笑了笑,補道:「不知道姑娘對我大理寺這麼熟悉,曉不曉得這春秋池外連的是什麼地方?」

    晏湖,楊枝想。

    聽見柳軼塵繼續說:「大理寺地方不大,姑娘有沒有想過,除了羈押之所,似乎沒有刑訊的地方?」

    楊枝微微怔忡,片刻後,極識實務道:「穠煙當日被抓,托婢女給了民女一百兩銀子——而且,此案疑點重重,穠煙不是兇手。」

    她似乎明白了柳軼塵今夜來此的意圖,不再裝傻。

    春秋池外連著晏湖,晏湖底據說有一座水牢。人困在水牢中,坐臥不得,不用額外的刑具,便會生不如死。

    大理寺是什麼地方,如果柳軼塵真覺得她有威脅,早有一千種方法讓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柳軼塵沉吟片刻,果然道:「說說疑點。」

    「疑點有三。其一最為簡單,是動機。方侍郎是穠煙的恩客,穠煙沒有理由毒害他。」

    「可能有你我不知的情由。」

    「有可能。但穠煙要殺方侍郎,有的是機會,譬如在床笫之間悄無聲息地將其毒害。」

    柳軼塵聽到「床笫之間」微微轉過臉,輕咳一聲,方道:「人贓並獲,她脫逃不了。」

    「如今這樣,她難道就脫逃了嗎?」楊枝反問,又道:「眾目睽睽之下殺人,還用自己的金簪殺人,豈不更是自投羅網?」

    柳軼塵沉默不語,居高臨下地覷著她,那裡一截瓷白脖頸,在烏髮掩映中若隱若現。

    雖微微折著,卻莫名有一種不屈不撓的倔強之勢。

    楊枝繼續道:「最後一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倚翠閣的褚師傅說了謊,京城能制那支金簪的不止他一個人。」

    柳軼塵聽到這裡,冰凍著的面目總算微微動了動:「起來,跟我去趟乙牢。」

    作者有話說:

    女主說去救穠煙也是在撒謊,因為她本來腳向的是甲牢方向,男主當然看破不說破啦~  

    第六章

    插在方濂脖子上的是一支雙鳳點翠花絲銜珠釵,京城最近時興的款式,出自東市的倚翠閣。倚翠閣手藝精巧,尤其是褚師傅的花絲工藝,全京城無出其右,連宮裡的飾品都是他進的。

    大理寺監牢都在至北邊,乙牢在甲牢東南,隔著一片矮房,那是寺內捕快守夜之處。已過子牌時分,那裡卻仍十分吵鬧,吆五喝六夾雜著混亂的擲骰子聲。昨日才發了月俸。

    楊枝疑惑覷了一眼,忍不住皺了皺眉。

    柳軼塵道:「京官明面上不許賭博,更不用說在公廨聚/賭,你在疑惑他們為何這麼大膽,還有我為何不制止。」他口氣平淡,用的是陳述的句式。

    楊枝心道這廝當真是蛔蟲成了精,專在人肚子裡鑽來鑽去?

    面上卻恭恭順順:「大人真真是天上星宿轉世,什麼也瞞不過大人法眼。」

    柳軼塵不理會她的馬匹,淡淡道:「大理寺專與宵小惡徒打交道,不會這些江湖路數,便不會以己度人,更不善與三教九流打交道。」

    「所以是大人讓他們這樣做的?」

    這麼說來,賭錢倒是上值了,不知道這大半夜聚賭年底記不記入考評?  

    柳軼塵像看傻子一樣側頭覷了她一眼:「此乃人性,何須我讓?」

    楊枝立刻反應過來,倒是她於這些官場之道見識淺薄了——柳軼塵身為大理寺堂官,豈能公然煽動屬下聚賭?否則將置國法於何在?

    「大人洞悉人性、明察秋毫,實乃大理寺之福、我大盛之福!」楊枝一串讚頌從舌尖一滾而出,抑揚頓挫、一氣呵成。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0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