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晚上,兩個人吃了粽子,顧見舟受不住咸粽子,只吃了蜜棗的,倒是陸錦瑤吃了半個鹹蛋黃的,半個鹹肉的。
剩下的粽子,全賞給丫鬟們了。
端午節過後,第二天一早,陸錦瑤便去了宴明堂,和韓氏商量家宴的菜品。
幾菜幾湯,幾葷幾素。有些湯需要提前燉,買什麼東西、家宴喝什麼酒、喝什麼果飲都得提前敲定好了。
而不是等當日顧見水回來了,讓大廚房去現準備。
哪怕是個小小的家宴,也考驗當家主母的能力。上次顧見山回來,菜色是二十六道菜兩例湯。顧見水是庶子,卻是顧見山的兄長,不好越過,故而還是二十六道菜,兩道湯。
韓氏不想被陸錦瑤比下去,所以對這件事極其上心。但陸錦瑤身邊有個姜棠,就跟去科考打小抄似的。韓氏哪兒懂得做菜,訂菜單還不是什麼好吃就訂什麼。
姜棠跟在陸錦瑤後面,還說得頭頭是道,就好像……陸錦瑤多長了張嘴。
韓氏也沒辦法,管家這事向來是能者居之。若不是鄭氏護著大房的顏面,無論如何她都比不過陸錦瑤。
最後只得讓姜棠去大廚房幫忙,韓氏身邊的思瑕在一旁盯著,以免出了錯漏。
陸錦瑤這廂讓姜棠去大廚房,姜棠想也不想就應下了。
怎麼想這都是件好事,和讓她跟露竹去看鋪子一樣,也是一種歷練。
至於大廚房的師傅們有沒有怨言,有自然是有。大廚房和各院的小廚房不一樣,顧及著內院的主子,小廚房都是廚娘掌勺。
大師傅就理所當然地覺得,廚娘的本事沒他們多。一個姑娘家,來摻和做飯的事兒,擱誰誰都不樂意。
但這是在永寧侯府,不樂意也得憋著。
上頭的才是主子,在侯府里幹活,不比資歷,只比誰做的菜主子們愛吃。光這點,誰也比不過姜棠。別人沒本事讓鄭氏、陸錦瑤用飯,姜棠有本事。
換句話說,姜棠是宴幾堂的丫鬟,辦完家宴之後還得回宴幾堂伺候,如果真能跟姜棠學些本事那定然受益匪淺。
活了這麼多年不至於這點道理都看不明白。
姜棠也是這麼想的,做了幾十年菜的廚子功力肯定比她深厚,她不過是仗著多的二十年記憶,把現代的東西帶了過來。跟大廚們學習,定能讓她獲益良多。
從五月初六開始,姜棠就總往前院的大廚房跑。
跟內院各院的小廚房相比,大廚房不僅大,東西還多。
總共四個大師傅,看著四十多歲的樣子,一人占著一個灶。每人有兩個學徒,學徒要從案板功夫練起,如今還處在切土豆絲蘿蔔絲的階段。
別看短時間內不能上灶,但四個大師傅的學徒還是要爭搶的。
拜師,端茶,當親爹一樣供著。
一個大廚房,姜棠是唯一的女子。
姜棠想過的刁難、輕蔑的情景並沒有出現,而是開門見山,直接開始商定家宴的菜式。
各自介紹了自己的拿手菜,還把二十六道菜分了。
姜棠鬆了一口氣。
是她想多了,就算有人瞧不起她,都是在侯府待了幾十年的老人,不至於把不喜擺在臉上,頂多在心裡背後說她。
只要不當面說,姜棠都可以當作不知道,還管得了誰心裡在想什麼。她來這兒是辦家宴的,好好做事比什麼都強。
說到底還是看在鄭氏和陸錦瑤的面子上。
姜棠明白了幾個道理,本事是最重要的,要喜怒不形於色,讓別人看不出你在想什麼。
就會覺得你高深莫測。
思及此,姜棠就淡然地和大師傅們商量起菜式了。
家宴算上吳小娘沈小娘和幾位小公子小娘子,總共十六人,這種場合宴明堂等三個院子的妾室是不能出席的。
吳小娘和沈小娘是因為兒子長大成家了,雖是妾室,但等以後分家,她們可以跟著出府受兒子的供養。
換句話說,兒子長大,終於熬出頭了。
而其他的妾室,說難聽點,不過是個玩意罷了。
在下人眼中是半個主子,在主子眼中就是個奴才。在御朝,真正寵妾滅妻的少有。
故而對吳小娘沈小娘與鄭氏的態度,要大有不同。
這么正經的家宴姜棠還是頭一回操辦,十六個人,二十六道菜兩道湯,可不是簡簡單單的為陸錦瑤和鄭氏做菜。
在這二十六道菜中,又分八道涼菜,十八道熱菜。
涼菜有四葷四素,熱菜四道大菜,指的是雞鴨魚肉,剩下便是各院主子們愛吃的小炒、蒸菜了。
一個上午,菜單便擬好了。四個大師傅各做五道菜,姜棠做六道。兩道涼菜分別是小酥肉、涼拌萵筍絲,四道熱菜分別是京醬肉絲、烤鴨、番茄燉蝦滑,還有一個酸甜口的糖醋裡脊。
其他的菜倒還好說,就是這烤鴨,姜棠得好好練練,許久不做,手早就生了。
做菜倒是好說,但還有一個難題,就是這二十六道菜無論怎麼擺,都只能夾到自己面前的菜餚。便是有丫鬟在一旁布菜,也不會繞半個桌子去夾別人面前的。
以往這種場合要麼分桌,要麼擠著。
分桌也不合適,永寧侯府的只有顧寧遠、顧寧瑜還有二房三房兩個小娘子四個幼童,不能單獨把孩子放在一桌。
而男女分席而坐,就少了家宴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