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那是因為他在知道那個真相後,才能感應到的那種讓人難以形容的無形威懾與壓力,即便對方在大多數時候,都表現得很溫和。
不過這些真相與經歷,肯定不能對外透露,哪怕他父親將要出海離開大安。
“父王的教誨,兒子一定會牢記在心,永不敢忘。”
瑞王欣慰地點頭,對於這個小兒子,他是真心引以為傲。
無論他們去了幕浮島後的結局如何,他都不打算帶小兒子過去,他希望小兒子能在大安好好發展。
聽到小兒子提到是太子告訴他,他們已來臨海府的事,他就知道他們出海的事,對小兒子沒有什麼影響,才會有意成全,讓何昌逸來此與他團聚一段時間。
雖然都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可是能有機會在出海前見見小兒子,團聚一段時間,對瑞王而言,也是一個莫大的安慰。
畢竟相較於其他兒子,這個自幼遭遇家庭變故,沒有享到多少瑞王府的富貴,卻跟著家人一起吃足苦頭,後來因他閒了下來,可以親自教導的兒子,是他費的心思最多,最寄予厚望的一個。
原本還想等著看他在進入仕途後,可以為大安建功立業,為百姓多做實事,實現他當年的一些願望。
卻沒料到他竟等來了自己重新崛起的機會,即便如此,他仍然希望何昌逸能在大安好好發展。
身為大安皇族子孫,對瑞王而言,大安是他的根,也是他去了海外也永遠牽掛的祖地,有個兒子留在大安,對他而言,是個莫大的安慰與情感寄託。
說完這些後,何昌逸又提起他離京前的那段時間,經常被攔住示好的事。
“……我當時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就覺得很不對勁,後來才猜到一點,他們應該都是答應要隨父王一起出海的人吧?”
瑞王聽說這件事,隨即就已明白過來,知道那些人爭相去找何昌逸的原因。
表面是為了討好他的小兒子,實際上何嘗不是在試探上面的反應。
而上面直接提醒何昌逸,他們已到定海水師大營,允他前來探親,未嘗不是因為看出那些人的盤算,特意表態,表現出對他的信任與重視,讓那些人安心。
想到這些,瑞王臉上泛起些冷意,看來他跌入塵埃的十多年中,有些人早已不將他放在眼裡,只是迫於形勢,才不得不答應他的召集。
即便對此早有心理準備,若非有上意在前,他本身其實也不願去聯繫那些人家,可是知道他們竟然去打擾他的小兒子,瑞王還是對那些人生出惱怒。
第九十二章
不管心裡怎麼想, 作為一位成熟的上位者,當應召而來的楊承功等人陸續抵達臨海府時,瑞王還是態度矜持而又不失熱情地接待,並設宴款待他們。
看上去絲毫沒有心存芥蒂的樣子, 還笑吟吟地感謝各家想與何昌逸結親的美意, 仿佛對他們在京中時, 去打擾何昌逸的事情毫無所覺得樣子。
“……不過,對於小兒的親事,實不相瞞, 早在他去歲入仕後,陛下就已表示過關心, 寡人雖為其父, 也不好擅作主張,還請諸公見諒!”
聽說早在何昌逸科舉入仕過後,就已受到過正寧帝私下裡的接見過,場下有些人不動聲色地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
同時還都在口頭上紛紛表示, “不敢、不敢, 是我等見小公子乃是人中龍鳳,愛才心切, 才起了想要高攀的心思,王爺勿要怪罪才好。”
對他們而言,來到定海水營後,看到瑞王不僅沒有落魄, 還直接做親王打扮,滿身的氣勢與威嚴含而不露, 定海水師大營上下都對其恭敬有加。
與十餘年前風頭正盛時的情況看著沒多大差別時, 他們就知道上面對瑞王一系, 是真心信重與關照。
不僅已私下裡恢復瑞王的爵位,連當年與他一起被發落的幾家勛貴,也已恢復爵位,誰敢說這不是看瑞王的面子上。
如今又聽說皇上還曾在私下裡召見何昌逸,以長輩的身份關照他的終身大事,這份信重著實遠超他們的預料。
甚至讓人忍不住懷疑,是不是因為當今還在潛邸時,曾受到過瑞王的關照,才會如此重情重義,給予瑞王一系如此厚報。
“去海外島國一事,寡人已在信中提及,大安人才濟濟,寡人要去異域,卻很缺人才,方才不得不召集諸位,只要我等齊心,此行必能大事可期,還望諸公可以全力支持寡人,事成之後,寡人斷不會虧待諸公!”
見瑞王能夠得到朝廷的這般信任與扶持,讓在場眾人也對此行充滿信心。
畢竟定海水師在年初時,運回京中的那十幾車金銀與珍寶,已經向世人展現了定海水師的實力。
何況自打接到瑞王在定海水師大營中發出的召集信後,他們也曾專門打聽了解過定海水師的情況。
知道在過去大半年的時間裡,定海水師不僅自身一再擴編,還幫忙訓練朝廷從各地駐軍中抽調出的一批將士。
最讓他們感到難以置信的是,定海水師增加了那麼多人,只拿兵部按定例撥發的錢糧,不曾要求增加朝廷增加軍費開支。
這也正是定海水師搞那麼多的大動作,都沒有在朝堂上引起什麼動靜,若非刻意打聽,他們都不曾聽說相關消息的原因。
而定海水師大營的龐大規模,他們來時就已見到,停在港口處不停進出的大小船隻,更是多到數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