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所以何殊才會給自己定下出宮三個月的計劃。
三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出於多方面顧慮,她都不宜離京太遠,只能根據已知信息,就近選幾個比較具有代表或是較有特點的地方走走。
與此同時,距離京城近三百公里三河縣中,有許多恰逢其會的城中居民,正在為官府剛張貼出去的兩份公告議論紛紛,還有些人正忙著奔走相告。
朝廷的徵稅政策與所有大安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縣衙突然大張旗鼓的張貼朝廷下發的稅改方案,還特意安排認字的官吏向圍觀居民朗讀公告中的內容,說是要徵集百姓意見。
這件事當然會引起所有人的關注與重視,哪怕是不識字的貧苦百姓,在聽說後,也會下意識想要聽幾耳朵。
聽說在朝廷下發的這份稅改方案中,重點標出核心內容,就是取消新增人口的人頭稅,每人都可享有一畝田地的免稅優惠,可將之稱為口糧田。
每戶能夠享有的免稅口糧田上限共計為五畝,不分男女,出現減丁增口現象,要及時上報,不得隱瞞。
除此之外,每人還能享有一定份額的惠民田,徵稅率為半成,每戶上限為十五畝等。
只需聽到這些,就能知道這新稅改方案若能得以實施,最受益的絕對是沒有田地,以及擁有田地人的那些底層百姓。
“表哥,聽說朝廷派人在城門口張貼了告示,跟稅賦徵收有關,。”
柳平匆匆跑入院中,神情激動的看著正坐在院中看書的沈卓。
“我們也趕緊過去看看吧?”
在院中井旁洗菜的婦人聞言,立刻出聲道。
“卓哥兒,你可不能聽這栓子的胡話,這消息剛傳開,肯定會有很多人都趕去湊熱鬧,人多可不安全。”
說完,她又訓斥柳平道,“你自己在外面野慣了,可不要教壞卓哥兒,他可是讀書人,需要讀書做文章,不像你這樣皮實,整天沒個消停,到處湊熱鬧。”
面對他娘的訓斥與嘮叨,柳平絲毫不敢還口,只是不甘心的偷偷向沈卓的擠眉弄眼,以示不服。
“表姨有所不知,關係到稅賦徵收改制的告示,的確是件大事,不僅與我們老百姓的生活有關,也和讀書人有關,說不定哪城考試中就會考到。”
知道她兒子不是在添亂,沈卓母親堂舅家的女兒吳水芹的臉上才帶出幾分笑意。
“原來是這樣啊,還是卓哥兒懂得多,不過就算那告示中的內容重要,你們最好也要等到晚些人少的時候再去看。”
知道對方是好意,沈卓笑著點頭應下。
“也許我們不用去看,等到爺爺回來,就能知道那告示中的內容。”
沈卓的祖父沈繼川在縣衙當書吏,縣衙上傳下達的各種文書告示,基本都會經他的手,讓他能在第一時間知道相關消息。
“說得也是,等到叔爺回來,我們就能知道了,時候不早了,叔爺應該快要回來了,我這就去迎迎。”
說著,柳平就連蹦連跳的往院外跑去,看著兒子那一點都不穩重的背影,吳水芹忍不住嘆氣。
聽到動靜出來沈家祖母卻道,“依我看啊,栓子這樣沒什麼不好的,性格活潑是天性,難得的是這孩子還很勤快懂事,你別太管束他,我倒希望卓兒能受他的影響,性格也變得活潑些。”
吳水芹對此頗為感慨,“這也是因為您和表叔都對他很慈愛,卓哥兒也對他多有縱容和維護,才能讓他這麼快就好了傷疤忘了痛,變得這麼活泛,忘掉那些從前。”
“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你也不要總記在心裡,這個家裡多了你們,現在熱鬧多了,而且,要不是因為有你和芳姐兒在,卓兒肯定不願同意去青山書院。”
沈卓在一旁笑著點頭附和,“是啊,幸虧有表姨和表姐在家,可以幫忙照顧爺爺和奶奶,我才能放心去讀書。”
吳水芹的丈夫在兩年前因積勞成疾而去世,婆家變本加厲的欺負他們寡母,還在後來打算將她當時年僅十二三歲的女兒賣掉。
以死相逼鬧了一場,才讓婆家人暫時打消賣她女兒的主意後,吳水芹知道婆家人不會放棄,匆匆帶著一雙兒女偷跑。
為免引起注意,吳水芹一家三口偷跑出來時,沒敢帶什麼行李,僅有一點微薄積蓄花完後,靠著沿途討飯,才找到她表姐的婆家,也就是這沈家。
雖然兒媳已經早逝,但是沈繼川老兩口都是厚道了,很同情吳水芹的遭遇,在自家經濟也不富裕的情況下,仍將一家三口留下,還為他們解決了戶籍文書的問題。
這讓吳水芹一家都十分感激沈家的收留之恩,對沈繼川老兩口特別尊敬、孝順,兩家現已處下深厚情誼。
所以早就可以拿到舉薦名額,只因不放心家中年邁的祖父母,一直不肯離家的沈卓,今年才會答應去青山書院讀書。
沈繼川下值回來吃午飯時,面對的就是家中幾雙寫滿好奇與期待的眼神。
“爺爺,聽說城裡現在熱鬧得很,好多人都趕去城門口看告示了,說是朝廷這次又有什麼新動作?”
近些年來,每每出現這種盛況,往往都意味著朝廷又將實施什麼新舉措,大多都是會惠及貧困百姓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