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7頁

    如今在燭光下肆無忌憚地端詳這幅皮囊,曲悠才感嘆著承認史書工筆果然不假,這般樣貌的男子若是親君,很難不被認為是佞幸。

    還是後來周檀「鬢生白髮」之後,對他的攻訐才少了這一樁。

    韻嬤嬤湊過來,眉宇間閃過一絲擔憂,她為周檀扯了扯身上的被褥,小聲道:「大公子晨起換了藥,昏睡著未醒,姑……夫人莫介意。」

    她雖不懂官場上的彎彎繞繞,但只聽這幾日迎來送往之人的笑聲便知道,皇帝賜了這門婚事是來沖喜的,既是沖喜,自然是認為大公子活不了了。

    這新婚的姑娘年輕貌美,又出身文人家族,從迎親的花轎落在周府開始,她就開始擔憂這姑娘不堪受辱,尋死覓活攪了婚宴,或是嫌惡周檀,不肯近身。

    不料對方竟完全不似她所想中嬌滴滴的閨閣女兒,不僅沒開口抱怨過一句,方才還氣定神閒地把挑事的二公子壓了下去。

    雖說堂前露了面容不合禮儀,但這婚宴已然如此慘澹,這些小事也就不算什麼了。

    韻嬤嬤瞧著曲悠有些好奇地伸手探了探周檀的額頭,驚訝地回過頭來問她:「連上今日,滿打滿算,他已經遇刺五日了,為何還絲毫不見好?」  

    韻嬤嬤哪懂這些,只道:「太醫來看過,說大公子傷勢太重,只能聽天由命,開了藥之後便不再上門了。」

    曲悠更疑惑:「此後你們便沒有再請過醫官嗎?」

    韻嬤嬤為難道:「太醫已然來過,沒有御令,如何再請?民間大夫我沒打過交道,萬一請到一個居心叵測的,害了大公子可怎麼辦?」

    曲悠伸手揭了他身上的褥子。

    周檀受傷在前胸,聽聞是從刑部出來時扶起了一個跌倒的少年,結果遭了當胸一劍。

    傷口已經包紮過、換過藥了,五日之久,若非致命傷早已結痂,怎麼會如今還滲著絲縷血跡?

    況且傷重之人最好不要長日昏睡,也不應以沉重被褥壓迫。

    周府除了這乳母,似乎連個真心關切他的人都沒有,而乳母什麼都不懂,哪裡敢懷疑太醫的話。

    曲悠感嘆著,手指不經意地從周檀的面上拂過。

    他漂亮得驚人,面色白得宛如新雪,鼻樑高嘴唇薄,閉著眼睛也能看出山雀尾巴般上揚的眼尾,小小一粒硃砂在眼角的收稍處,怎麼看都不像一個狠毒潦草的人。

    況且此刻他面目憔悴、鬢髮凌亂,身上只穿了雪白中衣,勉勉強強地披了一件描金的喜袍,愈發襯出一種病態的蒼白,實在可憐。  

    曲悠輕輕地解了他的前襟,發現他的傷口周圍顯然沒有清理好,來換藥的人想必極為敷衍,只管換藥,其他的全然不顧。

    她吸了一口涼氣,立刻問:「韻嬤嬤,你如今能出府嗎?」

    韻嬤嬤一怔,還沒回答,曲悠便嘆了口氣:「罷了,今日人多眼雜,又是夜深,這樣,你明日一早,拿著我的信物去一趟十二甜水巷,把住在最裡面那戶人家的先生請到府里來,走側門,儘量別讓人瞧見。」

    她扶著頭頂沉重的花冠,想了想又說:「煩請為我備些乾淨的紗布和棉花,還有剪子,最好有未啟封的酒水,多謝嬤嬤了。」

    韻嬤嬤不明就裡,卻覺得面前的女子對周檀並無惡意,便下意識地聽從了她的吩咐,不多時便將她要的東西送了過來,隨後又聽她的命令闔上房門,告退出去了。

    室內靜謐一片,只有燭火光影,曲悠卸了頂冠,將長發鬆松一攏,便坐在床邊為周檀清理起傷口來。

    既然醫官不在都能撐三五日,這肯定不是什麼特别致命的傷,但只是換一些第一日來看時潦草的藥,一時半會也無法完全轉好,只能靠他自己吊著一口氣,慢慢地熬。

    怪不得市井之間盛傳周檀傷重不治,看他這副樣子,德帝此時對要他死還是要他活,恐怕也舉棋不定,只好聽天由命,看他自己能否熬過去。  

    可是歷史上的周檀不僅活了下來,還活得很好,就算後來被貶過,也是德帝極為信任的人,甫一病重便急詔他回京。

    雖然周檀是史書中的佞臣,但她是客觀的研究者,對於他本人沒有愛恨。既然她穿越成了這個身份,有這樣的機會,在探索《削花令》的同時,或許也可以對這個人物重考一番。

    畢竟歷史的樂趣就在於對撲朔迷離之事的探索。

    但看著這人的一身傷痕、支離病骨時,她還是不可避免地生了些可憐的情緒。

    周檀的前胸和後背,除了那個致命的傷口,還殘餘著密集的舊傷,鞭痕、棍痕,肋骨之下還有蓮花狀的烙痕,非常明顯。

    據她推測,這應該是年初燃燭案剛興的時候,在獄中被折磨時留下的。

    德帝暴戾無常,燃燭一案牽連甚廣,大多人都是受些饑寒之苦,但是為了讓顧之言低頭,他的嫡系弟子、通家好友,都遭了慘無人道的對待。

    顧之言名滿天下,德帝不敢對他動手,便讓他看著弟子好友遭受酷刑。

    平心而論,曲悠能理解周檀的決定,貪生怕死乃人之本能,只是在這個,清流風骨重逾性命,文人不齒才是常態。

    周檀寫下《燃燭樓賦》後,顧之言被釋出牢獄,他未遭半點皮肉之傷,甚至得了德帝撫旨,上太廟、還故里,五日後出京的路上,他路過清溪,投河而死。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7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