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聽姐的,咱懷上了就生!就當了了一項任務,反正這女人,早生晚生總是要生一個的。
再說別人想懷還懷不上呢,像我那表嫂,像姚晴天,指不定多羨慕你呢。」
就這樣,毛婷婷被薛麗華勸住了。
因著不確定這孩子到底是誰表哥的,或者根本不是兩人表哥的,暫時還是沒有對第三人透露。
毛婷婷這一胎懷的極其不安穩,反應太大,薛麗華作為好姐姐,向趙明建議讓毛婷婷留在縣城,她來照顧。
趙明自然是一百個願意,先前他想都不敢這樣想,簡直是瞌睡了送枕頭。
為此趙明還非常大方地掏空了自己的口袋,除了回去坐車的錢,他所有的錢都給到薛麗華手上,拜託她照顧毛婷婷。
而趙明每個周末風雨無阻往縣城跑,單單一個周日都不夠他跑來回的,所以常常請假、調課。
五穀小學校長都對這個曾經寄予厚望的高年級老師一肚子意見了,可趙明絲毫不受影響,等同薛麗華徹底搞好關係,他還在乎什麼鄉村小學的小學老師。
不看薛麗華那油頭粉面的表哥都能在縣城高中做後勤主任了嗎?講出去也是老師,實際上就是一個管食堂的人,可那油水厚啊,對方甚至也沒上過高中呢。
他還是哄好毛婷婷比較好。
接觸多了,趙明發現,薛麗華對毛婷婷是真心好,衣食住行樣樣照顧得妥妥帖帖的,毛婷婷吃不下飯,讓家裡人變著法子做了送過來,聽說那些飯菜是薛麗華舅媽做的呢,人在大戶人家做過廚子,燒的一手好菜。
就是毛婷婷多少有些不爭氣,這麼多人照顧著,還瘦了,還天天鬧情緒,不是喊這裡難受就是那裡不舒服,看著心煩。
後面趙明也懶得伺候了,他有時候真不明白薛麗華怎麼能容忍毛婷婷這種矯情的人。
她接觸的該是像她自己一樣端莊知理的一類人。
七月初,趙軍吃過姚晴天做的荷葉雞,帶上家裡所有現金,和薛青松在縣城碰頭後出發了。
他們途經省城時還特地停下來去拜訪了在省城機關大院的薛明華。
薛明華對趙軍映像深刻,最主要還是他們家滷味記憶猶新,可惜當前盛夏酷暑的,趙軍也只能帶一些姚晴天做的鹹鴨蛋、點心之類耐放的吃食,滷味是不敢帶的。
薛明華聽說趙軍承包池塘開始養鵝,表揚了一番他們敢想敢做能吃苦的精神,讓他放心大膽搞事業,希望他們帶動陽灣鎮經濟快速發展起來。
「到時候把店鋪做大,做到省城來,我肯定天天帶著家裡的老人去捧場!」
兩人離開的時候,薛明華親自打了一通電話到粵城曾經同一棟大樓共事過的同仁辦公室里,說他老家兩個晚輩要去粵城學學大鵝該怎麼養,希望老朋友幫著安排照顧一下。
得益於這通電話,等趙軍和薛青松剛踏出火車站時,那邊都直接安排人來接了,不需要到處打聽,直接把兩人拉到粵城最大養鵝基地。
連薛青松同學都不用麻煩了,專業人士一路跟著隨時授業解惑。
第59章 中秋節
沿海城市本就比內陸發展更快,並且他們養鵝都有一兩百年歷史,早已自成,如今借著改革開放的東方,更是蓬勃發展。
趙軍之前接觸的都是白鵝,寥寥數隻,在水裡游一圈上來,翅膀張得大大的,追著人啄,漂亮且攻擊力十足。
這邊成年鵝都是棕褐色翅膀,感覺脖子比白鵝短、粗些,更顯厚重感。
最大的一戶養殖場,養了有幾千隻鵝,並且這是夏季減了量,。
粵省冬天的氣溫也在一二十度,沒有寒冬,所以不需要擔心保暖問題,只需要注意炎熱酷暑,所以夏季整個鵝場數量是最少的,秋冬季能達到數萬隻。
他們有自己的孵化房、育雛室,鵝也是按照日齡隔開養殖的。
基本上二十天一個檔,一個檔位都有上千隻,卡著天數挪檔位,成年鵝出欄之時必定有一批新鵝苗入住育雛室,整個養鵝場的數量保持著動態平衡。
趙軍被專門的技術員帶著一點點參觀、講解,薛青松拿個本子跟著幫忙記要點,幾天下來,技術員嘴講嘶啞了,薛青鬆手也斗的不行,只有趙軍好似越曬越精神。
畢竟來這一趟對於他來說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出發之前到底是把肉鋪工作做了交接,屠宰場殺豬工作暫時還是停薪留職,等這次回去後在看怎麼處理。
並且,這是趙軍和姚晴天自成婚以來第一次分開,他可是背負著媳婦殷切的期盼過來的,不好好學習,都對不起這次分離的苦。
薛青松身體比較瘦弱,趙軍怕累壞他,便讓薛青松帶著技術員去周邊有名的茶樓喝茶休息,他自己再去周邊市場和滷味店、飯店轉轉。
兩人在粵省整整呆了五天,跑了七八處養殖基地,最後買了六十隻日齡二十多天的雛鵝,一般這個日齡鵝基本上算是立住了,得病概率很低。
並且每一隻都是趙軍跟著技術員從准種鵝群里精挑細選選出來的。
這獅頭鵝幼崽可不便宜,一隻獅頭鵝幼崽的價錢都頂得上陽灣鎮上一隻成年白鵝了,關鍵這還是靠著關係才買到的,一般鵝場不出售這些優良品種的准種鵝。
為著這些精貴的獅頭鵝幼崽,趙軍還買了十擔價格不菲的鵝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