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師雁行又就近招了四個本地姑娘,只在白日做活,晚間各自家去。
兩個跟著紅果和秀兒學賣成品滷味、蛋撻、煮粉、煮水餃,兩個在大堂招呼,傳菜收錢。
都是熟能生巧,沒什麼技術含量的活兒,最多兩天就上手了。
人手足夠,師雁行就把煮滷味的活兒也下放到紅果和秀兒手裡。
滷料粉包都是現成的,單純「煮」這個過程並不難,只要控制好時間和火候就成。
練熟了,還能抽空來幫師雁行打下手,很不錯。
胡三娘子帶一個買來的女孩子在後院搗奶。
市面上雖有賣黃油的,但這法子一般人不知道,更別提打發蛋白、做奶油之類的,都屬於商業機密,不是自家人不放心。
如今有了基礎工具,再做起來就不那麼艱難了。
暫定以後白天郭苗和師雁行去店裡,前者負責管理那些女孩子們,後者掌勺並管理郭苗。
適當放權並進行了任務劃分之後,師雁行壓力驟減,日常前頭已經不需要自己出面了。
從來到大祿朝到現在,前後大半年,她總算成功實現了從打工人到真正小老闆的階級跨越!
值了!
江茴留守新租的二進小院,日間帶著剩下的四個女孩子磨滷料粉包。
如今師家滷味共有四家加盟商,青山鎮的陸家酒樓和王桃,以及來到五公縣後新加入的兩戶。也是周邊小鎮,暫時每個鎮上只一家。
每半月供應一次料包,自家店裡還要用,量已經很大了。
滷料粉包以前是,現在是,並且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還將是師家餐飲的大殺器,配方必須保密。
而監督磨滷料粉這種事,除了江茴,師雁行誰也信不過。
沒有現代化機械流水線,工人勢必會直接參與生產過程,如何保密成了重中之重。
師雁行用的還是之前的法子:
幾十種香料,每次研磨的數量都不一樣,有時桂皮多,有時茴香多,有時又是豆蔻最重。
因她家店裡如今做菜、包包子、包餃子、煮燒肉等也都要用到各色大料,時不時再炒個火鍋底料、熏個香腸,消耗不一。
這麼一干擾,外人也就沒辦法單純從數量上推斷配比。
磨好的大料粉由江茴監督,分門別類裝好,只等師雁行晚上回來,親自配。
配好的滷料粉完美融合在一處,任誰看都只是深棕色的細顆粒,哪怕大羅神仙來了也別想分出來誰是誰。
現在出的量多了,再用小紙包不現實,於是她就訂了好些密封性極好的瓷壇,每壇五斤,裝好用以油蠟、油紙、泥巴三層密封,高度防水防潮。
只要不打開,放幾個月都沒問題。
經過實際驗證之後,滷料交接的頻率從半月一次降到一月,各加盟商都大大減少了往返奔波之苦,成本和風險也隨之降低,很是歡喜。
總結下來,師雁行名下現有師家好味和小作坊兩處產業,外加下頭四處加盟商,是名副其實的師掌柜了。
不管是師家好味還是小作坊,只要是上工時間,師雁行都堅持讓大家穿經典的紅配橙工作服,頭戴同色頭巾,臉上捂著口罩。
可能國人血脈里就流淌著強迫症,眾食客見店員們著裝整齊,舉止有度,都打從心底里覺得舒坦,吃著也放心,閒談時少不得拿來說一說。
時間一長,這種配色和顯眼的「師家好味」花體字招牌儼然成了縣城內靚麗的風景線,大家只要瞧見了,就能脫口喊出店名。
就連那四家加盟商,師雁行也在送滷料粉時免費贈送工作服若干,鼓勵他們穿戴。
在這個年月,尋常人家新衣難得,這工作服顏色鮮亮,做工也細緻,白得的新衣裳,有幾人不愛?
於是竟不用師雁行催促,幾乎人人都穿。
偶爾有不知情的人見好幾個人扎堆穿一樣的衣裳,少不得問一嘴,「師家好味」的名聲就這麼傳開了。
沒主動打GG,可好像又打了。
就很絕。
現在白天魚陣去鄭家上學,背著小書包,挎著小水壺,提著小點心,分明一個學齡兒童了。
小朋友午飯也在鄭家吃,中午還能跟小夥伴小憩片刻,再玩一玩,至下半晌方回,期間江茴不必再分神看孩子,就能放開手工作。
最初不舍的那幾日過後,江茴漸漸萌生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飽滿。
是的,就是飽滿!
某日江茴吃著買回來的水蜜桃,撕開薄薄的表皮,看著內部豐盈而飽滿的果肉,突然就覺得自己現在像極了這顆桃子。
我成熟了,有了自己的瓤兒,不再似以前那般乾癟。
她開始變得自信,有幹勁,期待每一天,好像,好像變得有點像師雁行了。
手底下管著四個人,每日再幫著盤帳,看著兩處攤子的帳目都從自己手下過。
誰要買什麼了,她核實、批條子、撥款……
好充實!
她喜歡這樣的日子!
江茴覺得有點奇怪,但該死的上癮,就連柳芬都驚訝地說,看著她好似更年輕了,有點,發光?
憋了幾天,江茴忍不住偷偷找師雁行傾訴。
師雁行認真聽完就笑起來。
「你的感覺沒錯,這叫成就感。」
「成就感?」<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