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頁
色字頭上一把刀,且英雄難過美人關,這把刀,自然常會成為拿在別人手裡殺人的利器!當然,於他而言,王妃除外。
魏同和不知謝堯臣為何忽然問這麼一句話,和魏承賢的事八竿子打不著,想了想,回道:「身為通判,替陛下行地方監察官員之責,不對付的人,自是有的。」
第142章
今日,他真切的看到了民間疾苦!
話及至此, 魏同和不由自嘲笑笑,跟著又道:「應當說, 當地大部分官員, 都同老臣不大對付。」
謝堯臣意會其意,瞭然點頭。大魏各州府皆設通判,知府為正四品,知州為正五品, 通判則為正六品, 但知府和知州都怕通判。因通判相當於皇帝眼線, 於各地監察官員。
地方出台的行政文書, 都需與通判一同簽署, 方能生效,知府和知州的很多決定,都並非他們自己能夠拍案, 皆受通判制約。
謝堯臣接著道:「外祖父在靜江府, 這已是第九個年頭, 不知這些年,同當地知府、知州,都出過哪些分歧?」
魏同和眉峰微蹙,回道:「整個廣南西路,不似中原之地富庶,人口亦少, 錢糧兩庫皆無有富餘。自老臣至靜江府, 知府共換了兩次, 如今的趙知府趙文薪, 乃兩年前到任, 曾為臨安府秀州知州, 頗有政績。陛下升任其為靜江府知府,想叫其亦在此地做出些政績來,但靜江府本就不富裕,錢糧都很難支撐其施展拳腳,於是趙文薪思來想去,便決定增收橋頭稅,但增收橋頭稅的文書,老臣一直不同意簽署,僵持兩年之久。」
橋頭稅,顧名思義,設在橋頭的稅。百姓若是想過橋,便得交稅。若不交稅,便會連所帶貨物一同扣下,損失更重,所以橋頭稅一旦設立,大部分百姓若想生活不受影響,順利過橋,就得老老實實交橋頭稅。
大魏有些州府,確實是會設橋頭稅,但如今大魏整體來講比較富庶,橋頭稅如今已是少見。橋頭稅,增加官府收入的一種方式,並非極其十惡不赦。
謝堯臣聽罷問道:「那外祖父為何不同意?」他的直覺告訴他,那甄娘出現在魏承賢身邊,許是同這件事有關。
魏同和嘆道:「自富庶之地而來的知府,到任時間又短,如何知百姓之苦?待老夫頭傷好些,親自帶王爺去瞧瞧,王爺便知。」
謝堯臣想了想,對魏同和道:「你歇著養傷便是,本王今日便同王妃一道去靜江府附近瞧瞧。」
院裡還有一堆公子哥,謝堯臣想了想,跟魏同和道:「外頭那些公子哥,如若他們的家人來領人,便叫他們在廳里等著,等本王回來後再說。」
說罷,謝堯臣復又看向魏承賢,對魏老太太道:「外祖母,家法還差十二下沒打,本王等下和王妃出去後,你教訓了,他要是敢反抗,你且告知本王便是。」
魏承賢聽罷看了謝堯臣一眼,復又低眉,站在魏同和塌邊,甚是老實。
待謝堯臣吩咐完,魏同和忽地問道:「王爺與王妃同去,可是要坐馬車?」
謝堯臣不知為何他有此一問,不解道:「自然。」
魏同和聽罷笑道:「鄉下路不好,尋月有孕,便不要跟著去了,王爺自己去,騎馬快,還方便。」
魏同和並不是故意要將小夫妻分開,而是謝堯臣不知情況。
他其實能夠理解趙文薪和謝堯臣這類人眼裡的世界,他們生在富貴中,長在富貴中,有些時候,他們並不是「何不食肉糜」,而是他們自小接觸的一切,限制了他們對真正處在底層的百姓生活的想像,就像有些貧苦人,永遠無法想像這世上會有人住在足以叫人迷路的宅子裡。
他曾經也不理解,若非被貶靜江府九年,他竟不知,同一片土地上,近在咫尺面對面說話的人,或許就和你生活在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裡。
謝堯臣抬眼看了看宋尋月,隨後對魏同和笑笑,解釋道:「可我習慣同王妃一道,除非有要緊事不得不分開……」且女醫也說了,她如今雖有孕,但每日保持一定的活動量,反而有助於生產。
屋裡的人除了宋尋月其餘人皆愣了一瞬,尤其魏承賢,餘光看著謝堯臣,有點不敢相信傳說中的琰王居然這麼黏人。
魏同和和魏老太太相視一眼,尷尬笑笑,但又都從彼此眼裡看出一絲欣慰,看得出,小夫妻感情很好。
魏同和只好再次跟謝堯臣重複道:「王爺出去看看就明白了。」
自在一起後,形影不離相處至今,彼此於他們而言,已像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分開還真是不習慣。宋尋月看向謝堯臣,見自己夫君那張俊臉里隱帶委屈,她便笑著寬慰道:「外祖父還傷著,我不大放心,我留著照顧外祖父,你多帶些人,再去把衣服也換換,早去早回。」
「行吧。」謝堯臣應下,起身道:「那我去換身簡單些的衣服。」
見謝堯臣起身,余燕堇忙喚來小廝,引謝堯臣和辰安去淨室里更衣,魏同和則喚來府里一名小廝,負責給謝堯臣帶路。
不多時,謝堯臣出來,他已脫下今日那身黃白游繡金菊的圓領袍,換上了一身玄色武服,發冠也沒戴,只以綁帶拴著,一條馬尾垂於腦後。
見他底下中衣的衣領稍有些不平整,宋尋月上前給他整理,謝堯臣低眉看她:「我儘量早回,要是回來晚,你別等我,到時間便先用飯。」<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