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頁
等水取好了,蓄水池和盛水容器的蓋子都蓋上了,再把帳篷收起來。
這個過程用不著太多人,受困於帳篷的大小,取水的過程只能有一個人在帳篷里動作,人多了反而礙事。
最需要人手的就是在路上,他們得保證支好的帳篷在路上不會被風吹走,所以人數太少也不行。
考慮到在外行走的安全問題,大家按照住處的距離遠近分了兩組。
江暮雲楚不聞和秦時文秦時武住得近,取水的時候就一起行動,匯合地點就選擇位置靠中的楚不聞家。
趙家昊和王清清六人住得比較近,他們六個可以一起行動,匯合地點最後定在了王清清四人家裡。
除了在帳篷里站不直腰,只能跪坐或者彎腰打水,導致大家不是腰痛就是腿痛,以及為了防止打水的人在打水過程中重心不穩往前倒摔進池子裡,所以取水的時候有人時刻拎著繩子準備救援之外,整個取水過程都還算順利。
畢竟他們蓄水池上面都用木板或膜布封住了,除了他們取水時拆開的那一個小口之外,其他地方都是釘死的。
人要是一不小心摔到蓄水池裡面去,還順帶著把光源給滅了的話,還真未必能自己爬上來。
順帶一提,那個打水的時候摔進蓄水池裡的倒霉鬼,就是秦時武。
秦時武可以指天發誓,他絕對不是因為重心不穩摔下去的。
他明明就是取水的時候腳滑了一下,才會直接栽進蓄水池裡的。
秦時武在秦時文回去把這件事廣發朋友圈之後氣地連發無數「啊啊啊」,吵到秦時文不得不屈服,連拉三下繩鈴表示刪除上條朋友圈為止。
時候秦時武留言表示,要不是秦時文死不開門,他絕對會衝到秦時文家裡幫她拉三下刪除朋友圈。
打水的事兒大家可以分頭行動,蓋隔溫房這事兒就沒法分頭了。
先前說江暮雲等人要做兩手準備,一是降低山洞內的溫度,二是阻隔外界的溫度。
隔溫房就是為了後者準備的。
隔溫房顧名思義,有阻隔溫度的功能的小房子。
而他們現在準備的隔溫房,就是要蓋在自家山洞門口的。
在阻隔外界溫度這件事上,江暮雲他們這些把家安在山洞裡的人帶有天然優勢。
厚厚的山壁可以為他們提供足夠的庇護,沙土可沒本事像燃燒的原油一樣,把整座山都給烘熱。
除非這大太陽還真能一直曬它個一年半載的不落山。
要真到這程度,那就什麼都別說了,挖洞吧。
不往地下挖它個二三十米,誰都別想活著見到夜幕降臨的那一天。
他們現在還沒走到必須挖洞的這一步,所以江暮雲等人目前需要做好防護的,就是家門口那一塊沒有山體保護的地方。
至少得讓那些被曬得滾燙的沙塵離自家門口遠一點。
這算是工程量最大的一項,比他們運水的工程量都要大,
畢竟徒手蓋房子。
這隔溫房不是長期使用的,後面等極晝過去了還得拆,省得擋了自家採光,所以他們用不著磚石黃泥這樣的結實材料,簡單搭個木屋就可以。
雖然這房子不是用來住人的,也沒什麼建築結構方面的要求,但光是湊齊蓋房子所需要的材料,就能花費他們不少功夫了。
樹全部都得現砍的那種。
因為他們現有的木材,全部都被勤勞的他們給處理成一尺長左右的柴禾了,一根未處理的樹幹都沒有。
他們總不能用這些柴禾去拼隔溫房吧。
木工活需要的人多,打燈的砍樹的,處理木材的,建屋子的。
而且為了防止隔溫房屋頂積沙,把他們這些業餘人士搭的小方盒子給壓塌了,他們還得把隔溫房的房頂也做成斜面。
最好還是光滑的、沒有縫隙的平面。
免得有沙子見縫插針溜進隔溫房裡。
這種光滑無縫隙的平面,顯然不是他們一群半吊子木匠能用棍狀樹幹搭出來的。
所以幾人只能用笨方法,樹幹削成木板,然後再把一根根長條木板拼接起來,變成一個光滑無縫隙的大木板,然後再把幾塊大木板架上房梁拼一拼當屋頂,儘量減少房頂上出現縫隙的可能性。
他們也不是沒想過偷個懶,就用之前撐在門口的擋沙板當屋頂算了。
然而那擋沙板之前看著還挺大,等各家隔溫房的規模一規劃好,擋沙板就成了一個小不點了。
連湊進去和木條們一起拼成新的大木板,都要被嫌棄長度不合適。
畢竟他們建隔溫房的目的是要把沙塵隔開,那當然是隔得越遠越好。
要不是各家山洞門口能容納隔溫房的平地面積不夠,他們都恨不得直接把隔溫房往外延伸出二里地去。
隔溫房的面積要儘可能大,牆壁也是越厚越好,所以他們砍回來的樹只需要在長度上做處理,倒是給幾人省了不少事。
砍回來的樹幹粗細不一也沒關係,他們寧願在幾家隔溫房的大體框架都成型了之後,再用細一些的樹幹填補凹縫處,也不會選擇把粗一些的樹幹削細。
尤其像江暮雲家門口還是石台,沒法把用來搭木屋牆壁的樹幹砸進地里固定,只能通過在木質隔溫房外圍打支架、增加隔溫房重量這樣的方法,來降低隔溫房因風移位的可能。<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