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32頁

    暮朝擦了擦眼淚,柔聲道:「我自然是相信徹兒的。能得徹兒一諾,我很歡喜。」

    劉徹無奈的將暮朝抱在懷中,「有時候朕真是弄不清你們這些女子的想法,悲傷也哭,歡喜也哭,倒真是讓朕頗有些無所適從……」

    說到此處,劉徹忽然頓住,擔憂的望向暮朝,卻見她低垂著眼帘,兀自默默出神,倒是沒有注意自己剛才的失言。

    劉徹先是神色略緩,隨後又不悅的皺緊眉,「你這女人當真不乖,此時此刻不說感動的撲到朕的懷中軟語溫言的說些情話,怎麼反倒自己發起呆來?你若是再於朕的面前走神,朕可是要狠狠罰你的!」

    暮朝回過神來,尷尬的笑了笑,顯然不想告知劉徹剛剛自己心中所想,便努力轉移著話題,「徹兒聖旨上說已經查清楚了巫蠱一案的主謀,當真是王美人所為嗎?」

    劉徹面色一僵,遲疑片刻,卻是坦然說道:「僅憑王美人一人倒翻不出這樣大的波瀾來,竟把你都算計了個徹底。只不過,那幕後的主使之人與朕頗有些淵源,此時倒不便於聖旨中言明。但你不必擔心,朕自會好生處理此事,必不讓他人再有膽量傷害於你。」

    暮朝心思電轉,已經明白了劉徹的意思,默然半晌,又低聲問道:「不知徹兒欲如何處置王美人?」  

    劉徹顯然已經對王美人只剩下深切的厭惡和憎恨,嫌惡的說道:「雖然她並非主使之人,但卻也沒少對你落井下石,朕自然不能留她!」

    暮朝卻是拉住了劉徹的衣袖,輕聲勸道:「既然徹兒已經知曉她並非主使之人,便留她一條性命吧。」

    劉徹深深的凝視著暮朝的雙眼,挑眉道:「莫非阿嬌可憐她?要知道她曾經以歹毒的心思欲置你於死地,如若留下她,只怕後患無窮。」

    暮朝嘆息道:「我並非可憐她,只不過是物傷其類罷了。無論如何,王美人都是徹兒的姬妾,我見徹兒如今對她這般狠心,當真是有些心寒了。懇請徹兒念在往昔的情分,饒她一命,權當為咱們即將出生的孩子祈福吧!」

    劉徹聽聞此言,立即直視暮朝的雙眼正色言道:「說什麼物傷其類的傻話!這番話朕只說一次,你要記好,對朕而言,你與她們是不同的!你只管開開心心的陪在朕身旁就好,不要再胡思亂想,更不要妄自菲薄。既然你開口為王美人求情,朕便饒她不死。至於其他的事,你便不要費心了,全部交由朕處理便好。」

    無責任小劇場:(與正文無關)

    M:(╯﹏╰)b你把這塊至關重要的玉佩毀得連渣都不剩也就罷了,偏偏又親自折騰出一塊新的玉佩來。你這是要逼死自己的節奏麼?  

    暮朝:我只是想要弄清楚,那場慘烈的末日之戰,究竟是不是一場可以避免的不必要戰爭。

    M:~~o(>_<)o ~~也許所有的戰爭都不必要,又或許所有的戰爭都事出有因。但那又如何?我只是不想你再這樣非要為原本便與你無關的事情折磨自己。

    暮朝:我也希望這一切都與我無關……M,這是我第一次如此希望你所說的話是正確的。

    M:o(╯□╰)o在你心中,我到底是有多不靠譜?難道我連那些老古董們都不如嗎?

    劉徹:你說誰?

    M:╮(╯_╰)╭我說,你跑錯頻道了……

    第128章 覆水欲收寧復復(二)

    因聽從暮朝的勸說,劉徹最終並未取王美人性命,然而卻下旨將她廢為庶人,幽禁於冷宮之內。

    傳旨的內侍來到披香殿時,只見王美人盛裝華服,長跪於殿內拒不接旨,懇求見陛下一面。內侍回稟劉徹後,卻只得劉徹一聲冷哼,拒不相見。

    內侍將劉徹的決定告知王美人後,王美人猶不死心,急切的追問道:「陛下便沒有任何話轉告給我麼?」  

    內侍面露不屑,嗤笑道:「陛下政務繁忙,哪有這等閒工夫與你這罪人多費唇舌。若非陳娘娘向陛下求情,就憑你做下的那些事,早就夠你死幾個來回了!如今既能保住性命,已經實屬不易,還不知感恩,妄求其他,當真不知好歹!」

    王美人卻是愣愣的落下淚來,又哭又笑的喃喃低語道:「真可謂一步錯,步步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陛下,您想必早已經忘了,曾經因為一曲蒹葭而被您稱讚歌藝超凡、琴藝出眾,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女子了……陛下,您從未喚過我的名字!您可還記得,我的名字,叫琦兒……」

    王太后原本對此憤憤不平,多次與平陽公主相聚,一起謀劃著名如何使劉徹回心轉意,打消重新冊封阿嬌為後的念頭,卻在劉徹突然駕臨長樂宮,屏退侍從單獨與她詳談半日後,沉默下來,雖然神色愈發陰鬱,但卻不再議論封后之事。

    至此而後,漢宮眾人不管心裡如何思量,表面上對待陳娘娘卻是愈發恭敬起來,再不敢私下議論當年陳娘娘被廢罷退長門之事。竇太主面對眾人的恭賀雖然一片淡然,卻在夜深人靜之時落下了喜悅的眼淚。

    直到許多年後,漢宮眾人仍然無法忘記元朔元年承明殿中那場隆重的封后大典。武帝為了彰顯對陳皇后的恩寵,特將封后大典所在的孟春正月改為歲首,不再繼續沿用秦歷以十月為正月的紀年方式,並定下每年適逢新春佳節,舉國歡慶、與民同樂的規矩。

    在皇室宗親、朝中重臣及貴女命婦的跪拜下,陳娘娘身著華貴的皇后吉服緩緩走到承明殿中,未及下拜便聽聞武帝口諭,特許身懷六甲的陳娘娘不必行三跪九叩的大禮,只需站立接旨即可。<hr>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3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