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軍臣單于默然半晌,低聲沉吟道:「眾人都說伊稚斜自從得了那名美貌的漢女後,便從此兒女情長英雄氣短了,如今他與那個女子之間的香艷傳奇幾乎淪為匈奴各部首領貴族的笑談。據說就連那名女子在伊稚斜眼皮底下私自放走漢使張騫他都不加追究,簡直讓人難以置信!若是按照伊稚斜以往的脾氣,早就將違背他命令的人千刀萬剮了!不過這樣也好,伊稚斜有了這個弱點,反倒讓人更加放心……」
中行說聞言淡然一笑,垂下眼帘掩去眼中的深意。
半個月後,劉徹見到歷盡千辛萬苦返回長安的張騫,不由得悲喜交加。劉徹在承明殿舉行了盛大的儀式歡迎漢使張騫歸來。對於張騫帶回大漢的西域各國的國情特產,劉徹都十分感興趣。當他詢問張騫如何從匈奴人手中逃脫返回長安之時,張騫感慨萬千,詳細講述了自己歸來的經歷。
隨著張騫的講述,一個名為暮朝的漢人女子頻頻出現在張騫的敘述中。劉徹聽聞張騫慨嘆這名女子容貌出眾、才識不凡,以機智與膽識救下祭祀中險些慘遭侮辱的漢人女俘,更加用過人的智慧勸服左谷蠡王伊稚斜允許張騫返回大漢。她不但懂得烹飪、稼軒、畜牧、醫術,更加心地純善、樂於助人,身為漢女卻贏得眾多匈奴人的喜愛。
劉徹銳利的星眸中閃過一抹微光,低聲沉吟道:「一個深得匈奴人喜愛的漢女麼……」
作者有話要說:1.根據所查閱的資料,有一個說法是匈奴人將自己的妻妾均稱為閼氏,意思是如胭脂般可愛。而另一個說法是單于的妻妾才能稱為閼氏,正妻稱為大閼氏。《史記》、《漢書》更加傾向第二個說法,即閼氏,匈奴皇后號也。故事裡採用第二個說法,即大單于的妻妾才被稱呼為閼氏。因此暮朝暫時只被稱為妾室,而非閼氏。
2.張騫返回漢朝的時間是元朔三年,這裡根據劇情需要,提前了一些時候。
3.崑崙神借鑑了漢武大帝裡面的說法,其實《史記》記載的匈奴人崇拜的神是日月,由於作者實在沒有查到具體的稱謂,而直接稱呼太陽神、月亮神……好吧,我還是選擇明知道是杜撰的崑崙神吧!
第139章 心上硃砂終難忘(五)
張騫略一遲疑,仍然開口稟報導:「臣在匈奴的時候曾經聽聞一個關於天降神女保佑匈奴的傳說,而由於這位名為暮朝的女子才學廣博、心地善良,受過她恩惠的匈奴人都私下裡談論,皆認為她便是傳說中的白衣神女。若非左谷蠡王伊稚斜盡力壓制此種說法,估計此時關於她神女身份的議論早已傳遍匈奴其他各部。」
劉徹聞言也來了興致,輕笑道:「伊稚斜此人並不簡單,他這麼做只怕還有其他後招。天降神女?究竟是怎麼樣的傳說?莫不是有心人杜撰的吧?」
張騫卻搖頭道:「聽匈奴人所言這個傳說在匈奴流傳已久,臣記得關於這位神女還有一首匈奴人都耳熟能詳的歌謠:如雪般白皙的肌膚,如湖水般清澈的眼眸,胸前殷紅的印記啊,是您為大匈奴付出的心血。您身著潔白的衣衫,從高山之巔而來,唯有真正的勇士才能將您從沉睡中喚醒。您為我們帶來充足的食物,為我們驅走邪惡的病魔,您是崑崙神派來相助大匈奴度過劫難的神女。您對大匈奴的恩情與眷顧啊,我們必將永遠銘記於心。陛下……」
張騫尚未說完,便發現原本還面帶笑容的劉徹忽然變了顏色,臉色陰沉的可怕,張騫心中一緊,慌忙住了口,惶恐失措的站在原地,想不通自己究竟是哪一句話惹得陛下不悅。
而事實上,當劉徹聽到第一句歌謠的時候,就已經覺得自己渾身都有些不好了。什麼如雪般白皙的肌膚,如湖水般清澈的眼眸,甚至還提到胸前殷紅的印記!劉徹只覺得這首歌謠中對神女容貌神韻的描述竟然與自己心心念念的阿嬌如出一轍,這如何不讓劉徹暴跳如雷?
原本劉徹便非常不喜與阿嬌相似的女子,更何況此時阿嬌自從生下據兒後便昏迷不醒,更讓劉徹內疚萬分。劉徹總是無法控制的想起孫太醫曾經對自己說過的話,而他卻在明知阿嬌不適合懷有身孕的時候沒有顧及到她的安危,讓她冒險為自己生下期盼已久的皇長子。
劉徹當然知道這個皇子對他而言有多重要,他今年已經二十九歲了,若是膝下再沒有一位皇子,必然會惹得朝局不穩,甚至引起其他皇室宗親對自己的非議。而據兒的降生幫他遏制住了朝中關於皇嗣的議論,將一場危機化解於無形。劉徹原本想要在阿嬌生下據兒後,一定要好好待她,可卻沒有想到阿嬌會就此昏迷,一睡不醒。
這是劉徹第一次想要以真心善待一名女子,儘自己所能給這名女子期望擁有的一切。倘若阿嬌過不多久便平安甦醒,劉徹自然會欣喜非常,自此以後與她柔情蜜意的生活在一起,養兒教女、相守一生,雖然感情甚篤,但卻不會像如今這般終日承受相距咫尺卻求而不得的痛苦,以致思念日重、銘心刻骨。
而就在劉徹飽受相思之苦的時候,又豈能允許自己最為憎恨厭惡的敵人懷抱著與自己放在心上疼寵呵護的佳人十分相似的女子逍遙快活?
劉徹冷肅著面容,銳利的雙眼中閃過一抹狠戾,「此事萬不可掉以輕心,若是處理不好,只怕會後患無窮。你說那名女子是漢人,不但容貌出眾,更加學識淵博、德才兼備,這樣的女子,出身必定不同尋常。你可知曉她究竟是何時從何地因何事來到匈奴?為何身為漢人卻又不斷幫助匈奴人?」<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