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頁
討論著討論著,他們不免說起時事來,也就是最近張知府一案。
他們並未進入官場,對晉王沒那麼怕,也就有點同情張知府。
不過同情歸同情,他們也覺得張知府不對:「張大人應該收集證據,再寫奏摺參嚴縣令,怎能如此肆意妄為?」
他們聽說了一些臨湖縣的事情,覺得嚴縣令該殺,但覺得張知府沒必要自己動手,也不該殺婁家這麼多人。
正說著呢,店小二拿了幾本書過來:「幾位爺,門口掉了幾本書,可是你們丟的?」
這些讀書人也不知道書是不是他們丟的,就只道:「你拿來給我們看看。」
等他們拿到書,就有點無語:「沉冤錄?這是哪個書坊印的?怎麼裝訂得這麼丑?」
「這是話本?這奇醜無比的樣子竟然還有人買?也不知道裡面寫了什麼。」
「打開看看不就不知道了?」
這些讀書人都知道這不是自己的書,就想看看到底是誰的,可以取笑對方一番。
結果他們一打開這書,就放不下了。
在崇城縣租房子住都要花不少錢,在京城,租房子的花銷就更大了。
至於買房子……沒點家底的都買不起。
總之,一些平日裡沒有油水可拿,或者不願意拿油水的小官都租不起大房子,只能住在小巷子裡。
蓮花巷就住了一些小官。
這日,兩個官員輪值回來,一邊聊天一邊嘆氣:「我那上峰的老父親要過壽,我囊中羞澀,都不知道能送什麼!」
「你那上峰,整日變著法子請客,好讓你們隨禮。」
「是啊!他每每給上頭的人送了禮,就要找個由頭讓我們也送他……」
……
正說著,一個乞兒突然跑過來,給他們兩本書。
「這是什麼?」兩人都不解。
但不管怎麼樣,這也是書……他們將書翻開,然後就合不上了!
五千本書,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馮大一下午就送出去幾百本。
這些人不一定只自己看,也就是說一下午,就已經有很多人看到了這書!
而所有看到書的人,都覺得那些口述苦難的百姓非常悽慘。
人就是這樣的。比如遇到水災這樣的災難,單純告訴一個人某地發生了水災,死了很多人,那人可能無動於衷,也不想捐款。
可若是給這人看一段小孩子在淹死的父母身邊哭泣的視頻,那人就可能會落下淚來,慷慨解囊。
個體的悲慘遭遇,特別容易引動他人的情緒。
這是古代,沒有視頻和照片,但文字也是有力量的!
這一天,無數看了書的人落下淚來,覺得臨湖縣的百姓實在可憐。
之前婁家敲響登聞鼓,有不少人同情他們,覺得他們孤兒寡母很可憐,但現在想想……
那些孤兒寡母一個個白白胖胖珠圓玉潤,他們哪裡可憐了?
要是她們可憐,那些被他們的父親丈夫殘害的百姓,是不是更可憐?
這個時代,老百姓不識字,是沒辦法發聲的。
可今天,京城的一些讀書人,「聽」到了老百姓的聲音。
「怪不得張大人要殺人!」
「希望張大人平安!」「張大人也是被逼無奈!」
「晉王口口聲聲說張大人是公報私仇……這哪裡是公報私仇?」
……
第135章 傳開
皇帝眼睛不好, 不是自己看書的,而是讓人將書念給他聽。
他聽了許久,其實也就聽了兩本, 還剩三本書沒聽。
他已經累了,沒有精力去聽, 就讓人把書放在一邊,躺在床上閉目休息。
他之前就對晉王咄咄逼人的態度感到不滿, 聽了兩本書之後, 不滿的情緒更是達到頂點。
張志儒確實做了錯事,他之前有想過要懲治張志儒, 但現在……他開始考慮要怎麼保下張志儒。
貴妃和呂慶喜悄悄地離開皇帝的寢宮。
貴妃道:「那些百姓是真的慘, 唉!」
貴妃姓柳,她是貧苦出生的, 還是家裡的第三個女兒……
遲遲沒有生下兒子的爹娘對她並不好,還給她起名叫「別來」。
之後,她才七八歲,就被爹娘送去富戶家當丫鬟。
大齊選秀都是從民間選的,被選中的女子進宮之後雖然有可能當妃子, 但大概率是當一輩子伺候人的宮女,所以很多人不願意去。
但她身不由己, 就被送去了,還選上了。
她進宮的時候十五歲,啥也不懂被分去照顧才十三歲, 在宮裡無人關注的皇帝, 然後跟著皇帝, 經歷了很多風風雨雨。
這十幾年,她的日子過得極為富貴, 但早年的經歷,卻也讓她知道百姓不容易。
「老百姓自古就慘,」呂慶喜倒是已經不傷感了,只道,「娘娘,您照顧好陛下,陛下他最是心軟,接下來指不定就要夜不能寐……」
他家陛下是個好人,心腸特別軟。
這不,只是幾本書,就改了他的主意。
不過這書寫得實在好……呂慶喜舔了舔自己嘴唇,他覺得要是京城的人都看過這書,肯定沒人會同情婁家人。
跟貴妃說了一會兒話,呂慶喜就出了宮。
書是木掌柜送進宮的,他立刻讓人把木掌柜找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