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頁
這幾年梁州都是以稅銀代替糧食,但就算是這樣,經過兩次戰事之後倉庫里也沒有餘糧了。
好在,梁州的路在這幾年的努力下有大變化,冬日裡下雪壓垮的房屋也越來越少。
轉眼賀元凌又忙得不可開交,「我要出門一趟,什麼時候回來還不能定。」
沈華柔本不想問他具體的,但不問又不放心。
結果賀元凌小聲在她耳邊說了兩個字,「鐵礦。」
在沈華柔還沉浸在驚訝中時,耳邊又響起賀元凌的聲音,「不親自去不放心。」
「好,注意安全。」
沈華柔不求他早日回來,只求他平安回來。
經過兩年戰事,梁州兵力未減反增,各地衝著梁王的名頭投奔而來。
吃飽飯,按時發響,戰死有撫恤。
只是兵士十數萬人的口糧軍餉問題都是一大筆的開資,更何況還要應付各種稅收。
夏日酷暑,各地開始建窯,磚窯,碳窯。
從前最難的徭役是挖運河,如今卻是自願參與也有人爭著搶著去。
只因為有糧吃,有工錢發。
炎炎夏日,又是冰塊上場的時候。
只掙梁州百姓的銀子?自然是不可能。
趁著這幾年掙了銀子,趙靖還想將堤壩再修一修。
各地的磚窯一出窯,價格也比之前更低一些,手裡稍微有點余錢的百姓也能將家裡的房子修修補補一番,再有些余錢的,推翻了重新蓋。
入了秋,趙趙靖一封摺子送到那位御案之上。
連年征戰加地動雪災,百姓苦不堪言,請求減稅。
梁州本就不是出產之地,百姓困苦也不是一天兩天。
皇帝本是不允,但趙靖接下來又給了他一份摺子。
上頭赫然是夏日製冰之法,雖不可食但卻能做別的用處。
想到今年夏天突然在各地冒出來的冰塊,皇帝早就眼紅那份利益。
以後,都是他的私庫。
於是皇帝大手一揮,減免部分稅收。
趙靖也早就想通透,與其一味的藏著掖著,被人惦記著還不如大大方方的拿出去換更適合他們的東西。
也算是,換一份暫時安穩。
往大義上說,也是利國利民的事,他護著梁州百姓的時候,也不是半分都沒有想到天下百姓,只是他能做的有限。
秋后豐收,減稅的消息在梁州大肆擴散,這年冬天終於是有糧。
下第一場雪的時候,一窯窯炭被運到街邊鋪子售賣。
所有鋪子都掛著梁王府的旗號,價格卻是有史以來最低價。
稍微能擠出些許銅板的人家都能買得起一筐過冬,鋪子門口排著長隊,都是拿著戶籍的百姓。
終究是有量,只能如此控制。
好歹,這個冬天不算太難熬。
又是一年春,整個陵城都有專門的秧苗發放下去種植。
也有百姓不願意輕易嘗試,怕一年的辛苦白費導致一家人都沒有糧吃。
總有膽子大的邁出第一步帶頭,王府承諾當年稅收再減半。
春種之後百姓們就看到有衙役拿著尺子在各村各鄉丈量山地荒地,兩月之後有衙役到各村貼告示。
允許在範圍內開墾荒地,頭一年免稅,更是出了對應荒地的稅收標準。
消息一出,簡直就猶如涼水落進油鍋炸開了。
從前也不是不允許開墾荒地,但那荒地開出來至少是前三年都是虧,之後再成了熟地也不一定能落到他們的手裡。
這一次,是給他們活路了嗎?
緊接著又是一道告示下來,傷殘退伍兵再次被征,集中到一起開墾荒地,發糧發響。
到了地方才發現,不僅是傷殘兵,還有年輕力壯的兵,他們半日練兵半日種地。
而他們這些傷殘去了,頂多就是做後勤幫忙,就連斷了腿的也能坐著剝豆子,挑選精種,只要做事就有飯吃。
多少以為只能成為拖累家人的廢物,可現在卻又給了他們一條能看得見的活路,這條路是王爺給他們的。
第411章 爹的乖兒子
多少人都看到過梁王抱著還不滿周歲的小郡主在田埂上,那是給予他們能活下去的光。
有光自然也有暗,短短一年的時間,就只是一個陵城就處死過數十人,有官亦有商。
趙靖,是有些人眼裡的光,也是有些人眼裡的惡魔。
比起遙不可及的趙靖來,能讓他們能近身感受到的是趙將軍夫人。
打從孟婧瑤出了月子之後,她又像當初在山莊一樣每日都忙得腳不沾地。
從前只是一個小小的山莊,現在卻是滿城都有她的身影。
百姓們都知道,新秧苗是她研製出來的,水車是她研製出來的,木犁帶上鐵片也是出自她的手。
現在的漁網一次能網上百斤魚,豬斷尾閹割之後能一年就長百餘斤肉。
從前,山野密林里匪寇無窮無盡,如今日子慢慢好過了,誰還會再去做匪?
賀元凌走了大半年,終于歸家。
「回來了。」
他回來的時候沈華柔正帶著小兒子在啟蒙,抬頭就看到出現在書房門口的孩子爹。
賀元凌薄唇輕啟,「回來了。」
「忙完了?」
「嗯,暫時不走。」
兩人都不知道這個暫時是多久,但能暫時一家團聚也是難得。<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