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頁
也是,有這麼好的護民之策,怎可能不開心呢。
三皇子感慨,真不愧是金榜狀元郎,這種聞所未聞的治理之策竟都被他想出來了。
還有,這個「小縣大城」的叫法,別說,真挺貼切的。
三皇子心想,等回京自己把這個結果告知父皇時,父皇肯定也覺得不可思議吧。
很快,三皇子又想起村裡的田地,忙問,「村民們全住到了城裡,那鄉下的田誰人耕種?」
林遠秋笑道,「這個倒是不難,到了農忙時節,村民們便會回到村里居住,並不會耽擱了農務。」
是啊,村裡的房子都還在呢,農忙的時候當然可以住到村里了。
李禎心中已沒了疑慮,他這人向來喜歡安民濟物的官員,是以不吝嗇誇讚道,「此策因地制宜為民所慮,林知州有心了。」
林遠秋拱手,「下官羞愧,為官一任,自當造福一方,為百姓所慮本是下官應該,不值得三皇子殿下誇讚。」
想到今日殲滅山戎賊人的事,林遠秋認為自己有必要和三皇子解釋一下,雖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大好事一件,可從這次自己莫名被狀告的事情上就能看出,山高皇帝遠的,自己的治績能與聖上早匯報就儘量早匯報,這樣哪怕有人告狀,聖上也不會不知內情。
朝廷有文,不論直隸知州還是散州知州都是直接向朝廷奏報和接受詔令的,也就是說,作為永寧知州,林遠秋只需向聖上匯報自己的治績就成。
其實匯報的事,林遠秋早有打算,原本他是準備等任期滿一年後,再一起上報給聖上的。好多官員都是如此做法,畢竟一整年的治績集中在一起,能把一本奏摺寫的滿滿的,這樣等聖上翻開看時,印象分肯定不錯。可如今,林遠秋覺得還是得及時匯報啊。
想到這裡,林遠秋沒再耽擱,很快說了今日行兵的緣由,「雖小縣大城之策能解村民之憂,可毒瘤不除,如同千日防賊總懸著心,下官以為拔本塞源才是根本,是以才有今日剿滅山戎賊人之事。」
……
三皇子沒去住客棧,更沒打算去城外驛站安頓。
林遠秋很快讓人把西面的單獨小院重新打掃收拾,至於岳父和舅兄還有秦秀才,暫時先搬到了前院,前院有書房和東、西廂房,住下他們幾個肯定是夠的。
皇子出門,除了有兵衛跟隨保護,廚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一日三頓的吃食,林遠秋倒是不用另外操心。
家裡有貴人住著,吳氏自然叮囑了又叮囑,特別是家中下人,千萬別在貴人面前失了規矩,否則誰都救不了你。
而三皇子這邊,除留下自己的幾個近身侍衛以及洪校尉,其他幾百名兵衛全被他安排到了城外驛站。
救了三皇子的事,鍾榮對誰都沒說,包括自己的兩個兒子。
皇上年邁,皇子們之間的明爭暗鬥自然少不了,鍾榮覺得,不管是哪個皇子,自己還是儘量保持一定的距離為好。
……
接下來的幾日,除了睡覺和用膳,三皇子基本沒閒著。
他先去了定胡縣城,而後看到了整整齊齊的村民住宅,還有熱熱鬧鬧的西市,以及一條條乾淨的街道和巷子。
看到穿著便服的三皇子,百姓們只以為是哪裡來的外地客商,自是有問必答,最後還忍不住自豪道,「您是不是覺得定胡縣城特乾淨,哈哈哈,這還多虧咱們知縣大人的好法子呢,您看,像我家這條巷子,共有三十二戶人家住著,按著知縣大人的規定,每戶人家輪流著來,一家清掃巷子一天,若哪家沒打掃乾淨或誰家亂往外丟土塊菜葉,就會被罰多掃巷子一天。」
看到幾位老者邊說邊眼角帶笑,三皇子知道,這些人對如今的日子是相當滿意的。
自村民們搬進城裡,定胡縣的街道和鋪子自然熱鬧了好多,看著街面上的人來人往以及門庭若市,李禎恍然,他終於知道定胡縣和永寧州上繳的稅賦為何超出以往一大截了。
林遠秋並沒有隱瞞作坊的事,不論是定胡縣的兩間作坊還是永寧城的,他都帶著三皇子去看了一遍,並說了自家開這些作坊的初衷。
林遠秋覺得,有些事情與其遮遮掩掩讓人多想,還不如直接了當的攤開來說,何況自己本就是為了百姓們的生計才開的這些作坊。
經過這幾日的「百姓告知」,李禎自然知道了馮記作坊和周記作坊的很多事。比如林家拿出兩千兩銀子作為兵衛們殺山戎人的獎銀;又比如毛沿村那些燒了的房子,是周記作坊掏的銀子讓他們重新翻蓋;還有就是若誰家日子不好過,兩家作坊的掌柜就會讓人去他們家作坊上工。
所以這樣的作坊開著,三皇子覺得自己沒話可說,何況這只是馮記和周記作坊,又不姓林。
……
三皇子要離開的前一日,林遠秋拿去了杜知縣的手札。
翻開冊子,只見一頁頁一條條記著的,都是山戎人過來擾民的事,包括來的時間,去的村子,所搶的糧食,以及死傷的人數。
李禎不解,不知林遠秋給他看這個是何意。
「稟三皇子殿下,下官不敢隱瞞,先次毛沿村殲滅山戎賊人兩百一十三名,正是下官依著杜大人的手札做的安排。只可惜杜大人如今已不在了,若他知曉自己花費心血記錄的手扎,居然為他報了殺身之仇,想來也該欣慰才是。」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