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頁
看著沉甸甸的谷穗,老林頭實在沒忍住,捲起袖口和褲腳也下了地,村民們見狀忙說使不得。
老林頭心說有啥使得使不得的,自己又不是金貴的人兒,見村民們陪著小心,老林頭笑道,「有啥使不得的,往上數三代,誰家不是從地里刨食出來的,我家孫兒沒當官之前,老頭子我也是個種地能手呢。」
說著,老林頭拿著鐮刀,很快唰唰唰的收割起稻穀來,這熟練的動作,一看就是做慣了農活的。
看到老爹下了地,林三柱忙捲起衣袖和褲腳跟著去打下手。幫著老爹把割下來的稻子一把把抱到谷穗堆子那裡。
林三柱可以肯定,今日他要是讓自家老爹累著了,等回到家,老娘絕對會拿大掃把拍他。
第一個喊著稱重的是張里正家,為了拔得今日的頭籌,張里正不但全家出動,就是住在其他村子的親戚都招來了五六個。這不,人手多了速度就快,才用了一個來時辰,就把一畝地的稻穀連割帶打全都收好了。
而他家的幾個孫子和孫女,這會兒還在收割過的地里搜尋著,想看看有沒有掉落的稻穗。
其他村民見了,也喊家裡的小孩子快快拾稻穗去。這些可都是糧食呢,要是落在地里就可惜了。
看到已用麻布袋裝好的十幾袋稻穀,此時林遠秋的心與張里正一樣,也是既興奮又緊張。
按理,這樣一麻布袋的稻穀,四十多斤肯定是有的,而這會兒足足有十二袋,那不就等於有四、五百斤了嗎。
想到這裡,林遠秋的腦袋瓜突然有片刻的空白。
若自己沒記錯的話,原本一畝地稻穀的產量最多在三百斤左右。
所以這次一定能超出不少吧?
幾個衙差手腳麻利,很快扛著府衙收糧稅的大稱,開始一袋袋稱起重量來。
第一袋四十六斤,第二袋四十二斤,第三代四十斤,衙差們邊稱邊大聲報著數,一旁的書吏則拿著毛筆往冊子上一筆筆登記著重量。
而原本還在收割著稻穀的村民,在聽到衙差報出的斤數後,全暫停了手裡的活計,很快都圍了過來,一雙雙眼睛都盯著稱杆上的稱星。
稱好了重量,書吏們馬上拿出算盤,噼里啪啦地撥起了算盤珠子。
「多少?」
「你說多少?」
等聽到書吏報出來的總數後,眾村民忍不住用手扯了扯自己耳朵,都不敢相信。
方臉書吏笑著又重新報了一遍,「十二袋稻穀,共計四百二十七斤!」
終於聽得清清楚楚的村民們,再也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一個個都驚喜了起來。
「老天,竟有這麼多!」
張里正也很興奮,「我家這畝地,往年收成最高時也只有二百八十多斤呢。」
幾個老農聽後也是連連點頭,話說他們種地幾十年,也還是頭一回見到這般好的收成,這可是足足多出一百三、四十斤啊。
而水田多的那幾戶人家,更是笑成了木魚,要是都有四百多斤一畝,那麼他們家裡,多上一、兩千斤糧食是肯定有的。
不止是村民們,高同知與錢通判,還有書吏和衙差們也都心情激動。
特別是高同知,這幾年他一直主事著石洲府的糧稅,對轄內的糧食產量自然是十分清楚的。
若按現下四百二十七斤的稻穀畝產,那麼每畝地的田稅就要多交九到十斤。
高同知忍不住算了算,一畝地多交這麼多,那麼十畝地就是一百來斤了,而一百畝可就是一千多斤了。再一想整個石洲府的水田畝數,高同知差點忘記了呼吸。
村民們很快又跑回到了自己地里。
此時此刻,大家想的是快些把自家地里的稻穀收了,這樣也好讓衙差給稱稱重量,看一看他們家的畝產是不是也是這個數,或者比張里正還要更多一些。
到了正午時分,又有幾家村民割好了一畝地,衙差和書吏挨個給他們稱了重量。
四百一十六斤,四百一十三斤,四百零八斤,而最多的一家,竟然有四百三十九斤。
不說在場眾人覺得不可思議,就是那家村民自己,都以為是不是稱錯了重量。
嚴謹起見,衙差們又重新稱了一遍,結果還是四百三十九,一斤都不差。
此時的林遠秋,心中的激動已不能用言語表達。話說,這世上還有什麼比讓百姓們都能吃飽肚子更讓人高興的事呢。
一連忙了五天,後寺村的糧食收割才全部完成。
整個村三百多畝地,除其中二十六畝地的畝產沒達到四百斤,其他的全都在四百斤以上。還有就是,村民們發現今年的稻穀,比起往年,癟殼的小了許多。
林遠秋還是先前的看法,他覺得稻穀之所以增產,還是跟稻穀根部的通風有絕對的關係。
林遠秋把每畝地的產量都仔細做了記錄,以及與去年糧產的差異,也羅列了出來。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為預防夜長夢多,關於後寺村採用新的種植方法收穫高產糧的事,林遠秋很快寫了詳細的奏摺,讓人送去了京城。
而後寺村的村民,除了晾曬稻穀,接下來就是忙著翻地準備種蘿蔔了。
……
九月的時候,村民們在城裡的宅子基本都已完工,剩下的就是晾乾以及打制家具了。
到了十月,天漸漸冷了下來,地里也沒了活計,已陸續有村民開始住到了城裡。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