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周紅英如果聽了這話,怕是能一口唾沫啐她臉上!
她當初獨自在村子邊緣住了兩年沒被欺負,一是因為她性情堅毅敢動刀子,二是因為有周長榮和周宏斌等長輩族兄護著,跟她侯氏半文錢的關係都沒有!
這話就連周宏林似乎也並不完全認同,他只聽著,並未出言。
侯老太太見此面上不動聲色,扭頭瞧見周方明後,熱情笑道:「哎呦,明哥兒散學回來啦?說起來也是命數,咱們明哥兒剛出生親爹就恰好掙了個大功勞,等到明哥兒長到了開蒙的年紀,那望海書院也剛好建了起來,要我說啊,咱們家明哥兒將來定是個有大運勢之人!」
周宏林笑得真切,嘴上卻並不認同此話,只擺手道:「恩,湊巧罷了,哪裡來的大運勢。」
侯老太太笑著又誇了周方明幾句,然後像最慈祥的長輩那般哀嘆幾聲後,才推心置腹道:「紅英性子倔,你們兄妹血脈相連,感情最是親近,你有空,還是多勸勸她吧!這人活在世上啊,總不能當真就六親不認了。」
侯老太太很懂得見好就收,說完便帶著小兒子離開了。
周方明看著那老太太瘦弱的背影,心想當真不能小看這世間任何一人,不過一農村老婦罷了,可卻深諳避重就輕、迂迴婉轉的說話之道。
周方明自記事以來,便知道姑姑與周家所有人都不親近,明明就挨著住得不遠,來往卻不勤。
曾祖母從來都是話里話外地將責任歸到了姑姑頭上,只說她任性自私,冷心冷肺!
周方明曾一度信以為真,直到有一回清明去棗花村里祭祖,無意間聽見幾名棗花村婦人在背後說人長短,才終於知道了姑姑與曾祖母一家,甚至與父親母親的之間的恩怨。
周方明幼時不明事理,分不清對錯。
在書院裡苦讀聖賢書八載,他如今卻依舊還是辨不明誰對誰錯,只覺得周家與姑姑之間關係,當真如一團亂麻似的,理不清也解不開。
周方明覺得父親應該也跟自己是一個心境,所以這些年來,他才會兩邊和稀泥,左右敷衍著得過且過。
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血脈親人,父親想來也為難得很。
曾祖母有何打算,周方明大概也猜得到,左不過是為了叔祖父考秀才之事謀算罷了。
姑姑當年嫁給姑父時,他們一家也才剛從東山大營那邊搬到興安縣城來。
當時里里外外有不少事情要忙,等父親知道姑姑嫁了個被貶謫流放之人時,即便是強烈反對過,卻也無濟於事。
說起來,曾祖母有一點其實也沒說錯,他姑姑周紅英確實是個性子非常倔強之人。
周方明一家其實從來沒有認真了解過周紅英的丈夫。
一個被貶謫流放之人,這輩子還有什麼前途可言,周家人也不願去了解。
可惜世事難料,誰能想到那個沒甚脾氣,還好吃懶做的便宜姑父,曾經竟然是六首狀元。
若不是他突然應聘上了望海書院的夫子,周家到現在估計還被蒙在鼓裡。
周宏林跟兒子說了張佩蘭去趙家爭取名額時的遭遇。
周方明也跟父親說了自己在梅樹林旁邊的聽聞。
周方明皺眉道:「那名額既然是姑父掙來的,他想給自己親外孫女,咱們家也無可指摘,父親與姑姑這些年誤會頗深,還是莫要再因此事消磨親情才好。」
周宏林嘆氣道:「你母親一心為你妹妹打算,從趙家回來後,便抱著你妹妹哭了一場,此時還在屋裡傷神呢。」
周方明自來便寵溺幼妹,聞言心裡有些不好受。
只是父子倆如今算是看清了現實,知道姑父(妹夫)不是一般人,他那親家多半也不簡單。
兩人心裡雖心疼幼妹(幼女),但卻都識趣地知道,不能再去趙家糾纏。
第51章
張佩蘭一夜都未睡好, 清晨起來的時候眼角微紅,眉宇間藏著幾分輕愁,卻又不損其清麗容貌, 反倒平添了幾分柔媚。
周宏林莊戶出身,根基淺, 官職低,還無半分祖產。
他不多不少的俸祿經不起揮霍,也養不起奴婢小廝。
周宏林一家如今只住在一個帶三間後罩房的小四合院裡。
家裡如今也只請了兩名長工,其中一位是負責洗衣、灑掃、煮飯的廖婆子,另外一位是負責守門、跑腿、趕車的廖老頭。
廖婆子和廖老頭是夫妻,年歲大約四十五左右,原本住在縣城北邊的爛泥巷裡, 如今住在周家大門旁邊的雜物房裡。
張佩蘭將廖婆子一早做好的瘦肉青菜粥、甜豆沙包子端上了桌,語調溫柔道:「趕緊吃吧,你們父子上學的上學, 上衙的上衙,再磨蹭下去,怕是踩著風火輪也趕不上鐘響了。」
張佩蘭昨夜其實在丈夫面前哭了一場,兩人互相傾訴著無奈與委屈, 勉強算是達成了一致意見。
嘴上都說不能為了名額傷了親情,實際上兩人心裡都清楚,那趙拙言如今算是出了頭,怕是不好再得罪。
周芳華不知夜裡阿娘和爹爹是如何商議的,聞言詫異道:「阿爹今日不去姑母家麼?」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