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頁
玉菡還要去阻止,手卻被雪瑛拉著,動彈不得,嘴裡叫著:「致庸,你就別……」
他這一個頭,剛準備要磕下去,雪瑛趕緊扶住他,想了想道:「表哥,你看!」
她含淚帶笑將手掌平攤又握住,致庸擦擦眼睛奇道:「真的老了?什麼也沒有哇!」
雪瑛拭了一下眼淚,含笑平和道:「阿彌陀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愛即是空,恨也是空,你負我是空,我害你亦是空,愛恨情仇都是空,至於所謂相欠那更是空。」
致庸一愣,想想道:「空,那豈不是什麼都沒有嗎?」
雪瑛又一笑,直視致庸,眼神如孩童般純淨,又攤開手掌繼而握起道:「表哥,大家一路走來,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也並不是空啊!」
致庸想了想,突然大悟,然後依舊恭恭敬敬跪下,雪瑛笑一笑,這次卻並沒有推卻,靜靜受了他一拜。
那致庸就又顫巍巍地起身,在二人面前跪了下去,說道:「兩位,今生今世,喬致庸不能還你們的恩情,來世但願能做一隻小貓,依偎在你們兩人懷裡。」說著,他磕下頭去,再也沒有起來。
玉菡看他一動不動,猛地推開雪瑛,大叫道:「二爺,你怎麼啦?」
雪瑛也撲過來,叫道:「致庸,致庸,你怎麼了?……」
致庸一動不動地伏在那裡,仿佛他這一生的願望,就是向這兩個他曾經愛過和愛過他的女子長久地深情地跪拜下去。
耳邊兩位曾經與他生死相許的女子的呼喚之聲,越來越變得異常年輕嬌美,卻又越來越遠。他還沒有死,但他已經不能再對她們睜開眼說些什麼了……
他的生命正越來越快地遠離這個世界,他似乎又聽到了多年前那個永遠的追問——「致庸,致庸,究竟是蝴蝶變成了莊周,還是莊周變成了蝴蝶?你說,你說啊……」
到了後來,連這追問也聽不見了,他清清楚楚地意識到,這就是死……
2005年11月8日改定於北京升虛邑
後記(一)
2006年,喬家大院民俗博物館喜訊頻傳,令人振奮。
首先,四十五集電視連續劇《喬家大院》已經由中央電視台面向全國播出;其次,與電視劇同名的小說,也同時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發行;又恰逢民俗博物館建館二十華誕,真可謂「三喜臨門」。
「皇家看故宮,民宅看喬家」——喬家大院歷經幾百年風雨滄桑,以一種獨特的風貌屹立晉中大地。
而同名電視連續劇由一級作家朱秀海先生擔綱編劇,導演則是曾執導《雍正王朝》、《漢武大帝》的當代名家胡玫女士,可謂強強聯手。
同名小說則在電視劇本的基礎上,給予了進一步的演繹與挖掘。
作為熟知喬家大院歷史的我,在看電視劇樣片與小說文稿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常常會發出驚嘆,或展顏會心大笑,或一掬同情之淚。
兩百多年前,喬貴發這個喬家第一代創業者白手起家,艱苦奮鬥,從小本經營逐步成為包頭商業的大財東。他的孫子喬致庸繼承他的事業,主持「在中堂」家業,使喬家的事業發展到「黃金時代」。喬致庸一生的經歷是晉商鼎盛和輝煌的縮影。
《喬家大院》電視劇及小說基本上反映了從1850年代到1910年代,以喬致庸為代表的晉商是如何「行走」在這個急劇變化的歷史舞台的。
當然,無論是電視連續劇,還是小說,都是屬於藝術創作,藝術創作與歷史研究不同。
歷史研究求真求實,論從史出。藝術創作是一種形象思維,可以推理,允許虛構。《喬家大院》電視劇及小說也不例外,但在此基礎上,令我驚嘆的是電視劇與小說在注重戲劇性與藝術性的同時,絲毫沒有放棄對以喬致庸為代表的晉商歷史本身的探索。
可以說,就《喬家大院》電視劇與小說本身而言,也有諸多不同之處,除了某些情節設置與人物性格展開不同以外,前者注重戲劇張力,後者注重人文思考,但兩者對於歷史本原的探索卻是殊途同歸的,對於人文歷史、商業倫理的探討也是息息相通的,以喬致庸為代表的晉商個人際遇與家國之思,在電視劇與小說中得到了更深意義的體現。
電視劇通過聲畫影像的輝煌呈現,小說通過「內心」文字的淋漓展現,共同建造了《喬家大院》的獨特晉商歷史。虛與實,濃與淡,白描與重彩,影像與筆墨,如同對喬家大院這一古老建築多面視角的交融與互補,從而使喬家大院更為立體豐饒。
作為喬家大院民俗博物館館長,我忍不住想說,大氣磅礴的《喬家大院》電視劇與厚重悲憫的《喬家大院》小說,再加上占地8700平方米,以其獨特的建築語言立足晉中的喬家大院群落,共同對百年晉商以義制利、誠信不失、人心不偏、公道長存的獨特商業道德與商業倫理,對百年晉商和以直、健以穩、文而質、博而精、大而彌德、久而彌新的文化與歷史給予了嶄新的詮釋。
在這裡必須提到《喬家大院》製片人孟凡耀先生,他是一位敬業而優秀的影視工作者,曾經榮獲全國十佳製片人稱號。
在電視連續劇《喬家大院》拍攝過程中,他深深感到以喬致庸為代表的晉商能夠縱橫天下數百年之久,有其特定的、深刻的道理;晉商之所以衰敗,也有其深層的具體原因。認真吸取晉商興衰成敗的經驗與教訓,對於我們今天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