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529頁

    李敏聽著她啜泣,過會兒等她情緒過了,再說:“不管怎樣,你和郡主關係最好,如果你都不能安慰到郡主,其餘人恐怕更不能。”

    尚姑姑垂下頭。

    李敏這時,又抬起頭看她:“你想清楚了嗎?”

    尚姑姑內心裡一驚,接下來兩個膝蓋落地,答:“奴婢遵從國王的旨令,是少奶奶的人。主子只有少奶奶一個。”

    對她這話,李敏只盯著她腦袋說:“本妃聽說,王德勝之前已經找過你。”

    “是。王德勝和奴婢一樣,自始自終都是少奶奶的人。”

    “那就對了。不管怎樣,你們做的任何事,本妃都會看在眼裡做出判斷。知道本妃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故意和你提這個話嗎?本妃是把醜話都先說在之前,王爺要來了。到時候,國王和王爺見了面,有什麼事,你要認誰為主子,最好想清楚後路。”

    這話算是夠狠的了。尚姑姑心裡頭想,不由嘆息。但是,卻也知道李敏這是為她好,生怕她無意間猶豫,會差點做出糊塗事來。好比上回她剛回高卑被皇太后找過去說了一次話,心裡頭就猶豫了。  

    “王爺——”尚姑姑不是沒有在踏進這個屋子之前聽說了相關消息,算是找話問,因為李敏看起來有些焦慮。

    李敏擰了擰眉頭。仔細想想,她這抹焦慮,不過是因為,她在意。她既在意她老公,又在意這個親爹,導致到現在這兩個人見面,她生怕這兩人見了面不合,她這個夾心餅乾就慘了。

    說起來,這是不是,哪個女人帶著男人回去見老爹的時候,都有的忐忑和不安,根本是有時候是都有些莫名其妙的。醜媳婦見公婆緊張也有,醜媳婦帶男人回來見爹也很致命,就不知道,那個他,男人,會緊張不?

    整理行當,召集護衛軍,安排好行程,同時派出情報人員收集四面八方的動靜,李敏尾隨國王這個爹,出發的時候,先籌備了一天一夜。

    這個速度,真的是夠快的了。

    因為是偷偷出行,國王的車隊出興州的時候,是夜晚。那個時候,興州百姓們都睡了。守城的士兵打開大門。李敏坐著馬車,在一陣風吹開車窗簾布的時候,不由望了回去,眺望著看了眼這個城市。

    按照紫葉的話來說,她們在這裡不過呆了數日,城裡的風景卻儼然不同於剛來的時候了。這說的是興州城裡的樹木。那天說異象盛開的梨花,瞬間都凋零了。在寒冬里逆反季節開出來不該開的花,本就很不合自然規律。花開花落,是必然。卻是那些沒有像北燕盛開的梅樹,在偷偷結花骨朵要開花了。  

    對此,老百姓都說,這是因為國王回來的緣故。

    蓮生和高卓坐在同一輛馬車上,因為國王說了,公主的良婿,要全家人都去過目。現在聽高卓說起梅樹的事時,蓮生擰擰眉頭,不知怎的,心頭一陣荒。

    高卓沒有注意到他表情,只記得他皇宮院子裡的那棵老梅樹,道:“本來像要枯死的樹木,你這兩天沒有回皇宮,我讓人幫你去看過了,澆了水,好像重新活過來了,長嫩芽了。”

    不用說,高卓說這個話,做這個事,都是為了討好他。想想國王說的沒錯,如今他們四個孩子公平了,都沒有娘了,只剩下爹,只能在爹領導下齊心協力了。

    ☆、【231】出氣

    到百羅的車程大概要五天快馬,足見高卑國土的遼闊。李敏一行現在不是直接前往百羅,具體目的地,她這邊也沒有接到任何消息。大概是由於國王帶了四個孩子一塊出行,行走的路程不無意外需要非常謹慎,防止他人埋伏偷襲。

    這裡於是要說到高貞早年在國內外遊山玩水的好處了,似乎,連這方面的官員,都沒有高貞本人熟悉高卑的地形和道路。

    李敏開始發現這個爹,記憶力非常了不得。  

    高貞擁有過目不忘的本事。本來,過目不忘不算是稀奇事兒,像她表哥徐有貞年輕時,對於四書五經是倒背如流,都算得上是過目不忘。這可以歸結為年紀越小記憶力越好。可是,高貞不一樣,到這個年紀了,記憶力竟然遠勝年輕人。這已經不是普通人的正常水平了,可以堪稱為鬼才。

    和她老公一樣喜歡下棋的這個爹,在行車路程中無聊的時候,抓起她表哥來下棋了。

    徐有貞走進國王的馬車內,在拘緊的車廂內對著國王雙手微拱行過必要的禮節。

    高貞微眯著丹鳳眸,對他說:“徐狀元的才華,哪怕是在高卑,朕都是有所耳聞。”

    “糙民萬不敢當。”徐有貞謙卑道。

    “徐狀元坐吧。朕酷愛對弈,只是,朕幾個孩子反倒是對此興致缺缺的樣子,在王爺來之前,朕只好找徐狀元來解悶。”

    徐有貞小心地坐在了棋盤對面。

    齊公公把兩盒棋子端了上來,打開棋蓋,高貞喜歡拿白棋,徐有貞只好拿了黑棋。

    伴隨大馬車輪子向前在雪路上滾動的聲音,棋局一步步慢慢行走著,可見對弈的兩個人都極有耐心。  

    這兩個人,都是她的娘家人。李敏只要想到這兒,都覺得這事夠複雜的。因為,高貞,本該是徐家的女婿。當然,徐娘子沒有嫁給高貞而是嫁給李大同後死了,入的是李家的戶籍,死後葬的理應是李家的墳。上回李老太太還和她李敏提過,說是要給徐晴的墳墓重新修葺,搞的漂漂亮亮的。

    可謂是已逝的先祖都能沾上在世子孫的光。李敏對此卻不太想。原因很簡單。想她那娘,是個看得開的人,何必搞這種形式主義。人死了就死了。死去元知萬事空,也就是說,人死了,當然什麼世間萬物都帶不走的。現世的人,給死人再搞這些東西沒有任何意義。

    再說,墳修的太好,以後,都不知道是什麼情況,或許千年以後來個盜墓賊挖了他們的墳呢。誰能不知道盜墓賊最喜歡奢華的貴族墳墓了,到時候只怕本末倒置,搞到家人的屍骨被挖出來棄屍野外。

    說到死人,說是帶不走任何東西,卻有一樣東西,是可以帶走的,是活人的思念。

    無論李大同,或是她這個親爹,對她娘徐晴都是念念不忘的一段情。更何況,徐家人幽怨良久的親情抱憾了。

    徐有貞作為徐家代表,理當對她這個爹,哪怕事後知道高貞貌似在這事上沒有致命的錯誤,但是,那點小小的積怨,肯定是會繼續存在的。  

    大概徐家人最怨的是,在徐娘子身臨險境的時候,高貞並不能出現來挽救她們母女。當然,他們徐家人在那個時候對自己女兒外孫女同樣是愛莫能助。責怪他人,不就是責怪自己?

    徐有貞猶猶豫豫的話,堵在唇口上,老半天開不了聲音。看著對面這個高貞,卻是好像專心致志地下棋,並不知道他們徐家人在想什麼。高貞是不知道,或是說故意裝糊塗?

    想到這兒,實在讓人有點惱。

    李敏一路基本上是在國王的馬車內,主要一是高貞病沒有全好,需要她這個大夫指導太醫繼續給他看護和治療。其二是,高貞有意讓她留在這兒。

    或許是由於父女倆這麼多年從來都沒有見過一次面。比起三個兒子到底是都在一皇宮裡的人,高貞最少都看過三個皇子。如此一來,對這個女兒最為遺憾。

    想多點父女相處的時間。猶如二皇子對皇太子說的那樣,可惜,相遇的時候,她已經嫁了。

    女兒都是爹的小棉襖。

    嫁就嫁了,這本來沒有什麼,女大當嫁。但是,不舍是真的。這種對女兒的依戀感情,不是當爹的人,恐怕都無法體會。

    高貞為此甚至有些咬牙切齒的。當然只是在私下,趁著沒有他人的時候,和齊公公發的牢騷,是這樣說:“這個朱隸,聽說讓萬曆爺很頭疼又惱火。朕,偶爾也有這種感覺。不要他不得,得他,又忍不住煩惱。”  

    “國王是——”齊公公聽不太懂他的話,遲疑地問。

    “你想想,要不是這人娶了朕的高敏公主,朕的明珠遺落民間,變成他人屋檐下的孩子,慘遭後母繼姐妹的殘害,據說還被那個可恨的三皇子給未婚先休。是他,挽救了敏兒,這點朕倒不能說他錯。只是,朕現在遇回公主的時候,公主都有身孕了,基本上,不可能繼續留在朕的身邊。你說,他是不是要讓朕感到惱火?”

    齊公公大智慧地接話道:“國王的惱火,怎能和萬曆爺比呢?國王和公主以及公主的駙馬爺,都是一家子。大明皇帝和護國公府的人,是隔了不知道多少代的遠親,親緣關係,必定沒有國王的近。”

    高貞瞥了瞥齊公公,知道齊公公這都是說出了他的心聲。

    不說對朱隸這個女婿那種兩面複雜的情緒不知道如何處置,但是,對那個曾經那樣對待他女兒的男人,敢把他這麼美好的女兒休掉的男人,高貞定是不用二話,早就恨之入骨欲除之為快了。

    然而她這個爹到底是老jian巨猾的,當事人朱璃不僅是毫不知情,甚至是渾然不覺。朱璃只知道,他到高卑之後,不是受到了敬賢皇太后與在野那些大臣的冷遇了嗎?如今高貞回來以後,倒也馬上派人來慰問他。到今時今日,國王一行出行的時候,把他都給捎帶上了。  

    三爺的感覺是,哎,高貞對他還不錯,印象好像對他挺好。這顆心一下子,變了。

    馬維都能清楚地感受到朱璃那種來高卑以後被盧毓善設計開始的鬱悶,到現在貌似終於有了轉機。三爺的心情,貌似心花怒放一樣好了。

    對此馬維腦袋裡響起了警鐘。想的是主子心情好莫不都是與李敏有直接或者間接的關係,而京師里李瑩的妒忌心可以算是一絕的。像他們上次到付親王府的事兒,不知道有沒有走漏了風聲。畢竟朱璃來時帶的人裡頭,朱璃當初出來時可是答應過李瑩,帶了她安排的人。

    說李瑩會不會後來得知事情真相,因為妒忌使然,到皇上去參自己老公一本,可能不一定會。但是,李瑩會不會做出其他什麼事,總歸讓人心裡不怎麼踏實。

    朱璃接到了風聲說,說高貞與徐有貞在下棋,好像聽說高卑國的國王棋藝很好,連徐狀元都要甘拜下風。此等情況下,高貞突然發出感慨,莫非大明國內已經無人研習棋藝。於是,朱璃被邀請到了國王的馬車裡。

    那時候,李敏在車內,與他們隔著一片水密狀的珠簾,串成帘子的珠子是一顆顆細小的黃豆狀的小玻璃珠,高卑國的工匠看來對琉璃的製作工藝不比大明的差。這些琉璃珠子硬是能磨礪到差不多大小,緊密地串在一塊兒時,幾乎密不透風,是比那個紗帳更具遮隱性也更顯浪漫風味。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52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