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23頁

    話裡頭帶著心有餘悸。陸淑妃伸手去拉方皇后,一道說一道止不住地哭:“我原就不讓老六去。老六非得去,說是要去掙前程。我拗不過他,如今好了!被人從水裡頭撈出來,病得回不了宮,心裡舒坦了!翻過年才十四歲,小胳膊小腿的掙什麼前程啊!一輩子慢慢悠悠地過就好了,富貴榮辱老天爺自有安排,他爭個什麼勁兒啊…”

    行昭垂著頭聽,突然想起來那天夜裡頭一回聽到六皇子落水消息時她的反應,心慌。

    是的,心慌。

    前世的六皇子沒有跟去江南,自然也不會落水,若是因為她重活一世,倒叫旁人不得善終,她一輩子也安不了心。

    六皇子在水裡熬了兩天一夜,她又何嘗不是熬了兩天一夜,白日陪著歡宜去妙經閣抄佛經,夜裡來重華宮守著陸淑妃,整日整日寢食難安,一落睡便會夢見那晚在太液池旁六皇子將信遞給她的模樣,就算是睡得迷迷糊糊的,心裏面也酸得想哭。

    每日方皇后只在重華宮正院裡坐一坐,卻不敢進來,大約是不知該如何勸慰淑妃。

    方皇后端了根杌凳陪坐在床沿邊上,笑中有淚:“小郎君願意爭氣,拿出一條命去搏,是男兒漢的氣魄。你應當歡欣才是。虧得老六硬氣,非得把鳧水學會,聽來回稟的人說,老六還拖著黎大人遊了好長一段兒,菩薩保佑菩薩保佑,總算是峰迴路轉…”  

    方皇后說得風輕雲淡的,行昭卻聽得心驚肉跳。

    淑妃性子綿和,於朝事並不關心,只問六皇子什麼時候回來?病得重不重?能不能帶信去?

    方皇后雖沒當過母親,可一個欣榮一個行昭,都當是自家女兒在養,由己及人,也懂得淑妃的心緒,更不欲將朝事與淑妃明說,笑著順話兒勸慰:“皇上派了九城營衛司的人手去接,總要養好了些再動身,否則車船勞度,若是又有個好歹該怎麼辦…帶信肯定是能帶的,皇上晚上過來瞧你,你便求上一求,看能不能再送點貼心的東西去…”

    六皇子找著了,對陸淑妃而言就是頂天的大事兒,只要兒子沒事兒,管他皇帝老子,她只顧著高興便好。

    可方皇后卻不這麼想,從重華宮一回來,將闔上門,便教導起行昭來:“想事情做事情,要由表及里。你好好想想,這件事皇上會怎麼了結?”

    這是在將行昭當兒子養。

    “太后病重在前,皇子涉險在後,兩廂的怒氣加起來,皇上不可能善了。”行昭迅速從先前的情緒中鎮定下來,先給出結論,再進行分析:“戶部此去江南是為了查堤上的款項清白,江南官場一向護短又封閉,可他們還沒這個膽量謀害皇嗣——這就是為什麼皇上默許六皇子跟隨黎大人往南行的緣由。先前回稟說是六皇子在跟船查訪的時候,被卷進了水裡,當時只有黎大人與幾位親隨在場,出行是偶然決定,帶的人手也是一向得用知根知底的,船上並無他人,這也杜絕了謀害的可能。如果不是謀害,那就是天災,水澇連年,朝廷撥重款修繕堤防,疏通河道,治理水患,可諷刺的是皇嗣出行仍然深受水澇之害,這是逼著皇上下重手去查江南官場是否有貪墨之舉。九城營衛司一向是皇城護衛,皇上卻派了九城的人馬去接六皇子與黎大人,只是因為保險起見,還是猜忌江南官宦,其中寓意都叫人深思。”  

    方皇后眼神亮極了,她還清晰地記得最初一手一腳給小娘子教導朝政時,小娘子手足無措的模樣,可如今都已經可以侃侃而談,見微知著了!

    “照你的意思,六皇子落水一事,是偶然,而非人為了?”

    行昭越來越覺得,若是事情亂得像一團麻,快刀斬亂麻是行不通的,斬開之後呢?還是一團纏在一起的線,絲毫沒有幫助。

    她需要做的是手裡掐著那根線,一點一點地往下找,總會找到頭。

    “阿嫵認為是偶然,而非人為…”行昭腦子裡面過了過,將一條條線串在一起,輕輕點點頭,漸顯篤定。

    “若並非人為,皇上派九城營衛司出動又是防的誰呢?”方皇后循循善誘。

    “水清則無魚,渾水摸魚之人比比皆是,前有梁平恭於山西府遇害,已經在皇上心裡敲了警鐘,若是有人趁著水濁將手伸進去,皇帝只會更難查證。”行昭挺了挺身,那皇帝防的是誰呢?

    六皇子一死,誰獲益最多?

    自然是二皇子。

    

    龍椅近在咫尺,路上已經沒有了對手與障礙,觸手可得。

    王嬪出身不顯,母族低微,會讓皇帝如此忌憚嗎?准二皇子妃閔寄柔出身信中侯閔家,百年士族,又與二皇子結為姻親捆綁在一起,皇帝以為他們會出手相助,成就從龍之功嗎?

    行昭抬頭看了看方皇后,面龐明麗,與母親相似的大大的眼裡儘是鼓勵與讚賞。

    九城營衛司是皇帝的親衛,嚴密得油都潑不進去,任他外臣武將手裡握著再大的權柄也不能安插人手,在裡面培植親信,難保皇帝就沒有防範著方家…

    她在宮裡住得越久,心裡的恐懼便越深,她沒有辦法想像方皇后是怎麼走過這漫長的時光的,遇事想三分,話前想三分,真正的孤立無援,宮裡的溫情價值千金,可也分文不值。凡事要想得面面俱到,手腕要軟硬兼施,若是一時疏忽,便是一條人命。

    皇帝要防的人太多了,防不勝防,最後連枕邊人的熟悉眉眼也能看出三分猜忌來。

    行昭艱難地抿了抿唇,再艱難地搖搖頭。

    方皇后笑顏越深,笑著將行昭拉過來攬在懷中,輕聲緩語:“…我也認為是偶然,可皇帝已經怕了偶然便必然這一齣戲碼了,索性早些下手防備,連江南的府邸都不讓老六和黎令清住,另外選址收拾舊邸給他們住。應邑的辭世,梁平恭的身亡,對賀家的失望,顧氏的病重,皇帝意識到他已經老了…奪嫡立儲該提上日程了,可皇帝卻不承認他老了,否則按照他的個性會暗地裡派人去護衛,守株待兔地等藏在渾水裡的人自己按捺不住,浮出水面。”  

    PS:

    推薦好友姽嫿力作《史前女尊時代》,看簡介就炒雞好看!

    正文 第一百四七章 牽連(下)

    方皇后是想說,若是皇帝下定決心立儲,就應當把六皇子當成一個餌,引誘那些藏著壞心的人上鉤,最後才能得出立儲的人選和判斷。

    可皇帝並沒有這樣做,反而選擇把護衛之意擺在明處,震懾著那些人把利爪都收回去…

    行昭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倚在方皇后的懷裡問:“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意思嗎?”

    方皇后笑著點點頭,

    行昭垂眸,輕手輕腳地扳了扳套在方皇后拇指上的那個嵌八寶綠松石扳指,輕聲道:“可江南官場卻恨不得將水越攪越渾,陳河的水最後一定會濁到京城裡來…”

    方皇后微愕,笑問:“阿嫵緣何如此篤定?”

    行昭緩緩抬頭,唇角一勾,細聲細氣地輕笑回之:“因為現任江南總督劉伯淮是臨安侯賀琰的門生,江南總督這個位子還是昌德十年,臨安侯在聖上面前幫著求的呢——這是阿嫵問過林公公的往事。”  

    方皇后心下大慰,將小娘子摟得緊緊的,靜默無言。

    宮裡頭平靜無波了很些時日,朝堂上卻惶惶不可終日,在六皇子病好啟程返京的第二天,貶謫江南總督劉伯淮的聖旨就下來了,雷霆之怒下,劉伯淮被一擼到底,革了功名,雖無性命之憂,可一輩子也別想再涉足官場了。

    劉家是詩書傳家,劉家尚有人在朝中做官,可做到一方總督劉伯淮是劉家第一人,他一跨,他的親眷,好友,姻親紛紛避之不及,劉家開了宗祠將劉伯淮從宗祠中除了名。舊日一方大員如今像喪家之犬,誰聽見了都只會道一句可憐,可除了可憐別人還能再說什麼?聖意就是天意,天意如此,只怪他氣運不好罷。

    江南官場涉及面之廣,打擊之大,堪稱近五十年之最。

    誰都猜測皇帝是想借六皇子落水一事,把江南的肥脂軟膏拾掇妥當再重新劃定這片富庶之地的歸屬之權,可知曉內情的卻不以為然,皇帝盛怒之下。責罰重些,牽連廣些,只是情緒使然。壓根沒想那麼深,手段更沒那麼狠。

    “皇上連帳目都沒拿到就定了劉伯淮的罪…”

    臨安侯府別山之上,賀琰闔眸靜坐於黃花木大書案之後,手一下一下地扣在木沿邊上,語氣顫得像篩子:“劉伯淮是我舉薦的。皇帝會不會收拾了江南的人,就將眼神落在我身上了…”  

    再睜眼,卻見太夫人屏氣凝神,手裡數著佛珠像什麼也沒聽見。

    賀琰承認他慌極了,應邑在他眼前身亡,七竅流血。嘴裡鼻里全是黑血,他眼睜睜地看著應邑慢慢闔上眼,他想破門而出。腳下卻走不動道,等向公公再進來,又讓兩個小內侍把應邑的臉蒙上架在擔子上往外抬時,他就什麼都明白了。

    應邑想讓他去大覺寺,不過是知道自己要被賜死前。想最後見他一面!

    一壺茶,兩個杯子。就算到了最後,應邑也沒捨得把那杯茶遞給他喝!

    他就知道他賀琰的運氣一向好得很!應邑死了,梁平恭死了,顧太后癱了,他們都得到了報應,只有他,他還是當朝的臨安侯,還是穩穩地坐享一輩子的富貴榮華…

    “不會的,應邑死後,我去見皇帝,皇帝都沒有異樣,沒道理現在把十年前我舉薦劉伯淮的舊事再拿出來說!”

    太夫人沒回應他,賀琰手抖得越來越厲害,語氣篤定地提高了聲量,卻終究是不確定地再開口問詢:“這件事會就這樣終止了吧?江南官場腐朽經年,皇上定也是這樣想的…”

    太夫人手下一頓,佛珠便滯在了兩指之間。  

    她有多絕望,如今就有多失望。

    按下大夫救方福的手是因為事情已經發展到了那一步,情形之下,她必須有所抉擇。

    難道方福不死,方皇后就肯忘了應邑和賀琰是怎麼逼方福的了嗎?不可能。只要方福死了,制住行昭,誰又會知道賀家那時那日到底發生了什麼。

    她硬起心腸來收拾殘局,卻對那個疼愛了許久的孫女心軟了,心一軟,事情便徹徹底底地垮了下來。

    “男子漢敢做便要敢當。”太夫人睜開眼時,滿含憐憫:“惶惶不可終日,如喪家之犬。一片葉子落下來,你都驚得跳腳…阿琰,你如今活著比死了更難受。心裡明明知道緣由,又何必自欺欺人呢。”

    賀琰喉頭一哽,眼看著太夫人緩緩站起身來,手裡捻著佛珠往外走,將行至門口,轉過頭來輕聲說了一句話,“阿琰你已經輸了,從應邑身死,皇帝便將眼神落在了你身上。若劉伯淮不是你舉薦上來的,或許他還不會落得個這樣的境地…”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23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