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4頁

    長子不爭氣,好歹幼女還能排憂解難。

    賀琰四處看了看,話沒到正題上,卻說:“景哥兒還沒來?”

    大夫人心裡急得像百萬隻螞蟻在撓,卻不敢不回話:“昨夜裡白總管將人直接帶到正院,景哥兒住在觀止院,正院裡的人又在各司其職,一時間還沒想起來要去叫他。”

    賀琰幾個大步一跨,就落座在了正座,揮了揮袖子,冷聲吩咐:“去把景哥兒叫過來!”

    行昭心落了下來,賀琰沉得住氣是真的,可在這種事上沉住氣可沒有誰讚賞。要知道方祈不僅僅是鎮守一方的大員,更是他的小舅子,這時候忽略掉正頭夫人的喜怒,還能拖延時間,說明皇帝的處置,讓賀琰很滿意,至少對局勢是有利的。

    大夫人忐忑不安地坐在右邊兒,時不時覷覷賀琰的神情,再吞咽下想問的話兒。行昭端了個小杌挨著大夫人坐,低眉順目。

    賀琰看著幼女,腦海中浮現出皇帝帶著幾分前所未有的神情,和他獨身在儀元殿裡,探討西北戰事,問詢他的建議,連是派誰去督軍更合適?要不要再派人去接應方祈?這些話都同他一個文官來說。

    又想起皇帝整夜未眠,披著睡袍還想得起派人去鳳儀殿送去三兩才貢上的普洱茶…  

    皇帝沒有換下方祈的意願,甚至在這個時刻還想得起去安撫方皇后!

    這是一個信號!應邑說,皇帝已經厭棄了方皇后,純粹是無稽之談!

    賀琰在想事情,行昭腦袋卻是一片放空,不多時就有一個還披著素絹練功服,腳上提了雙滿是灰塵的馬靴的少年郎大汗淋漓地跑進來,嘴裡直喚著:“父親!平西關破了?您怎麼不早點給我說啊!”

    “嚷嚷什麼!”賀琰看見長子,便心頭冒火,隨手指了下頭的凳子,吩咐:“坐吧!”

    行景哪裡坐得住,剛挨著凳子,就面容十分焦慮地望著賀琰,又問:“西北到定京快馬加鞭也只用一夜的功夫,怎麼這個時候前方的新戰報還沒傳回來!”

    賀琰一蹙眉,見兩人都急,三言兩語說了:“皇上十分關心西北戰況,方將軍和信中候都在那支三千兵馬里,皇上下令讓梁平恭整合軍隊,誓死保衛蒼南縣。蓉城渝州加緊時間,整合兵馬,由老將秦伯齡帶領,往西北深處殺入,接應方將軍和信中候。”

    賀琰的話一落,大夫人雙手合十,仰面朝天,口吻里有無限感恩:“阿彌陀佛!聖上還願意接應哥哥!哥哥你一定要堅持住啊!”  

    行景心裡經過大起大落,瞬時癱軟在凳子上,手撫了撫胸口,兀地又坐起身來,直挺挺說道:“爹爹!我要去西北!我也要去接應舅舅!”

    賀琰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下意識地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聲量陡然提高:“荒唐!我們賀家的兒郎是上姓士族!你看到過哪家勛貴兒郎去軍營里刀尖舔血,討生活的!”

    賀琰骨子裡就瞧不起軍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行昭一抖,猛然一抬頭看見的是行景滿是朝氣與韌勁的面龐。賀琰所說的好消息,沒有讓她感到意外,而行景卻實打實地讓她詫異了。

    “別人能去修身齊家平天下,我為什麼不行!賀家是多高貴的門楣嗎?別人能去,我為什麼不能去”行景難得地在賀琰面前爭執,小郎君一張臉憋得通紅,梗著脖子又說:“我不僅僅是為了舅舅!我昨天竟然夢到韃子揚武耀威地騎在馬上,在咱們大周的領域上,橫衝直撞,拿著馬鞭上下揮,我一覺起來直犯噁心!”

    “那就多去看看書!”賀琰被徹底激怒了,一瞬間失去了談話的興致,揮揮衣袖:“白總管!把大郎君帶下去!事關他舅舅,你們又甥舅情深,早知道就不和你說了!”  

    行景不願意走,白總管來拉他,他力氣又大,一把將白總管撩在地上。

    賀琰盛怒,大夫人見勢不好,看看兒子又看看賀琰,不知道該怎麼辦。行昭皺了眉頭,上前拉過行景,行景自然不敢再甩開幼妹,行昭仰著頭小聲說著:“哥哥去了西北,母親和阿嫵又該怎麼辦?”

    行景猛然想起那日的顧慮,猶豫片刻。

    行昭趁著這片刻,雙手拉著行景就往外走,到了遊廊裡頭,行景面容上有焦慮,有擔憂,有不甘心。

    行景去西北可以,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阿嫵一直都覺得哥哥一定會成為一個大英雄,但不是現在,方家局勢未定,你在就是母親的一張底牌,若你不在,退一萬步說,萬一方家有事,母親該怎麼辦?阿嫵又該怎麼辦?”行昭壓低聲音緩聲細語,又說:“哥哥要三思而行。”

    行景手心直冒汗,少年郎特有的血性和激烈,被這幾句話似乎是打消得只剩下了一二。

    孰輕孰重,行景終究屈服在對未來的不確定上。

    行昭望著遊廊里,行景獨自向前的背影,長長舒了一口氣,前路未卜,再也經不起半點折騰了。  

    等三月暖陽徹底蹦上頭頂之時,信中候家的閔夫人來了,紅著眼眶,帶著十分惺惺相惜的語氣:“…我家侯爺明明是個文臣,半輩子沒見過死人,拿筆還行,叫他拿刀…”

    話到這裡,閔夫人終究是忍不了了,哭出了聲:“叫他拿刀,怕他刀柄都還沒摸著,就叫人給…”

    第一卷正文 第五十八章 落定(上)

    第五十八章 落定(上)

    閔夫人一哭,大夫人就忍不住了,嚶嚶哭起來,又想起來信中候和方祈在一起的,結結巴巴地把早晨賀琰透露的聖意又說了一遍。

    閔夫人大清早才接到聖旨,細細一問,才問出了那個噩耗,登時嚇得手腳癱軟,又想起來臨安候夫人就是方將軍的胞妹,抿了抿頭髮還來不及梳洗,就火急火燎地往賀府來探聽消息。本來是打著這次西去能混個功勳回來,閔寄柔嫁的時候也能更體面些的主意。誰又能料到韃子這次是吃了個稱砣下去,鐵了心要和大周作對,硬生生地將板上釘釘的事兒都能變得這樣兇險艱難。

    哭嚎、訴說、抱怨總能將煩悶與擔心降到最低,可哭泣根本無濟於事。  

    行昭避到了裡間,今兒早上歇了兩個時辰,翻來覆去睡不著,索性就爬起來守著大夫人。

    耳朵旁邊能模模糊糊地聽到外間的動靜,女人的哭聲與衣料窸窸窣窣交雜的聲音,讓行昭陡生鬱氣,歪身靠在暖榻上,從幾桌上隨手拿過一冊書卷,強迫自己靜下來,粗粗掃過三列字,發現一個字也讀不進去。

    一抬眸才看到窗欞前的黑漆大桌上擺著一尊玉色水清花斛,裡頭插著幾株大朵大朵的芍藥花,火紅得像黃昏時分的火燒雲,濃烈而明艷的顏色給寂寥又悲戚的正堂里陡增幾分生機,而用來鋪桌案的罩子卻是一匹素綾暗紋的三江梭布。

    “這花兒和布是誰擺的?”行昭抬了眼神問。

    如今侍立在身旁的是正院的小丫鬟滿兒,頭一次進內間服侍,聽主子發問,戰戰兢兢地抬起頭來,回:“花是花房的王嬸子進上來的,罩子是…”陡然想起來這幾天府裡頭烏雲密布的氣氛,頓了一頓。試探轉了話頭:“是花擺得不好嗎?要不要讓人去給王嬸兒說一聲兒,把這花兒給撤了?”

    “不用了,花擺得很好。賞兩個銀餜子給花房的。”行昭翻了一頁書,沉著聲兒又道:“選了這塊布的管事媽媽真是惹晦氣,咱們府裡頭還沒有辦喪事呢,日子該怎麼過還怎麼過。頭一次犯下這等錯處,我且饒了。誰要是再敢把素絹黃麻這樣的物什放到我眼前來,休怪我翻臉不認人。”  

    滿兒沒聽明白,卻覺得素日都笑嘻嘻的四姑娘無端地變得讓人生懼,大氣兒也不敢出地佝身往外走。

    這一出後。臨安侯府的僕從算是看清楚了上頭的意思,心裏面再惶恐不安,也不敢把心緒往主子面前帶了。

    出了這麼大的事兒。就算是賀琰與大夫人有意瞞著榮壽堂,太夫人還是有辦法知道。聽張媽媽說起皇帝的處置後,太夫人長長舒了一口氣兒,只說了四個字兒,也只讓張媽媽給行昭帶了四個字兒。“靜觀其變”。

    行昭卻沒有辦法做到像個旁觀者一樣“靜觀其變”,在西北,生死未卜的是她的舅舅,在定京,她的母親也還前路未明。

    賀琰這幾日都早出晚歸,開頭幾天都還好。後來便漸漸就有些敷衍大夫人了,再過幾天,連正院也不大樂意進了。日日宿在勤寸院。行昭只道這就是賀琰的德行,這個時候自然是戰事著緊,便也沒多想。

    心裡頭懸吊著,越發地覺得日子過得慢,行昭只好守著大夫人慢慢過。行景是有去處的。日日去找那兵士聊天打板,說戰事看輿圖。兩人之間說得最多的便是兵馬大將軍方祈了。

    那兵士原來姓蔣,是方祈手下的一個千戶,臨危受命,那日去殿前面聖表現得不卑不亢,倒引起了皇帝的垂眼,吩咐他在“臨安侯府好好養著,等西北戰事大勝而歸,便論功行賞”,倒還被拘在了臨安侯府裡頭。  

    秦伯齡是鎮守渝蜀兩地的老將,抗過南蠻,打過北夷,五十歲的年齡,還老當益壯,寶刀未老,整合一萬軍馬只花了三天的時間,之後日夜行軍,在梁平恭的掩護下,順利渡過平西關,深入西北老林去了。

    有秦伯齡的接應,有梁平恭的掩護和進擊,有皇帝的寬縱和信任,要是方祈血灑西北,還好交代些。要是方祈鎩羽而歸,皇帝有多大的期望,就能有多大的失望,有多大的失望,就能有多大的震怒…

    秦伯齡一天一封信地八百里加急傳回定京,日復一日地卻從來沒有方祈和信中候的消息。

    大夫人整日整日地掉頭髮,哭得眼神都模糊了,看誰也看不清楚,常把行景認成方祈,拉著行景的手不放,直哭:“你怎麼還沒回來啊!輸了一場仗也不打緊,只要命不丟到西北老林就好。我們方家死在西北的人一個手都數不完,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也不少啊!”

    行景沒辦法,便望著行昭求救,行昭嘆口氣,上前去把大夫人扶正,軟聲溫語勸慰著:“活要見人,死要見屍。聖上都還沒放棄,您怎麼能先棄械了呢?”又想了想,笑道:“也有好消息,梁將軍把蒼南縣收復了,這是不是就意味著舅舅離回來又近了一步呢?”又朝著行景使了個眼色:“軍備布局,我不太懂。可哥哥懂啊,您聽哥哥給您說。”

    行景會意,反過手握了握大夫人,笑言:“秦將軍在墊後,梁將軍在衝鋒,舅舅在中間。您想,前後都是我們的人馬,就像個兜子一樣…”行景邊說邊拿手繪了個圈兒,邊做出個撈人的手勢:“就算是兜漏了也能將舅舅兜到!”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