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我聽了不由呵呵一笑,這曹文詔年近四十了,也不是熱血沸騰的毛頭小伙子,怎麼會如此誇下海口?可能是我的笑聲使得曹文詔不安起來,呼吸略有些粗重,他躬身道:“皇上,臣不敢以軍國大事誇口。臣之所以認為五千人可保漢城,原因在於,袁督師現在駐守廣寧,離瀋陽城三百里,韃子主力不敢輕移。前年遵化一戰,皇上親征,韃子損失兵力高達四萬之多,如此一來,敵酋即使出兵朝鮮,也不能全力,微臣估計最多不過萬人之間。反觀我方,何總兵駐守皮島,有將士兩萬,朝鮮人也可出兵兩三萬配合,是以微臣以為只要有精兵五千便可。”
我聽了他的論述大喜道:“好,朕果然沒有看走眼。朕召你來便有心派你去駐守朝鮮,聽你這麼一說,朕更是拿定主意。不知愛卿意下如何?”
曹文詔自從聽到旨意說皇上召見,便猜到可能是朝鮮駐兵的這件事情。在這個節骨眼上還能有其他的事情嗎?!對於去遼東,他並不怕,他原本就是在遼東從軍,後來才給調回京營。現在調去朝鮮,雖說已在前線,但同時也多了升遷的機會。至崇禎二年到現在,京營都沒有派遣過,而且上頭還有洪承疇,升遷的機會有限。若非護駕有功,現在都還是個游擊將軍。曹文詔想著大丈夫就該在戰場上建功立業封妻蔭子,身為臣子更應為君父分憂便慨然跪下道:“微臣蒙皇上錯愛,臣萬死不負皇上所託。”
“好!”我還以為曹文詔會跟我討價還價,後面的說詞也省了。看來這曹文詔還是一心為國的,既然人家都表了態,我也要安他的心。
“愛卿能為朕分憂,朕也不會虧待你。朕命你為鎮江總兵,領本部人馬駐守漢城。袁崇煥也是你的老上司了,你到了朝鮮就多注意配合下遼東的攻略。”
“微臣遵旨!”
幾天後,一紙詔書頒下讓不少人都吃驚:京營參將曹文詔領鎮江總兵率神行營五千人馬駐守漢城,歸於中軍督府節制,不日隨朝鮮使者出發。
這個任命讓不少人都百思不得其解,曹文詔在年初才護駕立了功,恩寵正在興頭上,怎麼會把他打發到朝鮮去呢?!再者曹文詔原先就是遼東的將領,如今駐守漢城卻又是領京營的兵,歸中軍督府節制。雖然一切看似不合理,可又完全說得過去。
隨著廣寧的收復,遼東的防線拉長,袁崇煥幾次上折說要增兵都給兵部,內閣擋了回去。拒絕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國庫不夠支出,無法徵兵。這樣勢必不能再從遼東抽調人馬駐守朝鮮,唯有在別的地方選部隊。曹文詔是京營的將領,又是領著京營的兵,自然歸中軍督府。
不管人們怎麼想,到了朝鮮使者回程的日子,曹文詔領著五千人馬威風凜凜的站著接受檢閱。因為朝鮮是藩國,使者回國,還沒有資格讓大明天子來送。我命禮部尚書張惟賢主持遣將典禮,曹文詔他們在京城百姓的歡送中開赴朝鮮,同行的還有作為大明使節的朱瞬水。
朝鮮的事情告一段落,但面對大明所處的境地,要想安枕無憂還有好一段的路要走。雖然後金有兩年沒有過來攻襲,但兩家遲早還是會要決戰。戰爭打到最後仍舊是靠經濟人力的支持,後金滿人不過百萬,耗我也要耗死皇太極。不過現在仍舊不能掉以輕心,而且在長城外還有一個對手,那就是自命黃金家族的林丹汗!
在長城北面,一直與大明對峙兩百餘年的蒙古已經分成三部分:一個以瓦刺為中心的漠西蒙古,以土默特為中心蒙古右翼,還有以察哈爾為中心的蒙古左翼。其中漠西蒙古勢力在西,對大明尚未有直接威脅;而大明的主要敵人中期來自土默特部,著名的有俺達汗!後期則是來自蒙古左翼的察哈爾。在天啟朝的時候,察哈爾的林丹汗開始武力統一蒙古,派兵收服右翼鄂爾多斯、喀喇沁、土默特等部,與喀爾喀部卻圖汗結為聯盟,聲威大振,所轄地域東起遼東,西至甘肅。但是,朵顏兀良哈的蘇布台、喀喇沁的達來台吉、土默特和布石圖汗、額爾多斯的額仁沁濟農以及永謝布、阿蘇惕、阿巴嘎、喀爾喀等部聯合組成大軍十萬,在土默特的召城一戰中,消耗了林丹汗精銳兵力四萬餘人,這使得林丹汗的實力大為削弱,但在蒙古的勢力中,林丹汗仍舊是最強的。此後幾年隨著局勢的變化,特別是遵化之戰後,林丹汗重新開始了統一蒙古的步伐。同為蒙古左翼的喀喇沁、阿蘇惕、阿巴嘎、喀爾喀等部,已經在後金,察哈爾,大明三方勢力的拉扯下四分五裂。面對著林丹汗的武力征服,後金的拉攏,他們大部分都投降後金,察哈爾部。只有少數象斡赤倫的部族因為受大明的救濟才遷到大明的地界上歸附大明。
因此在遼東,現在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以戰鬥力最強來說自然是女真的八旗,人數最多的便是明軍,林丹汗現在也有數十萬的部眾,控弦騎士十萬之多,而且機動性強;無論他加入哪一方,都會使得哪方有壓倒性的優勢。偏這林丹汗自以為是成吉思汗的後人,一心圖謀恢復祖上的榮耀。大明自萬曆末年便開始拉攏遼東蒙古對付女真人,許以賞銀。但花費百萬錢財後,蒙古人仍舊是反反覆覆,時而進攻後金,時而騷擾大明。所幸近年來,林丹汗老實了不少,一直在忙於收服部眾,才使得大明沒有兩面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