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32頁

    “原來你是擔心這件事啊,放心,朕自有道理。今日叫你來是為了商議船廠的事情,其他的就不提先!”

    徐光啟道:“是!那皇上選好船廠的地址沒有?還是用舊的船廠改建?在舊船上改建,速度會快很多!”

    我指著牆上新制的大明地圖道:“船廠是肯定建在沿海各省,北方如今還不需要海防,所以朕打算將船廠設在南方!如果有舊船廠當然要用,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嘛!”

    “那南京如何?南京有製作寶船歷史的龍江寶船廠,很多東西都是現成的。”徐光啟想了一會後建議道。

    “朕之前也想過,但南京那邊的船廠已經年久失修,規模也小了點,所以朕打算將它遷出來!地點就設在愛卿的老家- 上海縣!”

    “皇上明鑑,臣的故鄉倒是個優良港口!”徐光啟實事求是的說道。

    “嗯!”我在地圖上劃了一點道:“這份地圖雖然不是很清楚,但朕修改後,大明疆域大概如此!這裡就是上海,朕打算在長江口,也就是這裡的島上建立造船廠。這個是叫崇明島吧!朕讓人看過了,此處近海邊,崇明島的左右兩邊都可以用來行船進長江,若在南京,大規模的商船跟戰艦就會把長江堵得水泄不通。而崇明島的下邊還有兩座狹長的島嶼,它們跟崇明島相隔不遠,實際上,等於他們把長江出航的海路分成了三條。朕打算在這中間這條海域內造船廠,這樣既不影響別的商船出海,又可以讓大明的水師停泊。”  

    徐光啟仔細聽完,不得不佩服皇上心思細密。看來皇上對修建新的船廠計劃了不少時日,否則皇上怎麼可能對長江口的一個島嶼了解這麼清楚。他知道現在是不可能勸說皇上放棄這個龐大的計劃,於是咳了一聲道:

    “皇上所言極是!不知皇上準備何時動工?”

    崇明島那是個造船的好地方,這我是堅信的。雖然我沒有去過,但我記得後世的時候,上海最大的造船廠就要遷在那裡。既然人家N 多工程師都考證過,我當然放心把船廠建在那。現在徐光啟似乎還沒有明白我的意思,我搖了搖頭道:

    “什麼時候動工不是問題,朕煩惱的是大明能夠設計出來的船不合朕的要求。朕要的是巨艦,能夠媲美西洋人的戰船!”

    徐光啟可能沒有想到我的要求這麼高,一下子愣住了!

    “徐愛卿,你有什麼辦法?”

    “啊!”徐光啟馬上醒悟過來道:“皇上,這造船技術大明如今不如西洋番人多矣。皇上要求的戰船恐怕只有西洋人才造的出來,不過這造船術在西洋是重大機密,就連微臣的好友利馬竇等人也是知道得不多。大明若想造出同樣的大船,只能是另闢蹊徑。”  

    聽到這個答案我心裡一陣失望,雖然跟我預想的結果差不多,但總想這徐老頭能給我點希望。沒想到還是沒有可能!我嘆了口氣道:

    “大明禁海百餘年,現在從頭來過不知要多少時間才能超越他們!”

    徐光啟靈光一現,滿臉喜色的啟奏道:“皇上,雖然大明的船隻不如西洋人巨大,但微臣知道我大明的大號福船還是可以跟西洋人一較高下的。”

    “大號福船?”

    徐光啟捻著鬍鬚道:“微臣也是看茅元儀大人的巨作《武備志》才知道的,裡邊詳細描述了福船的尺寸,大小。這福船分了六種,最大的福船柁樓三重,底尖上闊,首尾高昂,能容兩百人上下!”

    “兩百人?那比鄭芝龍的船都小了一號!”剛有點希望又滅了!

    徐光啟有點尷尬道:“鄭芝龍的戰船是海外造的,只怕他手中也沒有圖紙。不然找來模仿也是可以建造的。”

    問鄭芝龍要圖紙?他的船很肯能就是搶到別人的!我擺擺手道:“算了,朕也不是急著造戰船。你以後在這方面多留意一些,要是從西洋人那發現懂得造船的就給朕送來。”  

    “微臣記下了!”

    “對了,你方才說茅元儀懂得福船的製造?”

    徐光啟似乎鬆了口氣道:“茅元儀極具才能,他寫的《武備志》對船艦頗有研究!”

    “哦,那就好!既然如此朕便把他從遵化調回來,讓他主持建船廠的事宜!”

    徐光啟追問了一句道:“那遵化那邊由誰人主持呢?”

    “愛卿有什麼合適的人選?”

    徐光啟想了一會道:“微臣推舉李之藻大人的得意門生張燾!”

    張燾?我想起還有一個人也是明末的火器專家,便問道:“愛卿可知道焦勖此人在何處供職?”

    “回皇上,焦勖在畢懋康手下主理火器,正在天工學院火器司!皇上是否想讓他去遵化?不過微臣以為,此人雖然才能顯著,但太過年輕,微臣恐怕他鎮不住那般工匠……”

    嗯,年輕就好,以後總算後繼有人!我打斷他的話道:“朕並非要讓他去遵化,只是問問此人而已。那就依愛卿的意思,讓張燾去負責遵化煉鐵跟遼東鑄炮彈的事宜。”

    “皇上明鑑!”

    現在明末有名的武器兵事專家我都找齊了,而且都還給我用到了實處。這徐光啟是不錯,但年紀太大了,根據歷史記載,他大概今年就會掛掉。雖然我來到這世上後,產生了蝴蝶效應。但是這徐光啟應該是老死的,我再怎麼影響,也恐怕很難影響到他。所以造船的事情還是讓茅元儀來做了,天工學院交給宋應星,火器司有畢懋康,澳門鑄炮廠有孫元化,他就留在朝中做個顧問吧!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3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