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7頁

    郭亮抬頭望著百人將高舉的戰刀,還有戰刀之後的整片蔚藍色天空。“小的時候天好像就是這麼的藍,好美麗,我怎麼現在才發現呢?”他覺得自己錯過了很多美好的東西,可惜現在才發現,是不是有點遲了呢?

    “小子,沒嚇傻就隨我殺出去!”公孫策干啞的聲音出現在耳際,郭亮回神才發現,那個高舉戰刀欲劈殺自己的百人將胸口出現一個恐怖的傷口,流出的黑色血塊落在地上,開始腐化。腐化時輕微的哧哧聲在郭亮耳中竟然是如此的美妙,乃至百人將胸口的傷口,腐肉夾雜黑色血跡,都顯得無比美麗!

    將腿抽出來,郭亮才發現腳脖子扭傷了,瘸著一條腿去幫助公孫策。因為公孫策已經被三個百人將夾擊,情況十分危急。劉威也沖了進來,從後一槍挑死一個百人將,餘下兩個涼軍百人將轉身帶人就跑,不想小河村衝出來一百左右的秦軍!

    他們絕望了,他們想投降,一個百人將剛跪下,就被公孫策跟上去一戟搠死,另外一個半跪不跪之間,被郭亮一槊擊穿脖頸。餘下涼軍似乎陷入了驚慌狀態,很快被公孫策等人聯手秦軍絞殺!

    劉威抹了一把汗,才發現自己手掌受傷,傷口遇到汗水刺激的他將吐在嘴邊的疑問變成了一聲悶哼。那邊公孫策替郭亮將腳脖子掰正,脫掉了上身穿的戰術背心,背心一把摔在地上,取出酒精為自己腰腹部的一條刀傷消毒。  

    劉威也拿酒精替自己消毒後,一邊包紮問道:“他們要投降,為什麼還要殺?你的符兵損失了三十多個,有這些涼軍補充,不是剛好麼?”

    公孫策指著剛剛離去返回小河村的秦軍說道:“有這幫傢伙在,搞不好這些投降的涼軍就直接成了大秦的戰俘,除了給我一點軍功外,還能有什麼?”還有一個原因他沒說,那就是他一戟搠死的那個百人將,就是砍傷自己的百人將……

    軍功只要斬殺就會有,公孫策直接就在虎符上表示出來。劉威和郭亮的軍功,冥冥之中自有一股意識在計算,沒人能夠抹除。除非他們犯了大秦律令,不過大秦現在才有幾個管事的?現在唯一的律令就是不要自相殘殺!

    公孫策他們惹不起那些秦軍,就是因為這些秦軍代表的就是大秦。不像公孫策等人,只是類似與僱傭軍一樣的存在。他與劉威還有現在的郭亮,家眷都在大秦的掌控範圍內,這就是最大的牽制!

    懷裡的虎符再次進化,公孫策爵升第四級不更,成為統率百人的屯將。他這一戰大概收穫了七百的軍魂,消耗了五百軍魂,虎符將他的符兵缺額補齊,同時還傳給他一道信息,那就是符兵之中如果沒有產生百人將,他最多只能統率這一百人!  

    一百名持戈符兵,赤銅二階七十人,白銀二階二十五人,白銀三階五人。他估計白銀三階突破後,就會產生符將。符將已經初步具有簡單的智慧,有了符將公孫策手裡的符兵才能擺出一些複雜的戰陣。

    中午在小河村吃完飯後,公孫策休息了一會。下午四點才帶人朝縣城前進,這裡距離縣城四公里左右,一個小時就能到達。這次小河村的秦軍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九匹挽馬,和殘存的一匹戰馬拉著五輛馬車裝著輜重。多少也讓公孫策等人感嘆了一下,歷史上秦軍接連發動幾十萬大軍攻城略地,重視後勤補給不能不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縣城的地圖已經被他們翻爛了,這是個常駐人口十萬左右,加上附屬鄉鎮將近三十萬的縣。打下來復活的秦軍數目肯定不是一個小數字,公孫策所能獲得的軍功肯定也不是一個小數字。與此相對應的就是,縣城也不是那麼好打的。

    就已古鎮為例子,雖然古鎮特殊了一點,可他能一口氣復活五百軍魂,按照古鎮和縣城人口比例來說,怎麼縣城也要復活兩千軍魂。而且古鎮雖然特殊,可魚士疾就有一千四五百的人,放到縣城,這裡的敵人怎麼也要翻一倍才對!

    “縣城不是兩三下就能打下的,所以我打算用計!”縣城外,公孫策等人再次組建了一支騎兵隊,所選騎兵都是白銀二階的精銳。因為這些由魚士疾親兵轉化的符兵級別比較高,身體素質也不錯,又都有騎術經驗,完全可以轉職騎兵,不能轉職的原因就是公孫策沒有可供符兵騎乘的符馬。  

    劉威已經將手上的繃帶拆掉,他現在身體素質完全就是常人兩倍,恢復能力更是好幾倍。傷口已經結疤,再纏著繃帶會影響戰鬥能力。他摸著臉頰兩側的淺淺一層短須想了想說道:“讓我猜猜,你該不會玩調虎離山之計吧?”

    看到他摸鬍子,公孫策也有點不爽,他的鬍子本來就長勢兇猛,這才幾天沒刮,也是短短一層密密麻麻的覆蓋在下巴處。不由的也摸起了自己下巴上的鬍鬚點頭說道:“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將他們引出來,引到地勢有利於我們的地方後,我們慢慢虐殺他們。如果撐不住,再由郭亮帶騎兵去縣城裡面插旗!”

    “沒有城牆的時代就是好啊!只要把大秦的旗幟插上,復活幾千秦兵,這一戰我們就贏了!”公孫策的聲音怪怪的,讓劉威和郭亮好像看到一天明路,以後的縣城似乎都是非常好打的!只要用上這種辦法!因為這個年代不會有城牆,就是城市裡面的街口要逐個攻破,才能進入城市腹心地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7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