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頁
我心中一陣豁亮,原來譚綸是嚴老爹的門人,難怪會對我那般的友善呢,可是按照孟沖所說的,似乎譚綸一直都屬於那種牆頭草一樣的人物,他會因為嚴家的原因而對我另眼相看嗎?
帶著這個疑問我問道:
“這麼說譚綸是一個牆頭草一樣的人物了。”
孟沖搖了搖頭,說道:
“譚綸是本來是一介書生。當年中了進士以後不久嚴家就倒了,而後幾年他也是一直都不得意,一直到了他在台州知府任上的時候,練兵御倭,才算是嶄露頭角,那個時候世廟皇帝也對文人領兵十分的偏好,所以譚綸才得以出頭。而且譚綸多年來一直都在外領兵和倭寇打仗,直到嘉靖四十二年他出任福建巡撫,帶領戚繼光將平倭立下了大功,這才回到了京師得到了重用。”
我也長嘆了一口氣,有些感觸地說道:
“朝廷上爭名奪利實在是兇險萬分啊,一個不慎就是全家覆滅。”
孟沖也看著我神秘兮兮地問道:
“老爺,據老奴所知,你和嚴家的關係不一般!”
我一愣。對孟沖此舉有些不解,不過我還是很坦誠地說道:
“不錯!我和嚴世蕃在天牢中結義為兄弟,這一點我從來不瞞人。”
孟沖似乎對我的坦誠十分的滿意,他看了我一眼接著說道:
“其實譚綸看起來和嚴家沒有什麼關係,可是老奴卻知道譚綸和嚴家有親戚關係,如果當年嚴家再晚倒幾個月的話。譚綸的姐姐恐怕就成了老爺義兄的小妾了,只可惜的是天意弄人。”
我心中還是有些疑惑地問道:
“孟老是如何得知這些的?”
孟沖有些唏噓地說道:
“那是嘉靖二十年的事情了,那個時候我在宮中負責世廟皇帝的膳食,那個時候嚴家總會派人來打聽世廟皇帝的事情,而我也從他們的嘴中知道了這件事情。說起來我和嚴家還有譚綸都是老鄉。譚綸是江西宜黃人氏。而嚴家的老家就在江西的分宜。當年,為了湊夠譚綸進京趕考的路費,譚綸的姐姐賣身當街,誰知道正好遇到了你那個義兄,這件事情當時還被人傳為一時的佳話。只可惜……”
說起了這個,我也想起了當時四個人在天牢中同甘共苦的那些日子,可是到了現在卻已經七零八散了,頓感人生百變。
似乎朝廷對這次機關弩的事情十分的重視。次日一大清早就有人來叫門,簡單的洗漱完了以後,我早飯都沒有顧得上吃,就隨著來人去往了軍器局。
譚綸早就已經等在了那裡,看到我來了,他笑著迎了上來,說道:
“一大早就把侯爺你給叫起來,下官真是不好意思,不過上面下了命令,我也沒有辦法,哈哈。”
我也抱拳作揖,附和譚綸說了幾句,然後才問道:
“是不是西北的戰事吃緊?”
譚綸面色難看的點點頭,說道:
“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韃靼人不斷地騷擾我邊界的村鎮,讓朝廷頭痛不已,可是西北的將士面對來去如風的韃靼騎兵也沒有什麼有效的辦法,所以只好寄希望在侯爺的機關弩身上了。”
跟著譚綸走到了房間中,裡面還算乾淨整潔,而且裡面的桌子上面還備了一桌的酒席,譚綸說道:
“請吧,我知道候爺一定還沒有用早膳,所以特地的備下薄酒一杯,希望侯爺不要嫌棄。”
我連忙說道:
“譚大人盛情款待,小弟倍感榮幸,那裡會有嫌棄之說呢,呵呵。”
我和譚綸兩個人分主客坐好,站在一邊的兩個手下連忙給我們面前的酒杯斟滿了酒,譚綸揮揮手說道:
“你們都下去吧,我和侯爺有事情要商議。”
等那些人都走了以後,譚綸舉起了酒杯說道:
“下官敬侯爺一杯。”
我舉起了自己面前的酒杯說道:
“子理兄客氣了,小弟昨天才知道原來我和子理兄竟然還是一家人,既然都是一家人了就不必來那些客套了,小弟我先干為敬!”
譚綸也把杯中的酒倒入了口中,後才說道:
“沒有想到事隔這麼多年,竟然還有人知道哪件事情,不知道子堅是從何人處得知的,我自以為已經掩蓋的十分好了,即使是東廠和錦衣衛中的人也沒有多少人知道這件事情。”
我站起來把自己的酒杯和譚綸的酒杯都倒滿了酒,然後坐了下來看著譚綸說道:
“這件事情我是從孟沖那裡聽說的,當年我義兄為了了解世廟皇帝的嗜好,曾經派人和他接觸過,恰好他又是你們江西人氏,一來二去的這些事情他難免會聽說一點。”
譚綸默不作聲的喝了一杯酒,然後才問道:
“我聽說東樓是你親手埋葬的?”
我點點頭,說道:
“我義兄就葬在分宜嚴家的祖墳中,不過義兄臨走前還一直都掛念著嫂夫人,不知道她現在可好?”
譚綸有些落寞都回答說道:
“家姐一直都獨居在家,自從得知了東樓的死訊後,她搬到了我家後院的小祠堂中,每日念經禱告。”
我從袖口中拿出了一方玉佩,放在了桌子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