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頁
就在潘寧自家覺得無趣打算離去時,突然一個聲音大喝道:“來了”潘寧身子微微一頓,一臉疑惑的向北面張望了一眼,卻什麼都沒發現,不由的有些氣惱,覺得又是這幫人在戲弄自己,原本想就此離去的心思頓時被拋諸腦後,氣沖沖的沖了過來,一定要給那個戲弄他的人一個好看,也讓楊延昭知道御下不嚴的下場
可當他們一行人衝到那個說話之人的跟前時,卻發愣了。這時候,包括楊延昭和高文舉在內的所有軍官都一臉肅穆的圍在一片空地周圍,而那片鋪著厚重石條的地面中央,卻放著一個很像是姑娘們繡花時用的那種繃圈。那個用絲綢繃起來的表面,零散的放著幾顆並不起眼的綠豆,仔細一看,那幾個綠豆正在微微的顫動著。
潘寧懵了,這是什麼意思?
感謝【花下_亡魂】、【書友110304212942091】兩位同學的慷慨打賞~
月底了,老白再度向大家求支持~
002來的好快!
002來的好快!
孟良是正宗的太原府豪門出身,家大業大,不過他是旁支出身,在家裡地位不怎麼樣,從小在家裡也習得幾下把式。()以前北漢那個屁大的朝廷和那個慫囊鬼皇帝劉繼元在太原做堂把子的時候,孟良正當年少,因為北漢夾在宋和契丹兩個大國之間苟延殘喘,誰看著不順眼就想來掐一把,當時最強大的守將楊業就成了太原府中所有人的靠山。為了支持楊業北抗契丹,南擋大宋,太原城裡有頭有臉的人家沒少出錢出力。孟良就是在家裡不斷的向守軍砸錢的時候有幸結識了楊靠山和他的兒子楊延昭,一次往軍營送慰問品的時候正好遇上了一場小規模衝突,有幸與楊延昭並肩戰鬥了一次,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喜歡上了這種讓人熱血沸騰的場面。於是,心甘情願的拋棄了和族中那些叔伯兄弟一樣整天吃的滿嘴流油,最後腦滿腸肥的日子,隨著楊家父子從了軍。
北漢被太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窩端了,快的甚至沒來得及楊業反應。一心要隨著楊業在軍中建功立業,憑著自己雙手打下一片屬於自己榮譽的孟良隨著楊業降了宋,帶著從他們老家募集來的威虜軍從此為大宋東奔西走,南征北戰,在一次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戰鬥中,孟良學會了許多以前做富家子弟時做夢都不敢想的本事。同時他也在一次次的戰鬥中發現了大宋軍隊中的種種古怪,知道了在別人眼中,威虜軍就算殺敵再多,戰功再彪炳也始終要被人家當成外人。
那一陣,已經入了局無法回頭的楊業曾經勸過他,讓他解甲歸田別再那趟混水裡撲騰了,可孟良丟心不下那些一起出生入死,拋頭顱灑熱血的戰友,丟心不下他眼裡始終有些缺心眼的大公子,丟心不下一心報國卻處處受人排擠的楊太尉。楊太尉沒轍,也為了給威虜軍留下點種子,便將他遠遠的打發去守一個連強盜都不願意下手去搶的小地方。
楊太尉隨著太宗二度北伐時,他們早就揣測過的最壞境地終於出現了。楊太尉在明知必敗的情況下依然被人用言語擠兌的硬著頭皮去衝鋒陷陣拼死與超過自己二十倍的敵軍開戰,可當他退回約定好讓友軍們接應自己的陳家谷時卻只能看到滿目的敵人,信誓旦旦會力保威虜軍不失的潘大帥失約了,威虜軍全軍覆沒,從上到下,沒有一個投降的。骨頭硬的連當時將他們團團圍住的耶律休哥都不得不感嘆一聲。老太尉力盡被俘了,他用自己僅有的力氣拒絕了再當一次降將換取榮華富貴的機會,絕食以明志,三天後,殉國了。威虜軍用自己的鮮血證明了他們對大宋的忠誠。
孟良隨著楊延昭重新組建了威虜軍,這支軍隊與別個不同的地方就是他們全都是太原府的子弟兵,每個人都是以前威虜軍陣亡的那些老弟兄家裡的子弟,他們與契丹人之間有著血海深仇。他們知道自己這樣的一支隊伍會讓朝廷不怎麼順眼,但他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報仇而且朝廷正在用兵之際,沒有道理拒絕這樣一支一心殺敵報國的忠良之後所組建的偏師。
很可惜,二度北伐之後,大宋就像是被閹割了的公牛一樣,再也沒了某日那番氣魄,非但再無主動出擊的情況,反而屢屢被契丹人上門挑釁,打家劫舍、橫行無忌,擄百姓,搶牛羊,帶不走的放火燒。種種惡行令人髮指,威虜軍上下無不憤慨,可國事如此,一個小小的校尉又能做什麼呢?值得慶幸的是,一直與他情同手足的大公子楊延昭越來越有老太尉的氣勢了,穩重、成熟、眼光獨到、手段凌厲,處處顧全大局,卻又不像老太尉那樣只會一味的吃虧,知道什麼時候該為自己兄弟爭取好處,也知道如何在勾心鬥角的朝廷中明哲保身。
太宗駕崩之後,契丹與大宋之間的關係稍稍好轉了一些,為了不讓威虜軍這種刺頭一樣的傢伙引起契丹人的怒火,將好不容易形成的大好局面毀於一旦,威虜軍奉命撤回關內,被放到遂城來給人看倉庫了,雖然安全了許多,但大家都覺得很憋屈。饒是如此,官家居然還是不放心,依然派了兩個監軍來盯著大家。若是旁個,倒也還罷了,可偏偏來的這兩個,卻是那個名聲極好,實際上卻絲毫沒有信譽的潘大帥的侄子。並且這哥倆,一個又呆又蠢,整天人五人六看誰都不順眼,好像全天下人都欠他八吊錢沒還一樣,另一個又貪又色,除了領餉的時候偶爾會出現一次,其他時候大多都鑽在院子裡摟著粉頭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