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頁
說罷,大戟一轉,銳利的戟鋒往喉間划過。
蓋世英雄,就此隕落。
歷史上項羽不甘敗於劉邦這小人之手,高呼非戰之罪,但如今敗於曹操之手卻是心服口服。
蒙恬將項羽的話帶到,曹操臉上並無勝利的喜悅,略有傷感的說道:“將我大哥以帝王之禮,厚葬江東。”
項羽一死,江東無主,江東五郡皆受張良遊說歸降曹操。
天下除臨江、衡山、遼東外,以皆歸曹操統治。
三月,臨江王、衡山王、遼東王以及魏國文武大臣上書曹操一統天下,功高至偉,願意尊他為皇帝。
曹操坦然接受。小說整理髮布於ωωω.ㄧб k.cn
於泰山之巔祭祀稱帝,改國號為“周”,並定都於咸陽,入主阿房宮,占了一個現成的便宜。
本來以曹操之意,直接以“魏”為國號,但張、蕭何、張良、尉繚一至反對。張良最是堅決。說道:“天下紛爭因七國動亂而起,此亂持續八百餘年,各國子民相互敵視。因暴秦強大,使能讓各路諸侯統一而戰。現六國皆亡,唯獨魏國存在。餘下六國子民當如何去想?如此對治理天下不力。臣下以為亂由七國,止於七國,七國不存,天下歸一。”
曹操有些不喜,但也頗為認同,又問國號該如何而立。
“周。大周!”蕭何提出了一件建議,“天下諸國本是大周子民,現在重歸大周,天下百姓必能支持。”
曹操略一沉吟。也便同意了下來。
對於國號,他本人也不太在意,只要皇帝寶座坐的是他,至於叫他什麼稱呼都是次要地。
四月,張、蒙恬請辭離去,表示功成身退。
對於蒙恬,曹操並沒有挽留。但張卻是死活不讓。
面對這種有大才又忠心地人才,曹操焉能放手。原先,他還因為張的特殊身份對他有些防範,但現在天下歸一,張功不可沒。心中疑慮也全然消散。最後,曹操甚至不惜將張軟禁起來,只要他一日不打消這個念頭,便一日不放他自由。
終於,張妥協,不再提請辭一事。
於此同時,曹操還多多留意張良的舉動,張良跟張一般,品德高尚如同聖人,不求名利。
這天下剛定。正是用人之際。他怎麼可不可能讓張良這類人才歸隱田園。
不過,張良似乎也沒有歸隱的意圖。而是坦然的接受了曹操御史中丞以職位,在內事中為天下百姓牟福。
細細想來也是,這張良在歷史上之所以會歸隱,乃是為了明哲保身。這劉邦並非沒有容人之量,而是他沒有御人之才,更加沒有顯赫的功績。
張良的存在只會是功高震主,而對大漢王朝沒有任何好處。
但現在情況不同,曹操至丹陽白手起家,經歷大小戰役無數,先是破秦,後是一統之戰。凡是重大戰役,沒有一次少得了他的指揮。
完全可以說上一句,這大周的天下三分之二是他曹操一人打下來的。
他本人往那裡一站,不管文治上地功績,還是武勛,誰震的住他。現在的曹操才不過三十餘歲,至少還有三十年可活。
張良有何愁沒有時間機會為天下蒼生效命。所以,張良壓根就沒過歸隱的想法,反而一心為大周地未來籌劃著名。
曹操用半年的時間頒布新法,改變制度。他以“無為”治國安民,並且沿用了漢朝的官制:實行三公九卿制,宰丞相具有較大的權利。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稱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長;太尉管軍事,是武官首長;御史大夫掌監察,輔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御史中丞,掌管宮內事務。九卿則是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延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等等。
蕭何為丞相這點毋庸置疑,隨曹操患難與共的桓被封為太尉掌管軍事,張受封為御史大夫,陳平是尚書令,尉繚被封為延尉,掌管法律。夏侯嬰被封為了大將軍,虞子期封為車騎將軍,韓信受封為了驃騎將軍,其他人等也各有封賞。
這天下安定下來不久,張良便在適當的機會提出了罷免諸侯王位的舉措。
與此同時,衡山王吳芮在張良地勸說下知趣的自免王位,曹操大喜賞金萬兩,封他為荊州牧。臨江王共尉捨不得眼前榮華,公然舉兵反抗。
曹操命豫州牧周勃、徐州牧李左車和荊州牧吳芮起兵伐之,大破共尉於臨江。
遼東王高仲本舉棋不定,見共尉下場也不敢造次,自消了王位。
武帝二年,曹操至書於南越武帝趙陀,望他歸順大周。
趙陀回書,願將帝號改王,自降身份,但大周不得干涉南越內政。
曹操大怒,這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
對於這趙陀他也略微了解。
當年。秦始皇統一七國之後。開始著手平定嶺南地區的百越之地。他派屠睢為主帥,年輕的趙陀為副統帥率領五十萬大軍平定嶺南,屠睢因為濫殺無辜,引起當地人地頑強反抗,被當地人殺死。
後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囂為主將,並和趙陀一起率領大軍經過四年努力,於始皇三十三年完成平定嶺南地大業。
秦二世時,由於先後有陳勝吳廣起義,中原陷入了一片混亂狀態。
秦朝末年,南海郡尉任囂病重。他臨死前把時任龍川縣令的趙陀召來,向他闡述了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險可據的有利地形來建立國家,以抵抗中原各起義軍隊的侵犯;並當即向趙陀頒布任命文書,讓趙陀代行南海郡尉的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