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頁
挑著重擔前進,而體力消耗巨大的民夫,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糧草消耗器。
如今有了輕便實用的木牛,一個民夫的運載量不輸於一輛牛車,已經能足足供應到十個士卒。這樣越是長途行軍,效果就越是明顯。
運糧大軍大減,原本一萬的運糧隊,如今只要一千人就能保證。長途跋涉之下,九千民夫的糧草節省下來那可是一個天文數字。大大減輕了軍隊糧草供應的壓力。
九千民夫留在原處,不論是用於耕種還是各項建設,所能發揮的作用更是巨大的。
而且木牛的輕便可操作性,使它的速度遠比原來的運糧牛車來得高。它的一隻大輪子,及周邊的四條粗大的支撐杆,使它幾乎沒有陷入泥坑的可能。
加上它關鍵部位使用的是先進的齒輪傳動,這使木牛的速度,幾乎是不輸於只帶著兵器輕裝行軍的士卒。完全保證了大軍糧草的供應,眾將再次見識到了主公的妖孽。
連隨便找來的一個阿丑姑娘也是這麼有才。紛紛要求回去後,全部換裝新式的木牛糧車。
往日讓他們最喜歡的運糧牛車,那舒緩的速度,還動不動就陷入泥坑裡。對比之下讓他們再也看不下去。
只是這一回出征太過匆忙,已經是把匠營新制的木牛全部帶上。也只能省下三分之一的民夫。
當然這也是相當巨大的進步。用主公的話來說,就是一個阿丑姑娘就抵得上一支強大的運糧隊。
孫策在心中對自己說的卻是一句偉人名言:“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在這裡阿丑就是巨大的生產力!還是要大力發展先進技術啊!這三國時代,實在是太落後了!電燈、電話、電視機多莫遙遠的回憶!
如今的夜生活,只能是每天晚上回房後的登山運動。幸好,每座山峰都有不同的優美風景,讓人百看不厭。不然這枯燥的夜間生活,真是會讓人鬱悶的發瘋。”
江東大軍加上運糧的民夫,一萬五千大軍行進,兩百里路,卻是要過兩條河水。正是春夏之交,河水暴漲,等孫策的一萬大軍到達巢縣之時,已是決定出征的半月之後了。
雖然準備工作用去了五六天,可是這路上也用去了**天。如此緩慢的行進速度,讓孫策大感這個時代的交通,實在是要加以大加改進。
以這樣的速度,只是廬江一郡都要花上半年才能走遍,更不用說要打仗什麼的。看來在江南地帶,最好的出兵時機反而是在秋冬季的枯水期了。
與李儒一商量,從現在開始,廬江境內就要開始修橋,鋪路,重修四百年前的秦馳道。大漢四百以來,把秦朝便利的交通幾乎損毀的一乾二淨。
習慣了後世的高速公路的孫策,更是覺得這樣的龜速實在是不能忍受。他要讓所有的大河上都建起水泥或是石制的拱橋。讓所有的郡縣都連通水泥鋪設的馳道。
孫策雖然不懂現代橋樑的修建方法。但古代拱橋的最高成就趙州橋他卻是慕名已久,且親自去看過的。只要畫出基本的圖樣,交給那些修橋的工匠,這根本不算難事。
古代大漢工匠的聰明才智,是遠超同時代的其他文明的。更何況有了孫策這個作弊器的指點,很難想像他們會做出什麼樣驚天地泣鬼神的傑作來。
只要讓李鐵的匠營拉制出鋼筋來,配上沙與石子,那製作橋樑所需的無數條石。就可以用標準的水泥預製件來代替,這必然能大大增加橋樑修建的進度。
而且能節省下大量的石匠,其實這個沒有載重汽車的時代,根本無需擔心橋被壓垮的問題。水泥里只要加入合比例的沙石,加上拱橋抗壓力強的特點。
就有足夠的承重力了,鋼筋倒也不是那麼必要。當然有鋼筋的支持要比沒有更牢固,更加的經久耐用。只是讓李鐵的匠營里多做些工作而已,造橋什麼的,還是打算得長遠一些好。
而祖郎那邊在山寨修建完畢後,已經停下了水泥的生產。如今不但不能停產,還要大量的擴大規模。單只一個廬江,只怕就要用去成千上萬噸的水泥。
有足夠的糧食供應,還有工錢賺,在這個流民眾多的時代,工人根本不是問題。
巢縣城外軍營中,李儒把送往山寨的密信用飛奴發出之後,坐回自己的椅中。
如今在幾個小道士,根據孫策所教的訓練方法認真的培育下。加上沒有了左慈這個常愛吃一隻的‘天敵’存在。
能送信的鴿群已經發展到近百隻。基本上能滿足廬江各地的軍用通信需要。
李儒帶笑的看著坐在帥位上的主公:“主公能重修馳道,實在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孫策奇怪的想道:“我是後來人。深知強國之道,首在教育與修路,只有這兩項基礎發展上去了,加上強大的工商業支持,才能有一個國家真正的強大。這些,難道軍師也知道嗎?”。
想到這裡,孫策笑道:“軍師,等廬江平定之後,我們要做的不但是要修路。我們還要重建各級書院,讓咱們的廬江所有的孩子,都去免費求學,都能有成才的機會。
你看吧,十年之後,我江東軍治地將沒有白丁。二十年後,我們廬江的人才將會遍及天下。至於三十年後,哈哈!軍師你會看到的!”
聽到主公的宏大設想,李儒這見慣大場面的有識之人,也是重重的噴出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