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73頁

    當然,這還是一台初步的試驗機型,它地出現只是驗證了水力紡紗機地基本結構可行,要想做出真正實用化的機械,還需要繼續摸索。

    按照李彥地想法。這種紡紗機至少可以做出粗紡型、精紡型,根據具體的要求做出不同的設計。

    水力紡紗機使用了齒輪地傳動結構,僅僅是為了讓齒輪的咬合在運動中更流暢。負責鑄造齒輪的精作坊就進行了多次試驗,慢慢才找到一些眉目,至少現在地齒輪運轉起來還挺順暢,雖然這是在齒輪並不多的情況,但也已經難能可貴。

    這其中少不了大量技術員的參與,李彥始終認為齒輪的咬合應該是一個機械學問題,可以用形學與數學計算得出,但就眼下來說,他們還不能掌握這個原理。

    如果水力紡紗機與織布機能夠成功的話。那麼必然會使紡織品的價格再度下跌,也意味著紡織品工業化時代的加速來臨,而在這之前,肯定還有許多障礙需要掃除。

    “三娃,若是你能考得生員,老夫定要薦舉你入朝為官,可惜、可惜了!”徐光啟半臥在床上,發出一陣急促的咳嗽。

    李彥沒想到幾天未見,徐光啟的病似乎又重了許多。他聽到消息立刻便趕了過來,兩人亦師亦友,李彥對徐光啟也充滿尊敬。  

    上半年地院試,李彥曾硬著頭皮去參加,不出意料地沒有考上。雖然說所謂的“華夏派”崇尚自然的文風在民間已經有一些不過,不過負責院試的考官顯然看不上,李彥至今為止還是沒有得到生員的功名,也就無法成為監生,入朝為官。

    明朝做官的幾個途徑。進士、舉人、監生。還有吏員,按理說軍戶為吏。也有可以充役的,不過徐光啟還是希望李彥能考取功名。

    李彥笑了笑,經歷了這次皇位的更替,他越來越覺得自己不是搞政治那塊料:“大人,學生不一定要做官,同樣可以推廣作物,以及新式的工具,造福百姓。”

    李彥知道與徐光啟說話,就要說這些為國為民地事情。

    徐光啟從枕邊拿起一份報紙,微微嘆息道:“三娃,不在朝堂,卻非議朝政,此事不妥、不妥啊!”

    李彥看了一眼《華夏商報》頭版的標題,不禁微微苦笑,如果說以前的報紙,還是以邸報信息為內容,很少發出評論的話,那麼這幾期的報紙,就是裸地議論朝政了。

    “古人云,兼聽則明,當朝諸公也應該聽聽百姓的聲音,學生以為,這並沒有什麼不妥,”李彥欠了欠身,小心地說道。  

    “哎!”徐光啟搖了搖頭,在傳統的士大夫看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所以即便東林影響很大,但東林書院講學時也不謗議朝政,《東林學報》也以學術為主。

    當初,為了淮撫李三才入閣一事,反對者攻訐其結黨,影射東林,顧憲成於是寫信給葉向高、孫丕揚,為李三才辯護,信件被公開後,引起朝野大嘩,其反對者攻擊顧憲成“遙執朝政”,是為出位。

    由此可見朝廷對在野者插手朝政事務相當的敏感,李彥這麼做,很容易激起反對。

    《華夏商報》發展到今日的規模,每期銷量突破七千,發行到大江南北,已經不是誰人隨便就能動地,但要是真地激怒了朝廷,那被毀掉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這些事情,以後還是莫要涉及,早日取得功名,入朝為官,方可大展鴻圖,”徐光啟點了點報紙:“先說說你這些想法吧,似乎挺有道理。”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一一二回 製造火器

    新帝即位,先後撥出二百萬兩白銀犒軍,徐光啟一直憂心的軍餉終於得到解決,不過建奴連續叩邊,遼東局勢緊張,延綏兵、浙兵,以及秦邦屏的石柱土司兵都被抽調前往,徐光啟只能從各處選拔四千新兵進行操練,包括李彥操練的五百兵。  

    李彥對於練兵也完全是嘗試,他看了這個時代能見到的戚繼光的《練兵紀實》和《紀效新書》,結合對後世軍隊的一些認識,提煉出一套簡單的練兵方式。

    李營的操練首先是隊列,前七天都是高強度的隊列訓練,包括排隊、行進與跑步,要求士兵時時刻刻都能保持整齊的隊列。

    對於明軍中複雜的戰陣,李彥開始只訓練一種,那就是長槍陣,戰技也只單練一種,那就是長槍刺殺。

    雖然戚繼光的書中對練兵、作戰、戰技等有很多總結,也曾練出一支強兵,不過他的方法太過複雜,李彥自己都掌握不來,更別提那些招募來的流民,只能用更加簡單的方法,“單戀一枝花”,以求做到最強。

    在之前的校場比武,以及稍後為了籌集糧餉而搞的比武中,李彥這種長槍陣確實暴露出很多問題,延綏騎兵的衝擊、石柱土兵的靈活牽扯,都能使長槍陣發生混亂。

    但長槍陣也有很多優點,在正面衝擊時,不過是騎兵還是山地步兵,即便是能贏得勝利,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長槍如林、不動如山,這是徐光啟看過多次比武以後,對李營新兵的評價,作為一支新兵,這已經是極為不易的評價。

    不過,徐光啟對這種長槍陣並不看好,他欣賞的是李營紀律的嚴明、隊列的整齊,徐光啟認為有此為基礎。就可以練出一支強兵。

    朱常洛即位以後,徐光啟的練兵工作終於能更好地進行,他這次從軍器局領來了兩千支嚕密銃,並發給李營三百支。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73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