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頁
陳海平沒有大動作,因為現在的懿安皇后不是那個志大才疏的崇禎皇帝,以懿安皇后最近的表現來看,陝西的事兒也肯定不會循著以前的老路走。
四月二十五日,綜合各方面的情報,陳海平終於得出了的結論,而這個結論是他最擔心出現的,但還是出現了,懿安皇后就是懿安皇后。
現在陳海平很後悔,但他不是後悔放懿安皇后和太子去南京,如果事情從頭來過,他還是會這麼做。因為,他最根本的使命是改造這個國家,改造這個民族,而不是為了一己的痛快去海上耀武揚威,或是把什麼俄羅斯給滅了。
實際上,如果站在歷史的高度上,正是因為懿安皇后的出色表現,才使得他改造這個國家,改造這個民族的根本目的進展的更深入了。
陳海平後悔是沒有看一看懿安皇后長的什麼樣,要是早知到懿安皇后這麼了不起,那他一定會去撩撥一下這位大皇后,弄點曖昧出來,但可惜,他竟然連懿安皇后長什麼樣都不知道。
現在,陳海平感覺世間最有趣的事兒就是把懿安皇后按在腿上,扒去衣服,打幾下懿安皇后的屁股。
要是如此,那真是此樂何及了,但可惜,這麼好的願望怕是這輩子都不可能實現了。
就是這番頓悟才讓陳海平徹底平靜下來,他盡到自己的責任就好,至於能做到什麼地步,那就要看天意如何了。
頓悟是一回事,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國家一統最好還是在自己的手上實現為好。
有李自成和張獻忠這些人在,陝西是不會太平的,而等到這些人羽翼豐滿之後,還是會成為懿安皇后的心腹大患的。
現在沒必要插手,物競天擇,看看到底誰才是陝西最後的王者?陳海平傳下令去,令申喜仁繼續控制延川、延長和宜川一帶,如果流民大軍不是因為官軍而陷入危險的境地,那就坐山觀虎鬥,先看著,待局勢明朗之後再說。
四月二十八日,陳海平啟程,率軍回師北京。
原本是要去歸化看看的,但沒時間了,袁崇煥和那位布木布泰公主的婚期定在了五月二十八,要想參加,那就必須往回趕了。
五月十三日,陳海平回到了京城。
------
第二百四十章 鼓勁
第二百四十章鼓勁
陳海平回到京城時,京里的大人物就剩政務院總理孫傳庭和軍務院副總理陳啟立兩個人了,其他人這會兒幾乎都在山東呢。
山東,現在是土地改革的最前線。
沒有人比陳海平更清楚土地改革意味著什麼,往輕了說,土改是他的權力穩固與否的基礎,如果農村的土改按預期的實現,那在這個世界上,至少在這三省之地,他的地位穩如泰山,沒有人可以挑戰一分一毫;往重了說,那這就是為中華民族的千秋萬代奠定了繁盛的基礎,這就如同在那一世,如果沒有偉人成功領導的土地**,也就不可能有後來的中華民族的重新崛起。
對土地改革,陳海平不僅慎之又慎,也力求完美,不願有一點瑕疵。在原本的計劃里,是讓陳奇瑜在京城附近的懷柔縣先搞個試點,有了一定的經驗之後,再由近及遠,由北直隸慢慢推展至山西和山東。
土改完成的時間,原先的預計是兩年。
計劃變更之後,試點不搞了,新的決定是先在山東全面推開,然後順次是北直隸和山西。
之所以如此決定,有兩個原因。
頭一個原因是因為相對而言,毗鄰河南和南直隸的山東局勢最不穩定,而土改是穩定局勢的決定性因素。雖然先在山東搞土改會造成一定的混亂,但相對大局這是小問題,而在山東一旦完成土改,不僅大局底定,更會給南明造成巨大的壓力。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移民。歸.化方面需要大量的移民,而山西正好又土地越來越貧瘠,生存條件日益惡劣,所以從山西移民是最合適的,因而就要把山西放在最後進行土改。
這是千古未有的大變,為了把事.情儘可能地做好,也因為這件事繁瑣之極,需要大量的人手,所以京里凡是能抽調出來的人都去山東了。
本來,徐光啟、成基命和鹿繼善.等人是不用去的,但“耕者有其田”自古就是徐光啟這樣的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所以這種事又怎會願意錯過?何況,又經過陳海平的諄諄教誨之後,他們都對“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有了更深的體會,就更是非去不可了。
陳海平告訴他們,“耕者有其田”其實是兩句話,但人.們從來只敢說頭一句,所以“耕者有其田”雖然自古就是讀書人最高的理想,但要是說不出下一句,那第一句就絕無實現的可能。
“耕者有其田”的下一句是“不耕者無其田”。
話說出來總是容易的,但要把話變成現實就太難.了。“不耕者無其田”絕不是一道政令就能解決的,所以徐光啟等人的眼珠子都想綠了,山東自然是非去不可。
――――――對於權力,對於很多很多的權力,陳海平一向的.態度是強迫自己放棄,他絕不做諸葛亮第二。
諸葛亮智慧超.人,但卻不是個合格的領導者,他管的事情太多也太細了。如果以那一世的觀點來看,諸葛亮是有病的,有著某種精神方面的病患。
諸葛亮簡直太強了,他是整個西蜀的大腦,還有著無盡的觸鬚控制著西蜀的方方面面,但正因為如此,一旦諸葛亮這個大腦死了,那西蜀也就完了,因為諸葛亮已經把西蜀變成了他自己的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