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頁
“這可太好了!”孫傳庭道:“鹿大人清正廉明,又精通律法,確實是法務院總理的不二人選。”
“對啊!”陳海平也鼓掌稱善。
鹿善繼沒有推辭,他站起身,道:“鹿某還能以殘軀參與此等盛事,伯順何幸之有!”
陳海平道:“鹿大人,我們是共襄盛舉,坐。”
鹿善繼坐下後,這時,徐光啟問道:“領政大人,是不是應該組織人力分了?”
徐光啟生平最關心的就是農事,越老越是如此。徐光啟的家境貧寒,深知農民之辛苦。
徐光啟二十歲中秀才,但這個秀才很另類,白天教書謀生,晚上不專研八股,卻專研農學。
由於農業生產同天文曆法、水利工程的關係非常密切,而天文曆法、水利工程又離不開數學,徐光啟又進一步博覽古代的天文曆法、水利和數學著作。
徐光啟不光研究,還實踐,他早年引種甘薯,後來又在天津引種水稻。臨近晚年,他的絕大部分心血都傾注了在煌煌巨著《農政全書》的著述上。
對農民,徐光啟滿懷悲憫,他對陳海平沒收地主土地,均分給農民之舉,興奮到整晚整晚都睡不著覺。但是,一晃兒,好多天過去,這件事竟然沒有一點消息。
今天,徐光啟終於忍不住了。
陳海平道:“徐大人,分地的事兒先緩緩。”
徐光啟愕然,隨後急忙問道:“不分了?”
“哪能呢。”輕輕搖了搖頭,陳海平道:“徐大人,分地的事兒沒有絲毫變化,也不可能有變化,只是有些事我還沒有想清楚,所以先緩緩。”
一聽沒變,徐光啟這才把心放進了肚子裡,問道:“那明年怎麼辦?”
陳海平道:“先把地都租下去,沒有種子農具的,政府暫借。”
徐光啟又問道:“那種子農具怎麼算?”
宋朝王安石變法,種子農具可沒少坑農民,是以徐光啟才有此問。陳海平道:“政府什麼價買的,來年收農民什麼價。”頓了頓,又道:“嗯,這樣吧,也可以分三年償還,不要利息。特別困難的,還可以算作政府免費贈送。”
徐光啟一聽,大大鬆了口氣,但三爺聽了,卻深感肉痛。抬頭看見王元程眼裡的笑意,三爺咧嘴苦笑。沒辦法,銀子只要在自己手,那就有感情。
隨後,幾人又把政府架構詳細研究了一遍,這才散去。
------
第二百章 大政(一)
寧宮,政務院
站在廊檐之下,看著一些太監在掃雪,孫傳庭心裡的感覺要多怪,就有多怪。
不過也是,皇宮這麼大的地方不能就這麼荒著,而且說實在的,這後宮還真是辦公的好地方皇宮的近萬間房子絕大部分都在後宮,把一些政府機構集中在這裡,地方富富有餘。再,集中辦公也是好處多多,起碼各部門溝通起來,處理公務方便多了。
但在後宮辦公,也虧陳海平想的出來。
一開始,陳海平出把一些政府部門集中在後宮,孫傳庭是反對的,因為這實在是太有點不倫不類了,但在陳海平說了理由之後,他就沒脾氣了。
陳海平要炒地皮,炒內城地皮,要把內城的地皮每畝至少炒到萬兩銀子以上。
他們在歸化皮就賺翻了,而且現在還在賺。孫傳庭相信,妹夫既然說了,那就真能做到。何況現在的條件要比歸化好的太多了,每畝地皮炒到萬兩銀子也不是不可能的。可那是多少銀子啊?得有幾億兩吧,那他這個政務院總理今後還有什麼好愁的?
但儘管如此,孫傳庭依舊覺得怪的。
稍稍站了一會兒,孫傳又無奈地轉身回到屋裡,坐在書案前,繼續辦公。
事真是千頭萬緒。太多了。一想起剛到京城時。妹夫對自己地那個熱情。孫傳庭心中就苦笑不已。
“大人。”
孫傳庭頭批閱公文時。忽聽有人喚他。抬頭一看。是當值地公人吳大福。
吳大福四十多歲。是個太監。
為了安置這些太監。有些太監就留在了皇宮裡。他們一部分負責皇宮地日常維護。一部分就成為了各個機構地公人負責打雜通傳等事。
孫傳庭以前對太監自然是沒有好感地但在經過陳海平地批評教育後。他地態度轉變了。陳海平告訴他。太監也和普通人一樣。真正壞地很少那麼幾個。要論壞。論無恥。實際上讀書人這個群體才是最壞最無恥地說閹黨吧。雖然名叫閹黨。但太監有幾個。不幾乎都是讀書人嗎?
世人之所以對太監的印象這麼不好過是因為歷史是讀書人些的,而讀書人又之所以這麼似是而非、顛倒黑白地寫歷史,就是為了推卸責任。
這些話翻來覆去都在認證讀書人無恥,自然極為刺耳,但和歷次一樣,孫傳庭最後不得不承認陳海平說的有理。何況時不同往日,對陳海平安置這些太監的方式自然是非常贊同的。
“什麼事?”孫傳庭問道。
吳大福道:“大人,有位陳大人求見。”
“陳大人?那個陳大人?”孫傳庭問道。
“是陳奇瑜陳大人。”
“啊。”孫傳庭吃了一驚即就大喜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