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頁
“父親,您放心,孩兒明白。”
“你真的明白?”
“是,孩兒真的明白,現在我們要獲得最大的利益,那與少爺靠的越緊越好,而且……”說到這兒,**海壓低聲音,道:“父親,我們有的是時間。”
聽到這最後一句,江德奉微微點了點頭,笑了。
本想輕鬆一些,但新年新政策,**的全勤獎勵辦法改了,最少五千字才有,鬱悶。所以,日更三四千字就得改為五六千字了,還得奔命。日更五六千字,面人多少有點向朋友們要月票的底氣了:兄弟們,面人要月票,把《亂明》頂上去!
------
第一百九十三章 反應
的大遷火了很多行業,報房也是其中之一。
宮裡和衙門裡都必不可少,要有一些負責謄寫文件的小太監和書吏。這些人每天就是抄抄寫寫,乍看似乎什麼權也沒有,但實情並非如此。
他們所抄寫的文件,都是機密,是機密就有人要打探,探聽的不是百姓,而是官員。
各省總督、巡撫等大員都在京城派有固定的人,這些人的職責是傳遞有關本省的文件,實際上還兼有刺探朝廷動向的任務,他們是地方大員安插在京城的坐探。
各省總督、巡撫等大員都視他們為親信,常依據他們提供的信息,判斷高層動態及政治風向。
這些人雖都是廷編制之外的小吏,但神通廣大,而負責在宮裡衙門裡負責抄寫文件的太監和小吏都沒什麼地位,自然也就沒什麼油水,清苦的很。
於是,不規矩的書吏便將們抄寫的文件內容當作“資源”,奇貨可居,待價而沽,跟有關的官員進行各種交易。
這早已是常,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現下京城出了這麼大的變故,報算是火上房了。封鎖一開,最先把消息送出去的就是報房的人。
在這支偌大的遷大軍,每天最忙碌的就是這些報房賈兒,他們忙的那可真叫是累的狗爬兔子喘。
這些房也真是有本事。連臨時驛站都建立了。就是為了邸報傳遞地迅速高效。
以前發送邸報。一般都隔個七八天才能發一回。但現在。有時候每天就上兩三回。
十月初七近黃昏。又該安營了。
這會兒。他們已經過了大名府。到了開州。再走幾天就能進入河南地界。離開封不遠了。
安營了。讓很多人想哭地熱鬧又開始了。
“最新消息。最新消息。特大最新消息!”數名報房賈兒騎著馬望不到邊際地營地上穿梭。吆喝……
報房的買賣做的還算公道,不因為距離越來越遠而加價,還是原始價,童叟無欺,一份三兩銀子。
這兒的人想知道京城以及各方消息的多半不會在意幾兩銀子,更不會因為幾兩銀子而湊過去看別人的,所以買賣好的很。
在一處丘陵的背風處急匆匆走出來一個二十四五歲的年輕人。這時,剛好有一個吆喝“最新消息”的賈兒騎馬而過,年輕人趕忙招呼道:“等一等!”
賈兒聞聲勒住馬頭,啼聲踏踏向年輕人小跑而來。
“這位爺,您要份邸報?”到了近前,賈兒翻身下馬,客氣地問道。
“是,我要一份。”年輕人說著,手一翻一小錠銀子給了賈兒。
“好了,這是您的!”接過銀子賈兒高興地把一份邸報遞給了年輕人。
接過邸報,年輕人轉身就往回走乎很急的樣子。年輕人邊走邊看,但依舊腳步匆匆。
邸報厚薄不一有時候就是一張紙,但今天有點厚,有十多張。年輕人一開始匆匆掠過,但看著看著,年輕人卻越走越慢,最後竟然停住了腳步,專心致志地看了起來。
“志陽,你怎麼回事?不知道爹等著呢?”忽然,背風處又走出一個四十多歲的男子怒氣沖沖地訓斥年輕人。
“啊,哎呦!”年輕人反應過來,趕忙向前跑去。
背風處有著五十多輛大車,男人大多在餵馬,搭帳篷,女人則忙乎著生火做飯,好多孩子不知人間疾苦,似乎比在家裡更興奮,要不是大人壓著,這會兒得鬧翻天。
在一塊空地上,一位老太爺端坐在太師椅上,那派頭就跟坐在家裡沒兩樣,腰板筆直。
老太爺姓王,王洪魚。王家是山東萊州府的大地主,家裡有地不下三千頃。這一次,要不是老太爺壓茬,說不定得出多大的事呢。像李家、張家橫行慣了,不服,結果死人不說,萬貫家財全都沒了。
還好,王家忍了,雖說房子、地、糧食、牛馬大都沒了,但那些人真的說話算話,配合就沒事,別的一概不動。
這個時候,任何人家都會是一顆紅心,三手準備,老太爺一邊暗中把大部分金銀埋藏起來,一邊派人繼續管理經營各處的店鋪,同時也帶著大部分家人隨著太子去江南。
到這裡參一腳,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安全。這個安全,不僅指的是盜匪,還指的是官府,兩邊都是。
買邸報的年輕人是老太爺的七兒子王志陽,那個訓斥王志陽的是老三王志偉。
“爹,邸報。”到了老太爺面前,王志陽恭恭敬敬把邸報雙手呈上。
離的並不遠,又是順風,王志偉的聲音又大,老太爺聽見了。張開眼,抬手接過邸報,老太爺問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