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這年七月,沒人知道林丹汗是怎麼想的,他竟然放棄了遼西河套地區,跑來豐州灘,打跑了順義王卜石兔。
這是個致命的錯誤,本就眾叛親離,這一下,林丹汗又幾乎把半個漠南蒙古的部落都變成了自己的死敵。
林丹汗西遷,對於皇太極那真是天上掉下來的天大的大禮,不僅來自蒙古的威脅一朝盡去,而且還憑空得了那麼廣大的土地。
從天上掉下來的這份給皇太極的大禮並沒有到此就結束,林丹汗給完,崇禎接著給。廣寧塞外有炒花、曖兔、貴英諸部,蘚鎮三協有三十六家諸部,他們原本都是親近明廷的。林丹汗西遷之後,他們就要單獨面對八旗大軍的壓力。這個時候,明廷本應安撫還來不及,崇禎卻因為有傳言說這些部落與女真人勾結,就把原先一直給與的封賞全部革除。更有甚者,是年塞外饑荒,諸部請糧,崇禎卻堅拒。於是,東邊諸部群起而去,盡歸皇太極。
隨後的己巳之變,就是插漢部西遷所引起來的,而崇禎的錯誤政策又為之推波助瀾,使之成為可能。
當時,儘管女真人在軍事上占優很大的優勢,但對薊鎮外的哈喇慎三十六家而言,他們也時常對明廷占有軍事上的優勢,但最後又如何了?事實是,他們需要漢人要遠遠甚於女真人。
原本,為了因應插漢部西遷,明廷對哈喇慎三十六家更應該多方照顧,但崇禎非但不這麼做,還反其道而行之。
可以說,即便有插漢部西遷的影響,但要是崇禎對哈喇慎三十六家稍微好一點,那就決不會有後來的己巳之變。
崇禎讓原本的護門之犬變成了揖盜之賊。
如今,察哈爾部西遷已經不可能,那因為察哈爾部西遷引起的蒙古諸部矛盾激化也就不會發生,那延邊的蒙古諸部還會不會群起投效皇太極呢?
這個可能依然是存在的,只要崇禎繼續施行錯誤的政策,這個趨勢就不可避免,那麼,皇太極還會不會冒九死一生之大險,繞道山海關,突入關內呢?
陳海平覺得,繞道山海關,突入關內,是皇太極擺脫戰略困境的唯一方法,因為沒有發生插漢部西遷的事兒,皇太極突破戰略困境的壓力也就更大,所以,袁崇煥只要殺了毛文龍,皇太極還是會來的。
現在,他在歸化的存在很有可能影響到這一歷史走勢,如果皇太極能夠完全認識到歸化所蘊藏的力量,那皇太極的心態就會轉變,皇太極的心態可能就會起變化,他就不會再老想著怎麼進,而會開始多想怎麼退。
皇太極會意識到嗎?陳海平覺得不大可能,因為這太匪夷所思。皇太極當然會留意到這兒的變化,但至於上升到多麼高的高度,那還不至於。
陳海平下令,一切都要低調低調再低調,對於蒙古各部的籠絡也要放慢,規模更要放小,總之一句話,就是要把歸化的影響力儘可能地降低。
己巳之變一定要按歷史原本的軌跡如期到來。
------
第一百五十章 荒誕
傳庭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人,他清楚陳海平將來要是,那會激起多麼大的反抗,而這種反抗的激烈程度也就意味著相應的要有多少的人頭落地,意味著整個仕林必將遭受空前的莫大浩劫。
皇帝不皇帝的,孫傳庭這會兒已經顧不上了,他現在唯一想避免的就是設法挽救這場事關整個仕林的空前浩劫。
好在,孫傳庭還有信心,說來好笑,他的信心竟然是源自陳海平這個浩劫的始作俑。
陳海平這個人不同於其他過往的他所知道的任何一個梟雄霸主,孫傳庭感到難以理解,他竟然在陳海平身上感受不到對權力的那種。
對身邊的人而言,有那種的人是無法掩飾的,何況如果陳海平有,他也根本就不需要掩飾什麼。
陳海平極有人情味,無論何時何地,身邊親近的人都不會對陳海平產生恐懼的心理。因為沒有這種對權力的裸的,所以陳海平的人情味就更真實,也更讓人感覺貼心。
一個這麼有人情味的人會忍心如此暴虐地殺人嗎?孫傳庭不相信,所以他還抱有希望。但是,但是,願望是美好的,事實卻每每是殘酷的。
看著案頭的一份份報告,就連孫傳庭自己都在想,現在的這些讀書人是不是真的該殺一殺?
得寧錦捷報,朝廷上下一片歡騰,極之振奮,有說此為“將洗三朝未雪之恨,械十年匪茹之凶,偉哉天啟皇帝閱奏後,情不自禁地批曰:“立三捷之奇功,雪恥除凶,洗十年之積恨!”繼而又言:“銘州之捷,雪恥除凶,十年僅見,聯心嘉悅奇功自然要有奇賞。有賞自然就有人受賞。那麼誰是寧錦大捷地功臣呢?要論功臣。那自然推就是九千歲魏忠賢魏大公公。
天啟帝贊曰:“寧錦危急。賴廠臣調度以奏奇功。”後又公然稱:“寧錦之捷制勝折衝。皆受廠臣秘畫。”
有此奇功。當然要有奇賞。一月之中。魏公公竟累累受賞。一次又一次。這為天啟大皇帝也不嫌煩。魏公公地榮寵當真已到了無以復加地地步。魏公公風光了。手下人當然也能跟著喝點淡湯。其下數百人皆受封賞。
數百人之中沒有遼東將士。而“置身危疆六載於茲。老母妻子委為孤注。勞苦功高”地袁崇煥不僅遲遲沒有得到封賞。指責地聲浪卻鋪天蓋地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