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同樣也是這一年。顧允成地對策如下。
陛下以鄭妃勤於奉侍,冊為皇貴妃。廷臣不勝私憂過計,請立東宮,進封王恭妃,非報罷則峻逐。或不幸貴妃弄威福,,戚屬左右竊而張之,內外害可勝言?頃張居正罔上行私,陛下以為不足信,而付之二三匪人。恐居正之專,尚與陛下二。此屬之專,遂與陛下一。二則易間,一難圖也。
此策將矛頭直指內廷最敏感的問題,當時的內閣大臣驚恐不已,將其名置於末等。
所以,會試中式的名次其實不算什麼,殿試才是決定一個人是就此飛黃騰達,還是沉淪至底的分界線。
殿試由內閣主持,皇帝親策,朝廷重臣任考官。
考官有讀卷官、授卷官、收卷官等名色。讀卷官審閱和品評對策卷,責任至重,一般是由內閣大學士擔任。收卷官、受卷官等相當於現代的考務人員,按例由翰林院、科道、中書舍人等充任。
今科殿試地主持正是內閣首輔方從哲大人。
楊瀾等人魚貫進入皇極殿後,殿內已經擺好了几案,每個几案前拜訪著一個低矮的錦凳,考生們就坐在錦凳上,於几案上書寫。
每個几案上都寫著考生的名字,考生們在監考官的引領下,按照順序來到自己的几案前坐下,雖然數百人同聚一堂,大家都小心謹慎,唯恐提高了聲音,害怕驚擾了大殿地寂靜和肅穆。
方從哲站在大殿一角,手拂長須,瞧著眾考生尚還規矩,他滿意的點了點頭。
待眾考生皆安定下來之後,方從哲從角落行了出來,來到眾考生前方,照例,他需得說些什麼,比如,講講考場規矩之類的,隨後,還要派人去將皇帝請出來,由他親自向眾考生發話,如此,才會發試卷給考生,讓他們應答。
方從哲板著一張焦黃的臉,他輕咳了一聲,然後開口說話了,聲音在大殿寬廣的空間內迴蕩,有些瓮聲瓮氣。
第二集 京師風波惡
第五十五章 殿試(二)
方從哲字中涵,號汝愚,其祖籍德清(今屬浙江省湖州),隸屬錦衣衛,家住京師,父輩即為書生,他乃嘉靖四十一年(公元一五六二年)生人,現今五十六歲,位列內閣首輔。
方從哲於萬曆十一年中進士,位居二甲,在翰林院任編修時文筆突出,多篇文章被首輔王錫爵收入文選,以為模範。講學東宮,曾多次上書萬曆,維護太子朱常洛的地位。
後來轉為四品朝列大夫,為國子監司業,祭酒,在此期間,他上書萬曆皇帝,懇求不要開礦稅,遭到萬曆憎惡,因其不肯為當時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田義當監生的侄子走後門做官,田義放話要對付他,再加上他的上疏得罪了皇帝,於是,方從哲選擇了急流勇退,罷官回家閒居。
在家十餘年,方從哲並未隱居不出,而是交遊廣闊,聲譽日隆,以前同為太子講師的葉向高與他交好,多次推薦他出來做官,因為各種原因,方從哲並未出來。
萬曆皇帝深居宮中,不理朝政,六部缺官嚴重,萬曆四十一年會試,朝堂上竟然找不出能充當主考的官員來。
於是,葉向高又推薦方從哲為禮部右侍郎,權副主考官,葉向高四次上書,都沒有回音,在臨考之前,萬曆突然發下中旨,委任方從哲為吏部左侍郎,輔助葉向高主持會試。
結果中旨和吏部的會試推薦官員不合,引起了言官們的強烈反對,然而,萬曆皇帝仍然堅持自己的任命,方從哲便在一片反對聲中重新出山為官。
當時,內閣葉向高一人獨相,幾次要求增補閣員,萬曆都不許,方從哲出來之後。萬曆似乎找到了合適的人選。
同年九月,萬曆皇帝下令方從哲和前禮部左侍郎吳道南同為禮部尚書,東閣大學生,入閣為相,當時,吳道南尚在家鄉,不曾入京。朝中政務便有葉向高,方從哲處理。
次年。葉向高因為某些原因,以老病為由,請求辭職歸鄉,當時,朝堂諸公皆推舉東林黨沈鯉為首輔,方從哲投桃報李。同意東林諸公的請求,然而,萬曆不許。
吳道南在萬曆四十三年入京,旋即在萬曆四十四年因為一場科場舞弊案於萬曆四十五年自請辭職,於是。方從哲便接過了葉向高的班,為大明首輔,開始了他一人獨相的時代。
然而。他這首輔當得可不如以前地張居正。夏言等人舒暢。那些人在朝堂上幾乎是一言九鼎。就連喝前不久離任地葉向高相比。他也大有不如。
經過速度極快地升遷。也有過十多年地在家閒居。如今地方從哲可不是以往地方從哲。雖然。他照樣喜歡直抒己見。發表自己對朝政地看法。然而。當他遇見強大地阻力時。選擇地往往是退縮。
更多地時候。他只是作為朝堂各黨派地潤滑油存在而已。這也是他地心愿。一開始。他就準備維持中立。然而。就連他這個心愿。最後也沒能實現。
方從哲任首輔時。建州女真尚未崛起。那時。朝堂上存在地問題主要有三樣。
地方災荒。百官缺員。礦稅!
面對這些問題。方從哲提出了自己地解決方法。
地方災荒:便命令當地官府開倉放糧,然而,因為地方官員的貪腐,這個措施的效果並不太好。
百官缺員:眾多進士卻屢候不補,朝局因此而不穩,然而,因為萬曆皇帝地堅持,方從哲雖然做了努力,也只能拆東牆補西牆,勉強維持朝局的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