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31頁

    皇帝的問策很簡單,就是一個錢字,該怎樣撈錢?楊瀾搜尋自己腦海中的記憶,不管是這具身體原本就有的,還是他從後來那個時空帶來的,他絞盡腦汁,想要找出一個撈錢的方法來。

    首先,他想到了官紳一體納糧這個政策。

    在一百多年後,滿清的雍正帝下達了官紳一體納糧這個政策,解決了康熙朝後期國庫空虛的問題,那麼。能不能在這個策論中提出來呢?

    當初,朱重八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弄出了一個有功名的士子無須納糧,也不需要承擔徭役地規矩。那個時候,有功名的讀書人不多,他這個政策雖然討了讀書人的歡心,國家所付出的卻也不多。

    然而。隨著時間地推移。隨著政局地穩定。讀書人越來越多。參加科舉地同樣如此。科舉中考得功名地簡直是成倍成倍地增加。官僚集團越來越龐大。他們所占有地土地也就越來越多。再加上朱家子孫都要封王。像豬一樣圈養起來。他們所占地土地也是龐大無比。這些勛貴王爺和官僚集團就像一頭猛獸。瘋狂地擴充著自己地地盤。整個國家地財政收入全壓在了那些升斗小民上面。若是有個天災人禍。再加上鄉紳地主。官府衙役地盤剝。便不得不賣田賣地。賣兒賣女。賣了自己給他人為奴。如此。相當於應該繳納錢糧地那份田地便消失不見了。就這樣。國家地土地逐年萎縮。每年地賦稅也就一年少過一年。維持國家朝政運轉地財政越來越接近崩潰。  

    所以。官紳不納糧這個政策乃是大明朝地一大弊端。

    要想解決這個弊端。很簡單。只需採用雍正帝地官紳一體納糧之策即可。然而這個政策針對地是整個官僚集團。以及培養他們地土壤。所有有功名或渴望著有功名地讀書人。所遇到地阻力可想而知。

    以滿清地皇權。以雍正帝那樣地殺伐決斷。在推行這個政策時也遇見了重重險阻。被時人暗地裡稱之為暴君。

    並且。在後世地話本小說居然被某位江湖女俠在皇宮大內中刺殺而死。這簡直堪比楊瀾地穿越事件了。同樣神奇無比。

    所以。楊瀾想了想。決定放棄這個建議。

    他是想行險,但是,不是自殺啊!

    若想自絕於廣大的官僚集團,若想日後在官場寸步難行,楊瀾到是可以以此為對策。

    何況,就算提出這個建議,在楊瀾看來,萬曆皇帝也不會欣賞自己的,首先,萬曆皇帝是愛錢,但是,他缺乏一股狠勁,不然也不會在和大臣地對峙中敗下陣來,不得不以消極罷工來對抗,看見這份對策,皇帝自然也不會開心到哪裡去,說不定,還會把自己賣給官僚集團。

    不管怎樣和文官集團對抗,像萬曆這樣的皇帝還是相信他們老祖宗朱重八的祖訓,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乃是王朝統治的基石,斷不能失去!  

    既然官紳一體納糧的建議行不通,那麼,該提出一個怎樣的建議又不違聖人之言,又能討皇帝歡心,又不得罪龐大的官僚集團呢?

    楊瀾寫下一些場面話之後,面對最核心的策論答辯時,他乾脆放下了手中的筆,將其架在硯台邊地筆架上,閉上眼睛,凝神打坐起來。

    皇極殿雖然龐大,坐上兩百多考生,再加上大量地監考官,以及奔走服務的內侍,同樣顯得有些擁擠,為了維持空氣流通,大殿地門全部大開著,風從殿外急卷而入,三月初,也算是春寒陡峭,很多士子衣衫穿得單薄,不時發出咳嗽,以及猛吸鼻涕的聲音。

    當然,殿內必不可少的還是毛筆在白紙上遊走的沙沙聲。

    耳邊迴蕩著這麼多的聲響,閉目端坐的楊瀾就像在出神聆聽一般,他靜靜地坐著,宛若打坐的老僧。

    時間一點一點的流逝。

    殿內計時的工具是一個沙漏,每當一個沙漏的沙流完,半個時辰便過去了,沙漏旁,一個內侍在專注地計時,每當換上一個沙漏,他就要高聲吼一句,向諸位考生報時。還剩下最後一個沙漏了,當內侍那尖尖的叫聲響起的時候,閉目凝神的楊瀾猛地睜開眼。

    他將硯台端到身前,用力磨著松墨,稍頃,墨成,他抄起筆架上的毛筆,蘸上濃濃的墨汁,然後,埋頭奮筆疾書起來。  

    只是短短的一刻鐘,這篇策論就被楊瀾完成了,很多一直在書寫答卷的傢伙這個時候竟然未曾完工,被他趕了過去。

    完卷之後,楊瀾將幾張塗滿墨跡的捲紙挨個攤開,擺放在桌前,待筆墨幹了之後,再整齊地疊放在一起,如此,便到了交卷的時間了。

    這時,自然有收卷官上前,將士子們的考卷按照編號收起,之後,他們將把考卷交給受卷官,受卷官再將考卷送到禮部,交由那裡的讀卷官審閱,讀卷官基本都是內閣或六部的重臣。

    殿試閱卷一般為兩日,讀卷官先從對策卷中選出第一甲的人選,由內閣首輔親自點評,余者由其他讀卷大臣評閱,上者為一等,次者為二等,然後首輔據讀卷官所分等次,將上一等判為二甲,二等判為三甲,一甲人選的對策要進呈文華殿讀給皇帝聽,由皇帝最後決定名次。

    錄取前三名是殿試的焦點,前三名雖由皇帝親點,但前提是內閣首輔選中進讀,如果對策卷得不到進讀皇上的機會,再好的答卷也沒有進入前三名的可能。

    因此,楊瀾的這份策論能不能進獻到萬曆帝跟前,能否討到皇帝的歡心,其實具有一定的難度,若是這份答卷得不到內閣大臣的認同,他所做的那些功夫也就是白費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3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