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65頁

    雖然,在那些同僚的建議下,韓廣不得不將楊瀾安排到了藏書樓,將他冷處理起來,然而,他仍然在暗中觀察楊瀾,想看看楊瀾在這種情況下會怎麼應對。

    如果,對方真是像殿試上表現的那樣為了上位急功近利,那麼,遇見這種遭人冷落的情況,必定會口出怨言,無心工作。

    然而,楊瀾到了藏書樓之後,不僅沒有向任何人抱怨,也沒有自暴自棄無心工作,而是在短短的一個月內便將藏書樓大變樣了,讓大家能夠更快捷,更方便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書籍。

    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變革,但是,這足以證明楊瀾是一個干實事,而非崇尚清談的官員,自從這個地方作為翰林院以來,一百多年,這藏書樓不曉得換了多少主事之人,然而,沒有一個人能像楊瀾這樣不僅將一應瑣事處理得井井有條,而且,有所創新。

    看見楊瀾這樣的表現之後,韓廣動了心思,他準備將楊瀾召到自己身邊,幫助自己處理公務,在近距離地情況下,再好好觀察其人,韓廣是一個愛才的人,如此良才美質,他捨不得放手。

    在他看來,為了個人野心拍皇上馬屁,行事稍微急功近利,這些都算不得什麼,畢竟,楊瀾只有十八歲,年輕人,難免會犯有些錯誤,但是,只要自己把他放在身邊,循循善誘,以身作則,他相信,像楊瀾這樣聰明的人,一定會很快成熟起來,走上正確的道路。  

    然而,就在韓廣想要將楊瀾提拔到自己身邊的時候。又發生了一件出乎他意料的事情。

    東林黨的謬昌期想利用楊瀾和皇太孫朱由校的關係,將方從哲寫給楊催促其快速進兵的信件呈遞到萬曆帝跟前,想通過這封信將薩爾滸大敗地罪責安到方從哲頭上,逼其下台。

    胡鬧!

    荒唐!

    對於這件事,韓廣是過後方知的,他雖然沒有說什麼。心中卻用以上兩個詞語為謬昌期等人地這個行為下了定論。

    當初,在李三才的暗中策劃下,東林黨曾經一度掌握了權柄,執掌內閣,然而,最終,他們還是敗在了老奸巨猾的浙黨領袖沈一貫手中,被沈一貫趕出了內閣,不過。即便如此,在朝堂上,東林黨人士仍然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之所以如此。原因非常簡單。

    第一,首先江南文風鼎盛,遠非全國其他地方可比,就算是京師也遠遠不如,每一年,通過會試,殿試進入朝堂的江南士子遠比其他地方的士子要多,這些人大多出自蘇杭,南直隸。乃是天生地東林黨人士。

    第二,東林黨地有力人士多為權貴之家,就拿如今賦閒在家,名動天下地東林黨軍師李三才來說,他家便是大運河上的樞紐,北京通州這邊商人地總頭目,家財萬貫,甚是驚人。  

    除了李三才,像其他東林大佬。從前的首輔劉一,葉向高,尚書周家謨,李汝華,孫如游,包括大學士韓廣這些人都是家財萬貫,肥的流油的傢伙。

    有了這些人的錢財,關係網等大力支持,不停又有新血通過科舉注入東林。所以。即便東林一黨被齊黨,楚黨。浙黨聯手趕出內閣,甚至丟掉了一些六部地位置,然而,他們仍然有著龐大的潛勢力,不容人小覷。

    對韓廣,葉向高等人來說,他們已然深居高位了,縱然,一時間無法將方從哲趕下台,進入內閣,他們也不會心急如焚。

    很簡單,他們等得起。

    這些老奸巨猾,經歷官場沉浮多年的傢伙都知道,方從哲地位置之所以屹立不倒,不管他們怎麼攻擊都無法成功,乃是因為有一個無比支持他的皇帝,除非他們喪心病狂到要將萬曆帝趕下台,否則方從哲一人獨相的局面便不會改觀。

    他們之所以等得起,乃是因為萬曆帝的越來越老了,他的身子也一直不好,腿腳不靈便,後背也有些問題,說句大逆不道的話,萬歲爺已經活不了多久了,等到文官集團鼎力捍衛的太子朱常洛上位,那個時候,有的是機會。

    所以,像韓廣他們這些東林大佬明知道方從哲和薩爾滸大戰敗北一事脫不了干係,最起碼也要負領導責任,但是,他們仍然沒有全盤發力,準備憑藉此事將方從哲趕下台,他們只是指使手底下的言官發出試探性地攻擊,攻擊方從哲的學生兵部給事中趙興邦。  

    當方從哲站出來,鼎力支持趙興邦的時候,韓廣等人便偃旗息鼓了,他們已經試探出了方從哲的態度,這便已經達到目的了。

    他們等得起!但是,和韓廣,葉向高這些家財萬貫的東林大佬不同,像楊漣,謬昌期,左光斗等東林新派人士卻等不起!

    他們為什麼等不起呢?

    因為他們的官職不高,沒有多少權柄,在現在的這個位置上,他們無法施展自己救國救民的政治抱負,嗯,這個救國救民地政治抱負是他們的說話,在其他黨派人士來看,便是所謂的政治野心了。

    常年在中下層的位置上流連,對朝堂政事沒有一點話語權,歲月就此蹉跎,他們自然是等不起,為了上位,他們敢於鋌而走險,為了掃清朝堂上空瀰漫的妖霧,為了剷除奸佞,就算是粉身碎骨也不怕。

    嗯,說得通俗一些,那便是為了屁股能坐上高一點的椅子,什麼手段都可以施展出來,任何東西都可以利用。

    這便是謬昌期在幕後人物指使下想通過楊瀾,而不是循著正規途徑將那封信呈遞給萬曆帝的原因。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6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